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儿子成长日记一一羡慕&预见

 徐纯梅日记 2021-06-23

​2005年10月18日      阴

        现在的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昨天就听说要降温有冷空气入侵,果不其然,早晨打开窗户,冷空气夹带着雪花一起涌了进来,赶紧侧一下身体,深深地吸了口气,真是冷了。开一会会窗,家里的空气也置换得清新了。
        上班的时候风变得大了,河西被拆除的石灰窖还沒清理完,堆放的焦炭粉末和石灰粉末跟着风乱跑。挟了粉末的风一下就显出了追逐的形状,有了可以看到的样子。粉尘太大太脏,被风裹挟着常能看到风乱跑的样子。那个横在路面上不算矮的石灰堆上不时有人顶着风走过、推着自行车翻过。办公室的窗外灰蒙蒙的,我的大脑也变得灰蒙蒙的。人们经常看到蚂蚁忙忙碌碌得跑,不知道老天看我们是不是就如我们看蚂蚁一样也是团团转转的忙?
        报完日报看窗外的风还是很大,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好像什么也没想,单调的风景天天看就变成了左眼睛看进去右眼睛就放出去了,没有存进脑子里去。
        昨天晚上检查祺祺写作业,又把家庭气氛弄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儿子非常的伤心嘤嘤地哭,他委曲他都发烧感冒了,亲妈才把他带到医院去看过医生,该是温柔呵护的时候,怎么可以说变脸就变脸呢?刚刚轻声细语地吃完饭,刚刚打开作业怎么就能立马枪林弹雨铺天盖地呢?而我也很生气,为了他的学习他的作业,都把我逼成重型机关枪扫射式话痨了。只要张嘴肯定伤人,儿子是重伤员,老公是怨声载道的卫生员。
        为了不变成面目可憎的话痨,我天天变着法的把督促和唠叨变成励志故事和颜悦色的讲给他听,可儿子偏偏刀枪不入。铁了心了要当牛,不理你变着法的弹琴,再多情也沒用。
        变着法的老生常谈,换汤不换药,已沒有药效了。
        结果是我持之以恒的期待认真的罗嗦都交给了没心没肺的风,他把我的罗嗦叮嘱弄得无影无踪了无痕迹,每天的督促劝学陪学都似乎对牛弹了琴,自作多情浪费精力。我就像河西的那一大堆石灰粉末,快被儿子吹沒了。
        儿子写字台对面的墙上贴满了明星画片和日本的卡通画片,头发大都毛毛奓奓的,课程表就插在一张翘了角的卡片上。
        “只留课程表,其余的都揭掉。墙上不许贴这些乱七八槽的东西。”我生气。
        然后这些卡片又全部集中到了书柜的柜门上和抽屉门上了。亲妈难当啊,晕。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听说下午发去年的安全奖,财务上已去取钱了,记篇日记等发钱。
        中午舒轩在这吃的午饭,兄弟俩聊的高兴,我要求祺祺把碗洗掉,我可以在沙发上眯一会儿。
        祺祺爽快的同意了。
        舒轩在厨房门口看着哥哥洗碗,他吃惊地问:”哥,你洗碗还要洗锅和水池子?”
        ”你不是也洗吗?”哥哥没有听明白弟弟的话。
        ”我只洗碗。”
        ”那锅和水池子不洗?”
        ”不洗。”
        “那谁洗?”
        “我妈晚上做饭的时侯洗。”
        “太幸福了,我要这样洗,大姨妈非骂死我不可。”
       我忍不住的笑出了声。
        祺祺在讲他们班里的故事,舒轩偶尔会插两句他们班里的事情。
        ”祺祺,你从没讲过你们班的学习情况,”我在客厅扬着嗓门说,”你有没有嫉妒过班上学习好的同学?”
        ”谁像你心眼那么小?人家好就好嘛,还嫉妒!”儿子义愤填膺的语气很不友好。
        ”不嫉妒就不会有上进心呀。”我到厨房去检查他刚才的工作。
        ”我只羡慕。”儿子淡淡的说。小舒轩睁着大眼睛抿着嘴看着我的笑。


2005年10月26日

        儿子说班上有几个男同学已经变声了,粗着嗓门说话的声音很难听,像感冒嗓子哑了。
        “谁变声了?”我有点好笑地问。
        “我一直以为张延成感冒了,他说不是的。马俊驰、叶帅、叶尔江、程传辉都变声了,还有好几个呢。”儿子伸着手指说。
        祺祺说话的声音还是那种脆脆的童音,只是发脾气的时候瞪着眼睛够着头小公鸡似的,声音要比平时气壮一些。大概是有了个性脾气也见长了,没小时候乖顺了。
        儿子的脾气也是高中低有比较级的,比如听到让他不顺耳的话,先是气恼的”咻”一声不理你了;还有就是“咻”一声继而低下头表示无奈的摆动两下头,狠狠闭一下眼睛表示生气的;还有一种就是上下牙咬着错一下,摆动两下脑袋半虚着眼,一副没把你放在眼里的表情;最高级是瞪圆了眼睛高了嗓门要誓死顶嘴了,一副不计后果的样子。
        有时他也能很沉默的没有任何表情,感觉他在听,事后才知道你对他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的话都不知被他礼貌的接过去后放在哪儿了,根本没听,一点作用没起。
        小万如果不在家,他还好管一点,小万若在家,他一定还嘴释放自己的脾气。
        晚上和徐霞打电话聊到祺祺的学习,她说:”孩子才是自己要好好为之奋斗的事业。35岁之前为自己奋斗,35岁之后就该为孩子奋斗了。大哥的收入是稳定的,你可以考虑辞职,找一个好学校在附近租一间房子陪读,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至关重要。”
        ”惜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烂熟于心,可是谁敢为了孩子把工作辞了呢?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之后呢?当妈的真该那么无我吗?六年后,我43岁,儿子上大学去了,我成无业游民了。
        不敢。也不甘心。
        ”祺祺,如果为了你的学习,我们给你找个好学校在外面租一个房子,我去陪读,行不行?前提是你必须考上好大学,要不然,就亏大了,我连工作都沒了。”
        ”那不行,”他说,”因为爸爸也很重要,他又不会做饭,吃不好就没心工作了。”
        “我呢?你咋不考虑我,我就没工作了。黄脸婆沒工作了,吃谁的去?你爸找美女去了,你找个女朋友回来一看,我又老又丑又沒工资收入,我亏不亏?”
        “……”儿子装聋作哑不吭声了。
        “好好学,你一个人学习都要让我们赌饭碗了!”
        “你天天神经兮兮的,特有意思是不是?”儿子沒心没肺地说。
        “这可不是神经兮兮,这是预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