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伊犁林则徐纪念馆

 寻梦游仙 2021-06-24

如果说一个人掀开了中国的近代史,那这人就是林则徐了。说起林则徐,人们就会想起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但许多人对鸦片战争之后的林则徐却不大了解。这次在伊犁期间,我专门去了一趟伊宁市的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纪念馆是一个松柏苍翠,绿树成荫的四合院,院内花草葳蕤,荷香四溢,显得非常幽静。林则徐纪念馆主要以照片、绘画、图表、文物等形式,展示了林则徐青少年时代、仕途生涯、禁烟抗英、遣戌新疆四个方面的内容,主要突出林则徐在伊犁时期所做的贡献。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也是世界禁毒的先驱者。走进展厅,大堂正中端坐着林则徐的汉白玉塑像,他面色忧郁,仿佛在为国家的命运担忧着。廊柱两旁,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再现了他崇高的品质和豁达的胸怀。

在西方列强用鸦片侵略中国时,林则徐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凑请道光皇帝批准在广东虎门海滩销毁英商的鸦片,组织軍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站在虎门销烟的蜡像前,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场面: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格外晴朗。林则徐一声令下,光脊赤脚的民工向灌了海水的销烟池中抛入鸦片,然后又把石灰倒入池中。顿时,销烟池像开了锅一样冒着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那场面震人心魄,那场面令国人扬眉吐气。

如今,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镶嵌着八块汉白玉浮雕,第一幅浮雕便是“虎门销烟”。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把一箱箱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销烟池里,一股股浓烟在池上升起。虎门销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永久记忆。

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英国的不满,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把中国沦为殖民地。1840年,英国向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在林则徐的带领下,广东军民英勇抗击了英军的进攻。英军在广东失败后便掉头北上,一路势如破竹。昏庸的道光帝吓坏了,只好将林则徐作为了替罪羊。中国历史再次上演了杀晁错以平七国之乱的故事,好在林则徐没有被杀,而是罢免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职务被谪戍伊犁。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了,但虎门销烟在国际上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它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次壮举。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两白银。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赔款1600万两白银,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太多的灾难和耻辱。为了纪念世界禁毒第一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把虎门硝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次日,即6月26日定为“世界禁毒日”。

一个三朝元老,一个民族英雄,一个为清廷忙了几十年的人,却走上了流放的路。在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林则徐是以一个罪臣的身份流放到新疆的,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中,林则徐却心装天下百姓,心系百姓疾苦,做了难以计数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他在从西安动身充军伊犁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再现了他肝胆相照,一心为民的悲悯情怀。

林则徐没有因成为罪臣而秃废,没有因为冤曲而气愤,他仍然以兼济天下的热心为新疆的发展尽心尽力。在流放新疆的时间里,林则徐不顾政治上所处逆境,先在伊犁捐资兴修水利,使数万亩农田得以扩垦。新疆的皇渠被当地百姓称为“林公渠”,它是林则徐通过民间集资分段承修的办法带领百姓修建的,这条当年引自伊犁河支流喀什河的皇渠,至今还灌溉着伊宁、霍城的大片土地。

在伊犁期间,林则徐看到新疆各民族的生活非常贫困,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林则徐不顾年老体衰踏勘南疆戈壁沙漠,勘察荒地60余万亩,还给当地推广内陆的先进生产工具。在陈列的实物中,一辆木质马车让我驻足,这辆车是林则徐赴戍乘坐车辆的仿制品,当年林则徐就是乘坐这种木轮车走遍南疆的山山水水。站在辆车前,我仿佛看见木轮印出的两道深深车辙,好像看见林则徐行走在戈壁沙漠上那清苦、孤独的身影。

新疆著名的“坎儿井”在林则徐入疆前早已存在,林则徐虽然不是坎儿井的发明者,但他却是坎儿井的推动者。《新疆图志》:“林文忠公滴戌伊犁,在吐鲁番提倡坎儿井。其地为火洲,亘古无雨泽,文忠命于高原掘井而为沟,导井以灌田,遂变赤地为沃壤。”在林则徐的推动下,吐鲁番、鄯善、托克逊新挖坎儿井300多道。为纪念林则徐推广坎儿井,当地百姓把坎儿井称为“林公井”。

一尊林则徐身着布衣,坐在桌前凝眉阅书的蜡像,让我感受到了林则徐奔腾流淌着的热血。在新疆期间,他始终心系各族人民,关心民众疾苦,注意协调各民族间的关系,帮助化解矛盾与纠纷,缓和民族关系,对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边防作出了贡献,北疆伊犁,南疆阿克苏的百姓都把林则徐称为“林青天”。

林则徐虽然只是一介罪臣,但他心怀天下,有高瞻远瞩的谋略。在他来新疆之前,沙俄就已经开始向中国境内推进,浩罕国也出兵伊犁西部地区,流亡中亚的卓后裔为恢复宗教特权进行着叛乱活动。林则徐来到伊犁后,潜心研究新疆史地,提出了许多防务观点,指出沙俄是中国最大的敌人。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机割占了西北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在纪念馆内的陈列里一目了然。

走出展馆,我来到林则徐雕像前,眼前的雕像神情威严,面色凝重,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睿智的目光深情地望向远方。站在雕像前,看着他身后荡气回肠的诗句,我深深感叹林则徐的气度,正如他写的对联“壁立千无欲则刚,海汭百川有容仍大。”可见他的胸怀气质是多么的宽广和深厚,这让我想起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则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其君,是进亦,是退亦,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不是林则徐继先贤精神的写照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