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女湖,七仙女下凡的地方

 寻梦游仙 2021-06-24

东晋文史学家干宝在《搜神记》中讲述了一个“毛衣女下凡”的故事:豫章郡新喻县有一个青年,看见田中有七位年轻的姑娘,他不知道这七位姑娘是天鹅变的。于是悄悄拿走了其中一位姑娘的毛衣,藏了起来。当他走近这些姑娘时,别的姑娘都变成天鹅飞走了,只有失去了毛衣的姑娘无法飞走,青年就把她带回家作了妻子。数年后,毛衣女生了三个女儿。一次,她让女儿问爸爸,才知道毛衣放在稻堆下面,她穿起来就飞走了。不久,毛衣女把三个女儿也接走了。

这篇神话故事的发源地为古代的豫章郡,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新余市,毛衣女下凡的故事已成为新余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对于新余来说,仙女湖并不仅仅只是一汪普通的湖,一汪古老的湖,它是一座镌满历史记忆的湖、一座饱含文化蕴涵的湖、一座具有浓郁文学情结的湖。在来仙女湖前,我并不知道神话传说中的仙女湖是什么样子,但毛衣女下凡的故事勾起了我的猎奇心理,怀揣万分憧憬踏上了履约仙女湖的旅途。

来到仙女湖码头,似乎进入了一个凡尘与仙境的临界。笔直的码头旁,一字排开着数十艘游船,站在码头极目远望,仙女湖展现开冰清玉洁的胴体,在欲躲还羞间闪烁着美丽的如水双眸,脉脉含情地注视着外来的游客,眼神是那么地清纯,温柔、明丽。虽然远处的湖面上飘逸着一层轻烟薄雾,仿佛一袭妙曼的丝巾,随意地披拂在仙女湖的身上,盖住了它的额头,但依旧没有能遮挡住它眼中那逼人的神光,竟然是那样地简单、清澈、纯洁、明亮。

走进仙女湖,发现呈现在眼前的湖又是另一番景象,仙女湖仿佛是一幅水墨丹青的宏大画卷在我面前铺成开来。远处的湖心,一座座黛青色的岛屿飘浮在水面上,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无比神秘的感觉。荡漾在万顷碧波的湖面上,不仅可以观赏水天相连,清澄如镜的平湖气象。还可以领略那些看似杂乱的岛屿间,相互缠绵于天水的那份浓情蜜意,那种欲说还羞,欲牵似牵的无限爱意。一念至此,我不禁感叹仙女湖真是一位俊俏秀丽,含苞欲滴,乖巧可人,夺人心魂的美妙少女。

此时,我脑海中闪现出苏东坡赞美西湖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含意大概是,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日的西湖就如浓妆艳抹的女子,富态迷人;雨中的西湖就像未施脂粉的佳人,素洁清丽。西湖的景致不论晴天雨天,不管四季的变换都是同样的曼妙无比。如果我借用诗意来比喻仙女湖的话,应该是“欲把玉湖作仙子,水墨丹青黛娥眉”,仙女湖就应是一位淡扫峨眉,未施脂粉,清丽温婉,娉婷绰约,婀娜娇俏,该突就显的二八少女。

船行约半个小时左右,来到了圣集寺,历史上这里曾经有过一座香火旺盛的传统名刹“圣济寺”,在古时这里称为浒台,是江南佛教文化的中心,与山西的五台山南北遥相呼应,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素来就有“北有五台,南有浒台”说法。如今,重建后的圣集寺是由五台山妙江大和尚担任方丈的,他将重建后的寺庙更名为“圣集寺”,其寓意是期望此寺成为佛教圣地之集大成者。

圣集寺前是约三四亩水面的放生池,半月形的水面清澈如镜,池中各色锦鲤游嬉其间,与绿水相映成趣。站立池边,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圣集寺前临碧水、后枕青山、黄墙碧瓦,无不透着一股雍容宽博的佛家气象。青瓦,黄墙,绿植,使得寺庙显现出一种宁静的色调,似乎在这片佛门净土,清净世界,当梵音奏响时,总让人觉得亲和、醒悟。

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圣集寺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明清风格的寺庙建筑采用了对称的设计,显得宏伟,庄严。山门上挂着“如是我闻”的门匾,其意思是:“阿难我听佛是这么说的。”表示经的内容是阿难亲自听闻佛说,非从他闻,真实无谬。来到圣集寺可以听到晨钟暮鼓、梵音缭绕,可以看到古朴佛教建筑,品味到清雅禅茶文化和精致素食文化,让心灵在片刻中得到放松,感受一次佛教文化的洗礼。

游艇穿行在桃花岛、名人岛、龙凤苑、民俗风情园、爱情岛、龙王岛之间,但见仙女湖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中,草木繁密茂盛青翠欲滴,红瓦别墅掩映在茂密的翠柏间若隐若现。湖中那些知名的与不知名的岛屿姿态各异,或若立、或若卧、或若倚、或若靠,呈万千状态地散落湖中,或雄峻、或伟岸、或玲珑、或乖巧,以万变不停的绰约风姿,闯入游人的眼帘。青山、翠木、绿水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幅天然的水墨丹青画卷。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于仙女湖而言,山因水秀,山水相依,如梦如幻。当乘船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飘游,游船缓缓地在湖面移动,一路风景尽收眼底。湖中的小鱼自由自在地穿梭游弋在水草之间,秀美的湖光山色、古村农舍形成一幅幅天然图画。在万顷碧波的湖面,既可观赏水天相连、烟波浩淼的汪洋平湖;又可领略“碧簪”星罗棋布、山水缠绵相依、湖叉曲径通幽的迷幻世界;还可轻舟漫游在蜿蜓曲拍、船动景移的湖光水色中。

