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跑步更远、更久

 老威小屋 2021-06-24

前段时间翻出几张年轻时训练和比赛的照片,脑子里瞬间回放起那个年代的运动场景,追求的是更快、更强。

《我的跑步和其他体育运动故事

这好像也是我这个私人号里阅读率比较高的一篇,大概多数人都还是倾向于更快更强。

自从2014年底以来用跑表后的跑步,经历了中间的不规范、中断、复跑、很规范这样的螺旋式发展,发现自己竟然也开始进入了被大神们称为的佛系了。

顺便说一句,我至今也不知道佛系这个新造的词儿的确切含义,大致取其“不那么争胜了”的这一层意思。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词儿来了,只好借用。

文字借用,这也是语言发展的内生推动力。

看到一篇文章说,马拉松跑者分12个层级,我把它记录个笔记:

1、散步级:6小时开外

2、入门级:5-6小时

3、跑者级:4个半小时到5小时(我在这里)

4、刻苦级:4小时到4个半小时

5、精英级:3个半小时到4小时

6、男子业余高手/女子大神级:3小时到3个半小时

7、男子业务大神/女子奖金选手:3小时以内

8、国家一级:男子2小时34分,女子3小时19分

9、运动健将:男子2小时20分,女子2小时40分

10、国际运动健将:男子2小时13分,女子2小时34分

11、世界纪录:每年都在变哈

12、测试级:好像今年的测试成绩是2小时以内

我是跑者级,第一次跑,4小时47分。

这么不起眼的成绩我竟然也往外晒?

其实我不是晒,因为我也没有计划要对这个成绩做什么追求,原则上5小时之内就可以了。

刚刚复跑那段时间,热衷于各种pb,现在这个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因为我更羡慕的,是那些几十岁了还能跑的人。就如我日常跑的那个圈(路)上经常会遇到几个大神,看上去慢慢悠悠地,但看他们的APP里的“关于他”,都是成绩斐然的。或者手握几十场全马,上百场半马,要么单项成绩炫得人眼珠子都瞎掉。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部电影宣传活动中,赵文卓跟同剧组的日本演员仓田保昭说,我就希望像苍田老师那样,七十多岁了还能一字马。

诚哉斯言。我套用他这句话,“我就希望像日常见到的那几位年长者那样,六七十岁了,还在慢慢地跑马。”

自从第一次跑完全程后,这个念头突然就生起了。因为在这之前,我设想过无数次跑完全马后的各种不适和痛苦,但事实上,那次跑完我依然买菜做饭的不耽误。什么原因?正如跑步名言所说的:十伤九快。

惟其不追不赶,以一早上沿途看了北京四个区风光的态度,所以才完成了一场没有伤痛的奔跑。5小时内,不也很好吗?

近期一直在跑E区,渐入佳境,也感到非常愉悦。我相信先进们所说的,慢跑,打好有氧基础,想快的时候,你依然可以快得起来。

跑步如此,生活也如此。也许,正是因为两者的道理如此相通,所以才对这项做了数十年的运动,有了更深一层的热爱。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运动大叔,跑步和健身爱好者,每月保持200至250公里的跑量。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