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职场应该具备的基本认知

 老威小屋 2021-06-24

“ 人生就是由各种各样不能完全令自己如意的事情组成的,而面对它,解决它,修缮它,恰恰是生命的本质。遇到顺境固然令人欣喜,遇到不顺的境地,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01

大学书记壮烈的一搏

我一般不大写跟热点时事相关的话题,因为事情还有很多未明的时候,当然可以有各种分析和猜想,但有时候,人蠢眼拙,难免有谬种流传,犯下妄语的过错。

但当初有主流媒体报道书记失联的那天,我提到过此事,并写了一篇关于职场的文章。在这里:

《人生来就不可能让所有人欢喜,但自己要善待自己》

我的观点是:如果眼前的争斗自己认为不值得,自己有更重要的追求,那么笑笑离去。如果这是值得你拼死追求的,那么至少要同归于尽。不要自戕。

这个观点,我现在也认为是对的。

但在这个时事热点事件中,我相信这位书记也是多年从政,经验老道的。他自己的绝命书中虽然也说自己书生意气,遭遇失败等语。我还是相信他的经验是丰富的。

假设我们对于事件主角的从政经验丰富这条不否认,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有为青年(官场应该还是年轻干部吧)干部,要逼到以自己的生命为引线来把职场上的暗斗引爆,可见所处的职场有多么的艰险。

而临命终时,选择毫不畏惧地揭发,使大众警觉,并且毫无悬念地一定会引起一番调查。且不说结论如何,这个我们不做妄猜,但能引起这样的轰动,这样的后续效应,应该说,也是达到了同归于尽的效果,而不是单纯回避式的自戕。

基于此,我向这样的勇敢者致敬。

初次听到这个事情时,我脑子里曾经浮现过“谭嗣同”三个字。同样是以死去唤起周围的注意。但我很快否决我自己了。谭嗣同背后的事情足够大,引起的关注已经足够多,他要用生命去唤起的,是当时民众的麻木不理解,是要用血给民众洗眼,要让民众知道:我们在从事的这件事符合大众和当时清朝的利益。而眼前我们看到的这个事件,在有这么一搏之前,并不被大众所注意,但是一旦爆发,是非曲直还是基本有公论的,所以当事人以生命去换取的,是民众的关注。这点无疑是达成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事人第一步是成功了。

02

职场艰险,更要珍惜生命

对职员,工作环境是职场;对学生,学校、甚至班级就是职场;就算无职业人士,在家炒股票,股市就是职场。

是职场,就牵涉到人,有人,就会有各种矛盾。我们从中学时学习哲学,就懂得了“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的道理,我们无数次做过“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论述......”这样的考试题。

有人说,且慢,炒股票都是自己的事,不跟别人发生关系,应该不牵涉“他人”了吧?

怎么会呢?你看不看股评?看不看基本面?看不看分析?那些文章谁写的?你吸取那些信息,与在体育公园门口听老张老王说的有什么不同?跟老李给你推荐那只股票有什么不同?如果老李力荐你的一只股票是垃圾,你下次见了他会不会抱怨?

所以,职场,永远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

这又回到了我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借助跑步这个事例,来鼓吹的一个观点:

【只要你一走上赛道(或者一开始奔跑),各种可能的不如意都有机会发生,无论是抽筋了,肚子疼了,崴脚了,脱水了,都是可能的。发生,是正常,不发生,是荣幸。能够尽量减少发生概率的,就是自己经过训练,使自己的能力和保护机制强化了,使得不如意的概率减少了。同时,当发生这些情况时,认真去解决它,无论是应急自救,或者及时退赛,都是解决不如意局面的方法。坦然面对不如意的到来,以及它来临时的沉着应对,这些就是跑步这项活动的本质。要彻底避免,那就是不要跑步。

生活的道理,与上述跑步的道理,一模一样。】

诚所谓“不如意事十八九”,这句话绝对是至理名言。人生就是由各种各样不能完全令自己如意的事情组成的,而面对它,解决它,修缮它,恰恰是生命的本质。遇到顺境固然令人欣喜,遇到不顺的境地,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眼前的这个事例,因为以生命做代价来撬动身后的一些事情,我们不能简单地做评说。但是,许多我们看到的职场上的惨剧,却只是简单的一时“不忿”,而进行自戕。我就很不赞成。即便对于本案例,我内心里也一直遗憾,脑补出各种如果当事人不走绝路,是否依然有其他达到同样唤起民众注意的途径。

说到底,我还是觉得生命可贵。大概我还算是一个善良之辈吧。

我想起了最近的几个小生命逝去的案例:

1、学校里。一直优秀的学生被老师评为作文负能量而纵身一跃......;

2、一个儿童因为夏天玩水被父亲责骂,跑出去再没回来......遗憾的是,父亲当时还去追了,只是跑不过孩子,又以为他随后会回来......附带结论,家长要练好长跑;

3、中学生玩牌,被赶来的家长责打,家长随后离去,学生纵身一跃;

。。。。。。

记录的都是小生命的案例,是因为觉得小生命逝去更可怜。成年人的类似案例读者老爷在网上随便可以一搜。

03

进入职场应该有的基本认知

1、职场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所处圈子的层级越高,里面的牛人也越多。不管你自己一路走来是不是尖子,在职场上,绝大概率你都不是最出类拔萃的那个,都有人比你强,比你能。即使你甘愿“大鱼养在小塘里”,你的的确确是最大的那条鱼,也依然有比你小但是游得比你快的鱼。所以,永远不要试图去让自己变得“我哪方面都比别人强”,更不能傲慢地抱有“我就是哪方面都比人强”这样的念头。

2、人生来不可能让所有人欢喜,也必然不是所有人都招你欢喜。上班时是合作者,下班铃声一响就互不认识,是可以的。

3、如果有时候被人利用,说明你还有被利用的价值。

4、如果有人说你好,或者说你不好,都是值得高兴的事,等到没有人说你好和坏了,那就说明没有人在乎你了。

5、生活就是不断地面对不如意局面并解决之的过程。所谓不如意,不要误会成只有遭遇大的人生挫折才可以这么说。譬如你正在做一场培训,深入佳境,突然老板有急事找你,这种也是本文说的不如意的一种。又或者,你在沉浸于一个重要方案的撰写过程中,正在文思泉涌时,被通知去参加一个会。这也是不如意,比较小的而已。这些情况的发生,尽管令人感到无奈,但这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根据我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在时间管理上,高效到完全不会被他人的突然事件打乱的环境,并不存在。最好的,是“那你先忙完,随后你来找我一下”,这种尊重他人安排在前,自己强行插队的安排主动靠后,能认识到这点的领导,已经是超凡入圣了。

6、对人严苛的人很多。但有的人的严苛背后,会告诉你现在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是怎样的,如何从眼前达到那个正确的境地,这就是菩萨。有的同样严苛,但只是否定了你的现在,总是不好。至于什么叫好,怎么达到好,从来不教导你,或者他自己也没有心得,只是为了否定你而否定你,这样的人,尽早远离。-----所以我们说,菩萨与凡夫,就在一念间。

。。。。。。

============================================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健康生活鼓吹者崇尚“相处和睦,与人为善,尊崇契约”的生活法则。倡导戒烟断酒,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