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圆长城币特征差异 (一)、精制币与普制币 (1)年份区别 1982年、1984年、1986年3个年份只铸造了精制币。 其他年份既铸造了精制币,也铸造了普制币(1985年普制贰角币未铸造)。 1980年、1981年、1983年、1985年4个年份,共计15枚普制长城币(含角币) (2)工艺区别 相比于普制币,精制币采用的是币坯冲切抛光、模具喷砂处理、币面凹部抛光至镜面、单一操作包装等特殊工艺,其外形完整无暇,图案及文字轮廓清晰。 ![]() (二)、“重喷砂”、“轻喷砂”之分 上海造币厂生产的精制币喷砂密度相对较大,属“重喷砂”; 沈阳造币厂生产的精制币喷砂密度相对较小,属“轻喷砂”。 ![]() (三)、80无砖与80有砖 1980年壹圆是长城币由上海造币厂生产。 前期生产的长城币背面长城图案前面左侧城楼上方的箭楼部分,无砖的缝隙痕迹,整个箭楼墙面呈一个平面;币的正、背两面凹入部分,镜面效果较强,无杂乱的铸造纹理,币面色彩一致、清新整洁、美观大气。俗称:80无砖(480元) 后期生产的长城币背面长城图案前面左侧城楼上方的箭楼部分,布满了砖的缝隙痕迹,凹入部分有国徽透打形成的彩虹状痕迹,无镜面效果;背面凹入部分,有轻微的片状铸造纹理。俗称:80有砖 ![]() (四)、85窄距与85宽距 上海厂生产的1985年壹圆长城币正面的年号字体较小、字间距较窄; 沈阳厂生产的1985年壹圆长城币, 正面的年号字体较大、字间距较宽; ![]() ![]() 长城币可谓当代中国流通硬币与流通纪念币的开山鼻祖,又可称之为试机币。长城流通币包括:1角,2角,5角,1元四种面值。长城币共发行了7年(1980-1986),其中对社会公开发行只有四年(1980、1981、1983、1985),2角币对社会公开发行仅三年(1980、1981、1983)。 从1980年至1986年,我国共生产了7套长城流通硬币。除了1980年、1981年、1985年曾大批生产外,其他年份的长城流通硬币生产量不大。尤其是1982年、1984年、1986年壹元币极其稀缺。 壹角:直径20mm、厚度 1.3mm、重量2.62g 贰角:直径23mm、厚度1.5mm、重量4.18g 五角:直径26mm、厚度1.7mm、重量 6.02g 壹元:直径30mm、厚度1.9mm、重量9.32g 长城币 商品分类最新价格 1980年壹角硬币275 1980年贰角硬币305 1980年伍角硬币156 1980年壹元硬币76.9 1980年普制装帧套\流通品硬币574/897 1981年壹角硬币177 1981年贰角硬币266 1981年伍角硬币552 1981年壹元硬币52 1981年普制套币硬币625 1981年精制套币硬币135659 1982年精致装帧套硬币9909 1983年壹角硬币808 1983年贰角硬币498 1983年伍角硬币628 1983年壹元硬币467 1983年普制装帧套硬币629 1983年普制套币\流通品硬币2388/187673 1983年精套上海硬币23563 1984年精致沈阳硬币269 1985年壹角硬币69 1985年伍角硬币774 1985年壹元硬币36.5 1985年精致装帧套币硬币22155 1986年精致装帧套硬币2352 |
|
来自: 新用户6470czN0 > 《中国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