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计划示例

 老威小屋 2021-06-24

 做运动计划可能是很多人感到棘手的问题。由于不知道如何做计划,因此每天只能跟着感觉走......

往期精选:

【新手起步】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1)身体篇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2)穿戴篇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3)步频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4)心率篇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5)跑姿篇

【心率设备】

心电胸带在力量训练中监测心率更可靠

通俗易懂地解读心率相关的话题

冬天手表显示的心率容易高?

实测佳明、迈欧和polar的心率设备

【跑鞋与跑表】

如何选一双合适的跑步鞋

再说内翻足和外翻足

【休息与睡眠】

增强免疫力和睡眠、运动、兴趣爱好

睡眠与运动

【减脂瘦身】

想要减脂减重,这些饮食常识你不能不懂

燃脂跑的瘦身好搭档——室内徒手训练

室内练习:有氧、无氧各自的瘦身作用

简单易行的减肥利器:HIIT

......

每周累计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每个月20个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是比较合适的。

一、一份简单的周运动计划示例

所谓中等强度,我们先强行规定一个标准,这样便于衡量。譬如说,把有氧跑(最大心率法3区内,储备心率法1区内)的运动强度,视同为中等强度,并作为下列计划中的衡量基准。

按照非常安全和保守的隔天跑的做法,可以这样分解(示例):

1、每周跑4天,其他日子完全休息不练。相当于平均每天跑45分钟,同一日外加其他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加起来每周中等运动时间=4天*(45+30)=300分。

2、每周跑4天,2天同等强度的力量练习,1天完全休息。如果跑日维持50分钟,力量练习日维持同训练量,50分钟。每周的中等运动时间=50*4+50*2=300分。

建议每周至少有一次跑中高强度,即最大心率法4-5区,储备心率法3-4区,这样当日时间就适当减少。为了简单操作,直接减半。相当于把原来跑一个小时的有氧跑,变为执行半个小时的HIIT。

3、我个人比较习惯这样的计划安排(原则):

(1)每周跑4次,其中有一次是5公里的HIIT,其他中等强度有氧跑约1小时。

(2)跑休日1小时室内运动。不要担心这样会不会造成每天练的疲劳,因为项目不同,不会造成某个部位的疲劳堆积。

(3)不管跑日还是休日,核心力量每天都坚持,但强度可以调整。“强度适中”的原则永远有效。半小时为底线。其实半小时的垫上运动,很快就过去啦!

(4)先力量(混氧到无氧),后跑步(有氧到混氧)。

二、在力量练习中的强度衡量

除了哑铃以外,基本上我都采用自重练习。不知道这跟我年轻的时候在武术训练队里受到的教育是不是有关:武术(我们也要打对抗)也需要练力量,但练的是击打力量,和连续击打时的抗疲劳能力,而不是增长肌肉。所以,肌肉弹性,速度,和连续击打时的抗疲劳,是我们训练的重点,但是不以增长肌肉块为重点。

当然了,一直通过快速与爆发力为主的肌肉训练,虽然没有像健美运动员那样的肌肉体积,但也有很不错的肌肉线条,看上去比较活而不僵。

我们一直说,跑步可以通过心率来监控强度,而力量练习有时候无法完全通过看心率来衡量强度。这个时候,比较靠谱的做法,是看自己还能否坚持,毕竟力量训练,大致有个“力竭”的原则,否则,效果实在一般。

一般来说,平板支撑、伏地挺身(波比)、深蹲、俯卧撑、大重量举重、原地快速高抬腿跑、伏地登山跑等,都是混氧到无氧的状态,每组持续20-30秒,就坚持不下去了。休息后再做。但是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上次动作的时间。即动作30秒,休息10秒,这样的节奏。

直立提膝、开合跳、小重量哑铃等,基本都是有氧状态,起码以1分钟起步,我自己用5公斤的小哑铃,一般做2分钟,心率曲线呈现出跑步起步头2公里般的状态,是很好的有氧练习。

虽然小重量哑铃这种练法并不是增长肌肉的最佳途径(长肌肉为目的的话,必须是大重量),但是在前段时间因伤不能跑步,缺乏有氧练习途径的现实情况下,这种练习,既顾及抗阻性训练,又收获维持有氧能力的效果,实在是非常实用。

三、编排运动计划时要避免的误区

这是在编排计划和衡量当日成果时,需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误区1、不出汗就没效果。我们之前说过,汗水跟脂肪燃烧没有关系。以桑拿天为例,不要说跑步,坐在那里都汗如雨下,如果汗是由脂肪分解出来的话,到汗出如浆的地步,估计人都要死了。实际上,出汗主要是跟调节体温有关系,跟耗能没有关系。

误区2、出汗在排毒。有的人对一次运动的要求很多,要燃脂,要排毒。实际上,汗水中99%是水,和少量微量元素,完全没有毒。

误区3、力量训练和跑步可以互相替代,即长期坚持其中一项即可。这种误区非常深入和顽固。我见到有的朋友真的长年只做跑步一项,而且日日跑。

事实上,以中低强度为例,是无法增加腿部肌肉力量的,而腿部肌肉力量,又是保障跑步状态和能力的保障。

反过来,光做力量训练,尤其是大重量的力量训练,不仅无助于血管弹性的改善,极端的话,甚至还会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

此外,长期进行力量训练而没有跑跳动作的人,肌肉会显得很僵。所以之前我们在文章中说过,即使不跑步,在力量练习后,哪怕练练纵跳都好。

四、元旦以来的执行,很好地诠释了上述理念

我一月份因为腿伤康复中,基本上是室内为主,跑步为辅,并且跑步也只能慢跑。所幸年初的时候比较谨慎,自己立的flag都非常低,到昨天为止执行下来是这样的情况:

1、整体活动时间33小时(并非全是中等强度的,其中也有轻度的,原因当然还是因为玉腿有恙)。

2、所有这些时间中,用于跑步的是12小时,累积100公里,比往常跑量的一半不到,但是从元旦开始还有点瘸,看着一步步好起来,还是挺高兴的。

速度嘛,就不要看了。折算成时速,腿伤前约12.5公里/小时,今年1月份是8公里/小时。从中领悟了“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的深刻哲理。

3、由于年初对“伤筋动骨100天”的担忧,确定目标的时候非常非常慎重,基本上以活动时间累积为主,跑步只设置了一次完成5公里,和累计100公里的目标,后来看看情况有所好转,又尝试了一次性10公里。所以总的来说,到昨天,本月度完成得这样:

五、还是要牢记健康至上的原则

本文只是一个运动计划的示例,可以做参考,但不必照抄。无论每个人如何制定自己的计划,归根结底,还是要牢记健康至上的原则。真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无论是身体感到不适,或者服装鞋袜有点不平整,甚至因为体质对速干材料(速干材料基本都是聚酯)敏感而发生的皮肤发痒,都停下来整理解决一下再前进,就算不想停下来,哪怕,慢一点下来呢。

还是要高呼一声:科学运动,健康生活!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