1
这个时代的社交变了吗? 在知乎上有一个浏览过千万的问题叫做: “90年代以来,有什么曾经流行的东西现在几乎消失了?” 和画片、街机、大头贴这些依然偶尔会在怀旧营销中出现的身影不同,承载着80后社交记忆的BB机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有事Call我”绝对是那时非常体面的一件事,别着BB机走街串巷的时候,总是特别带劲和神气。 等到千禧年,90后的社交方式已经成为了“你踩我,我回踩”。 发说说,写日志,回留言,不管是想表达什么,一定会用上别人看不懂的火星文才不算跑堂。 “呼呼~偶来啦!给你踩踩!”这类表达叛逆和个性的说话方式成为90后社交一种心照不宣的暗号。 而现在,Z世代年轻人多元化的社交方式让曾经走在“潮流”前端的80后、90后陷入一头雾水。剧圈、粉圈、欧美圈、手账圈…… 一个个的圈层像是肥皂泡一样,将他们的生活点缀得如梦如幻。 从社交到生活,个性鲜明的Z世代不断寻找和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1 橙橙:“成为同好就是成为朋友” 你现在学习的专业,是你喜欢的事情吗? 对多数考生来说,高考填报专业时往往懵懵懂懂,有人恰好因此而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也有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更向往其他生活。 今年22岁的橙橙就是这样一个Z世代的年轻人。 她从小更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却阴差阳错填报了中药学专业。 在整个大学生涯乃至之后的实习,橙橙一直为此感到遗憾,然而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生好像总是这样,被一些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选择推动着我们走向一个身不由己的沼泽。 橙橙在大三的时候迎来一个最重要的时间节点。 那时她为了参加全国中药技能大赛准备了很久,却因为个人失误导致被淘汰。 比赛结束,橙橙在老师办公室哭了大下午。
橙橙因此消沉了一段时间。 幸运的是,没多久她接到教师资格证顺利通过的消息。 橙橙的妈妈告诉她:“虽然你在中药比赛被淘汰了,但是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橙橙开始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在家零收入备考。 那段时间,橙橙经常会在Soul记录下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
小半年的时间里,橙橙通过互绘的方式画了74个小头像,也因此收获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因为趣味而相聚在一起。 橙橙介绍说:
不同于将线下圈层迁移到线上的上一代,Z世代年轻人的社交圈更像是《头号玩家》里的新世界。 “玩是正确的态度,只要你能欣赏和享受玩的过程,在极客世界里,你就是赢家。” 2 陈叉:“社交是一种认同”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和橙橙相比,陈叉的人生显得更为“野性”。 89年出生的他,做过机械工程师,做过互联网,最后选择旅居南非成为一名野生摄影师。 其实在前往非洲之前,陈叉并没有太多的摄影知识,他只是偶尔会浏览一些摄影网站,也会把自己在非洲随手拍的一些图传到Soul上,和朋友们分享。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真正让他改变的是一次“生死一线”的惊险时刻。 今年元旦,陈叉因为蜱虫热加上被蜘蛛咬了,差点没能“抗”过去。 他第一次体会到大自然的“苦恶”,也切身实地地体验了一把生命的脆弱与韧性。
离开诊所之后,陈叉重新扛起相机。 这一次,他开始学习很多的摄影知识,打算认认真真地记录下自己看见的一切。 ![]()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如今陈叉过着在旁人看来近乎梦幻的生活: 和黑斑羚一起看日出;观察啄木鸟在树上咚咚咚地找虫子;和前来吃树叶的长颈鹿说说话;警惕做早餐时在一旁蠢蠢欲动的猴子……
![]() 南非是一个无限接近大自然的地方。 在这里,所有的生命包括陈叉自己在内都充斥着一种蛮荒的野性,也带着自由自在的风。 对没有系统学习过摄影训练的陈叉来讲,他的拍摄风格也正巧与大自然的粗矿相契合。 在上传图片的过程中,陈叉也在Soul上接触到一群绘画的大佬。
陈叉无疑是幸运的。 他在从事着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业同时,也能够靠爱好养活自己。 和80后的同龄人对比,陈叉似乎更像是Z世代的年轻人。 一个人应该怎么活着? 有人说走就走,有人安居一隅,但至少陈叉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我发现用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自然会有认同你的人出现。这就是我的社交方式。” 3 大汀:“这是缘分,也是一种精神共鸣” ![]() 在这个容貌焦虑的时代,大汀实现了自己的外貌自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用评价去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变得如此简单粗暴。 从小是个胖女孩的大汀因为身材的原因,承受着许多异样的眼光。 班级里,学校里的坏小子会带头给她取上各种与胖有关的绰号,并且嬉皮笑脸地大庭广众之下叫出来。 去店里,店员在打量过她的身材之后也会略带嘲讽地评价她说“太壮硕了,没有她能穿的。” 那时大汀还是个高中生,因为备考的压力内分泌失调,长到了150斤。 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向来乐观开朗的大汀那天忍不住哭着跑了出去。 和所有被定义为“胖女孩”的小女孩一样,大汀有过一段很煎熬的健身减肥经历。 仅仅是因为体型的不同,大汀失去了青春期的大部分快乐。 ![]()
幸运的是随着大汀的成长,她有了越来越多接触世界的机会。 眼界与格局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大汀开始明白审美是一件多元化的事情,不同的身材也可以很迷人。 “我学会了更加宽容地活着。” 人的价值从来不只是身材。 从妆容到服饰,大汀开始尝试更适合自己的欧美风。 她学会了接受自己,并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这样的自信让大汀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交自己喜欢的朋友。 在Soul上,大汀重拾小时候的音乐梦,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起一支同城乐队。 自小学习钢琴的她主动担任起乐队的键盘手和主唱。 ![]() 虽然最后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原因,乐队没有能够继续走下去,不过已经成为了朋友的他们依然经常凑到一起谈天说地。 美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追随美的潮流一波接着一波。 大汀的转变背后,是Z世代年轻人眼界开阔后更加自我与自信的必然。 诚然,标签给予人类快速分类甄别的能力,可一个人,一个个体是无法用单纯的标签进行分门别类的。 大汀在Soul遇见的朋友是因为标签而聚集在一起的吗? 不是的。 说得浪漫一点,这是缘分。 说得理性一点,这是Z世代年轻人特有的精神共鸣。 像橙橙,像陈叉,像大汀这样的Z世代年轻人还有很多。 他们社交的方式和圈层或许不同,但都有一些鲜明的特质——注重真实,喜欢尝鲜,渴望自由。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这个时代的社交变了吗? 坦白讲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因为社交的本质是缓解孤独,寻找同类,所以驱动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进行社交的本质是相同的。 但由于时代的进步,Z世代年轻人站在高处,远眺旷野,他们锐利而不失包容,勇敢但不失理智。 因为兴趣的类似,他们可以跨越天南地北而相聚,因为情绪的共鸣,他们隔着千里万里来相拥。 这一切,用王维的一句诗来形容再好不过: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 SoulApp 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 104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
来自: 亮哥eoim8x8y62 > 《新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