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变法让杨公古法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文明苑 2021-06-23

如何看待杨公风水变法?

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变法让杨公古法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曾祥裕 曾海亮

  凡是一门学科不可能永远停滞不前,但是与时俱进有时也会出偏差,风水发展史上就出现这样的例子.比如杨公古法风水曾经变法为新法.这里所谓变法,指的是脱胎于郭杨风水术有所变更的新法。

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变法让杨公古法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说起风水变法,追根溯源,也是风水先贤东晋的郭璞和唐朝的杨筠松所倡导的。他们创立的风水理论就是充满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也是在继承前人风水理论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才有他们在中国风水发展史上的重要位置。尤其杨公所著 《青 囊 奥 语》把杨公古法风水术的“内乘龙气,外接堂气”的坐度分金、判断吉凶理气的秘密深藏在文字中。

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变法让杨公古法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凡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风水理论才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但风水环境的吉凶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时空的变化而发生对环境吉凶的影响,这种以现实物质环境为基础的风水理论,重景观、重客观、重质量。

风水先贤把风水视为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气场龙穴砂水向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组成部分,不可分离之外,还对时空这个天地大系统对风水气场的作用都有论述。

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变法让杨公古法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郭璞在《葬书》中就有关于“藏神合朔”和“岁时之乘为二凶”之类择吉时的论述。杨筠松为风水择日也著有《造命千金歌》,其云:“不得真龙得年月,也应富贵发人家”。

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变法让杨公古法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因此, 杨公古法风水传承者,步先师衣钵,除重于形势和方术外,尤重于择吉日。杨公择日法以正五行为主,至于 在明清时期演变诸多择日法,如天星择日法 ​、斗首择日法、紫白择日法、玄空择日法等则大大突破以往的正五行择日法。 论二十四山五行的方法不统一,各执一理带来学术上的混乱。

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变法让杨公古法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学术贵在不断创新,宋代风水大师赖文俊是发展中国风水的有功之臣,为配合他的《催官篇》而创造了极星方位的中针、配合天地人三才,而称人盘,即世人所称的赖盘,完成了今日具有正针、中针和缝针三大圈的中国罗盘,从而丰富了拨砂的方法。

中国风水术的发展到了明清、民国时期,学术大紊乱,比如新创的一派是以向为主,要求向与水口同卦,根本就没有涉及杨公所创的七十二龙。 实则与杨公古法风水论玄窍关系,与所谓杨公'新法风水'论玄窍关系,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叶九升《地理大成》说什么右水倒左立生向,左水倒右立旺向,辰戌丑未立衰向的移龙转向'风水'术,以及赵九峰的《地理五诀》说什么'元(为避清帝康熙即爱新觉罗玄烨之讳,玄改为元)者,向也,关者,山也',把坐山(龙)误为关,以致向与山错置。

至于阴龙配阳水,以及阳龙配阴水,在实践中不便于消砂纳水。众所周知,杨公消砂纳水是用天盘(缝针)。而天盘(缝针)只有双山和双山五行,并没有分阴阳的双山,没有什么阳龙配阴水,阴龙配阳水之说。

所以,风水变法如果有悖于原古法宗旨,则起到相反的作用。但是,要肯定的是风水生命力在于变法, 不变法就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泥古不化不行,要以变应变,科学地与时俱进。如杨公古法风水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注重人的生存环境与山水和谐,较为单纯。影响人类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因素也较为简单,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代常有读书走科举之路,鱼跃龙门的传奇故事。而现在影响人生命运的因素就更加复杂,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哪怕是海归博士,即使智商再高,如果你的情商不高,你也难以捕捉好机会,出人头地。

古代农业时代住宅多以聚族而居,流动性小,而现在人的流动性大,远离家乡在外地生活,生活环境变化大。古今生活环境背景大大不一样,过去没有现代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建筑格局和煞物如高压线铁塔和移动通讯发射塔、高架桥、地铁之类,也没有电子信息垃圾干扰。

所以,继承和发扬杨公古法风水理论就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变法让杨公古法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变法让杨公古法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