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左肝被掏空,长满了虫卵!医生:千万别犯这个错
2021/06/23 07:31
四川55岁的谢先生 到杭州打工十余年 因父亲病故回老家小住了一段时间 不久后便食欲不振和乏力 起初 还伴有不明原因的轻度腹痛、腹泻 4个月过去了 他一直以为是心情郁闷所致 直到出现了三天的畏寒、发热 才到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这一检查可把医生和他都吓坏了 因为超声影像科检查显示 他的左肝已经被“掏空”了 变成了一个大脓球 医生仔细测量了一下 大脓球达到19cm×18cm×12cm 大小 如图所示 ↓↓↓ 入院后腹部CT检查发现 谢先生的肝脓肿壁上 长了很多肿瘤样的结构 而且壁很厚 看来这个肝脓肿,不简单 元凶为细菌?真菌?结核?肿瘤? 医生:都不是 为了让脓球变小,进一步追查“元凶”,医生在超声指引下给谢先生做了脓球的穿刺引流,结果大量的灰白色脓液被顺利引出。 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却没有发现细菌、真菌、结核和恶性肿的“踪迹”。 那谢先生到底得了什么病呢? 经过肝胆外科、感染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会诊及讨论后,医生果断地为患者进行了手术将左半肝切除,完整地拿掉了这个迷雾重重的病灶。 谁都没有想到,病理医生切开后看到脓肿壁上大量的肿瘤样结构竟然是“肉芽肿性炎性肿块”。 里面甚至还爬满了灯泡状、壳厚的华支睾吸虫虫卵(又称为肝吸虫),脓肿内多得数不清,看得人头皮发麻…… 人的身体里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虫卵? 术后,谢先生回忆起自己回老家时,买过当地的鱼做了一次酸菜鱼。 谢先生说,他们当地有生吃或半生吃鱼片的习惯,当地人称之为“鱼生”。 这下真相大白了!肝吸虫虫卵喜欢躲在淡水鱼虾等水产品体内,当人们吃了卫生不达标的生鱼片或未熟透的鱼虾等食物时,它就会随之悄悄潜伏进人体。 医生: “一旦鱼被肝吸虫感染,吃了生鱼片之后人随即也会感染。 此虫繁殖力惊人,每次可产1400到2000个卵,而且可存活20到30年。如果置之不理,它们不仅会在肝内安家,而且会靠肝“吃”肝。 但是由于近年来各地的卫生状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好,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此类病人了。” 医生表示,不管是哪里的淡水鱼和淡水虾,还有经淡水回游的海鱼都有可能被肝吸虫感染。 淡水鱼中较常见的寄生虫 肝吸虫 可寄生68种鱼 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的主任医师杨兴祥和副主任医师王蜀强曾在接受成都商报采访时介绍,在淡水鱼的寄生虫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肝吸虫。 肝吸虫 ● 它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之一; ● 肝吸虫幼虫可游走进胆总管,虫体寄居于肝内胆管,在那里长期定居并发育为成虫; ● 可引起黄疸、胆管结石、胆管炎、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胆管癌等疾病。 目前已证实的肝吸虫中间宿主: 鲤鱼、草鱼、鳊鱼、鲫鱼、大头鱼、土鲮鱼等68种。 如何预防? ● 吃烤鱼、火锅、烧烤别急,熟了再吃; ● 别生吃淡水鱼鱼片、“醉虾”,“醉蟹”;也别把生鱼虾喂给自己宠物; ● 别喝生水。 杨兴祥医生: “我遇到过这样的患者,吃烤鱼时皮烤熟了,其实肉没熟,吃了没熟的肉,导致寄生虫感染。” 感染寄生虫后,会有什么感觉? 医生表示 寄生虫感染以后 根据寄生虫寄生的部位 症状表现也不同 ▼ 肠道寄生虫感染 腹部不适,腹部隐痛,食欲差、营养不良; 全身寄生虫感染 可能出现发烧; 肝脏、肺脏寄生虫感染 可能出现发烧,抽血可见血象变化;CT检查可见相关脏器出现阴影; 皮下寄生虫感染 肌肉出现酸痛,皮下有结节。 怀疑自己感染了寄生虫 该做什么检查? 如果自己有过生食记录 或者喝过生水 担心自己寄生虫感染的 应该怎么检查? 王蜀强医生: “部分寄生虫感染可以通过查血获得一定线索,肠道寄生虫可以通过粪便检查出来。 也有在做其他检查时发现体内寄生虫的情况,比如有患者在做胃肠镜时,通过胃镜和肠镜发现了十二指肠和肠道里有虫。” 医生提醒,对于怀疑肺吸虫病、包虫病、囊虫病等,如临床不能区分,建议到专业的检查机构:疾控中心检查寄生虫抗体。 但是,因为寄生虫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可能存在无法确认是什么寄生虫的情况。 切记 要吃熟的、注意卫生! 不给寄生虫一丝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