仙女湖中汊湾众多,山水缠绵相依,曲径通幽,风光细腻独特,湖中每个景区的魅力各不相同。桃花岛因岛上遍植桃花而得名,景区的大门是一座仿古城墙式的建筑,它是利用新余旧城改造时废弃的清明古砖修造的,城墙的许多城砖上还刻有“喻南学社”,“红德润堂”,“平恒公馆”,“宋灵杰墙”,“新喻县城砖”等铭文。桃花岛上建有古城楼、岁寒三友园等景观。

名人岛是一座按照江南园林古朴典雅风格建造的景点,岛上以新余古今名人为主要展示内容。岛的门楼富丽堂皇,上面有傅抱石先生的次子题写的岛名,两侧的墙上是陈祖煌先生创作的《干宝与搜神记》、《毛衣女下凡》的浮雕。名人岛是一本书,通过对新余名人事迹的了解,阅读新余的历史,吸取名人精神,砺志成才。

龙凤苑主要是展示蛇类和鸟类动物的景点,在龙凤苑码头的广场上立着一根圆柱型龙凤图腾浮雕,这是龙凤苑的标志。中国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也是古代王室权力的象征。凤在古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它是古代社会人们心中的保护神。自古以来龙凤代表着瑞祥,有“龙凤呈祥”的说法,因此,龙凤苑取龙凤为景点的主题,体现了龙凤苑是个吉祥之岛。

龙凤苑密林树茂,景色宜人。行走间,透过茂密的树木,看到景色秀美的仙女湖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婉秀丽,给人带来一份宁静的感觉,整个人不知不觉的就静了下来。看着远处层叠的山群,竟有一种身处在仙境的感觉,远离城市钢筋水泥,竟也寻的一份古人陶渊明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情怀。郁郁葱葱的树林天然小氧吧组成的小岛,像极了我内心身处的那个小世界,只有真正的知己才能走进去,坐下来。

仙女湖无风时,迷蒙的湖面宛如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幽雅的山色在湖水的倒映下,好似镜中仙女青色的发髻。风起时,湖面荡漾起层层涟漪,如仙女霓裳飞起时飘逸的裙裾。在这静美的环境中,你可以什么都不想,暂且脱离世俗,暂且远离职场,暂且放弃争斗。你的心灵会远喧嚣离凡尘,几多因成功自满而来的浮躁,因贪婪不足而来的无休止的欲望,会因这自然的清静而变得清醒;心灵上几多的屈辱失意创伤,会得到抚平和滋养。

走过龙凤苑,就是民俗文化风情园,一条环岛林荫观光小道将迎仙坡、神仙馆、通仙桥、孝子庄、还姻树、同心锁等岛上的十余处景观有机地串联在一起,演绎了《搜神记》中“七仙女下凡”的神话传说故事。民俗文化风情园的建筑也是按少数民族民居风格设计建造,融汇了多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元素,与仙女湖的山水风光浑然一体,在这里游客还能欣赏到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精彩歌舞表演。

望情桥是一座连接民俗文化风情园与爱情岛的浮桥,在这我可要说清楚,望情桥是希望的“望”,而不是忘记的“忘”,桥名的意思是站在桥头,可以望见另一头的爱情岛,走过此桥就能得到期望到爱情。据说,每当七夕之夜月吐光华之时,来到仙女湖畔的望情桥上翩翩起舞,就能实现心中的愿望。望情桥也是仙女湖上风景绝佳之处,漫步望情桥上,可以欣赏情山爱水、湖光山色,舒适惬意。

坐于岸边的长廊里,览这秀色可餐的湖光山色,仙女湖上碧波荡漾,游艇穿梭,鸟雀飞翔,幻想如梦的景致让我心绪飞扬,好一派迷人的风光,好一处净美的山水。水如明镜,山似碧玉,不知是谁把明镜滑落在山坳,不知是天宫巧匠在人间雕塑了这奇特的风光。仙女湖揽西湖之水,集婺源之山,胜过天上的锦绣河山,如此胜景天下少有,也难怪七仙女们都喜欢跑到这里来沐浴洗肌肤。

走过一座名为望情桥的浮桥,便来到了爱情的圣地天堂“爱情岛”,爱情岛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会务拓展、婚纱摄影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岛屿。爱情岛以情爱文化为内涵,以传播情爱文化为理念,聚集了众多的情爱文化元素,是天下有情人爱的天堂。这里有有展示不同婚俗文化的世界婚礼大观园,有超大规模的婚纱拍摄基地,还有同心锁、浮雕群、圆缘室、风雨桥、教堂、欧陆风情街、爱情城堡、太子楼。

仙女湖不单纯因为这里是传说中七仙女下凡的地方,实在是爱情这东西作为人类共有的情感,它会因为一个眼神、一句笑语、一记粉拳、一声问候而在男女之间发酵、萌芽、开花,而后走向结果。爱情岛上绿树成荫,幽深静谧,走在林间小道上,会有穿越的恍惚。在爱情林中遇见火红的双喜,在教堂许下爱的誓言,绣楼中互动甜蜜牵手,岛上每一个元素,都足以将浪漫情怀发挥到极致,每一处风景都勾人流连。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一对男女的结合,不知经历了几世的轮回,相聚是缘,应该把心情放飞在云端,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情感,人在得意时其心亦悠然,换一种环境人生就有了另一种味道。一旦青春散场,爱成往事,最重要的是,忘记人,记住爱。履约仙女湖,莫把痴情妒,举目向远看,浩瀚水域荡漾着无数绿色的山包,不知是水在山间流,还是山在水中浮。置身在这锦山秀水之中,似乎有赏不完的画,写不完的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