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荆州古城墙遐思

 寻梦游仙 2021-06-24

鄂西之旅途经荆州时,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鲁肃讨荆州、吕蒙袭荆州、关羽失荆州的故事,《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关于荆州的内容就有七十二回。可以说荆州的历史是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紧密相连的,炎黄统一华夏后所设立的九州就包括了荆州,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便是兴起于荆州,楚国在此建都长达四百余年,它创造了与中原文化辉映并重的楚文化。

来到荆州城下,只见由青砖包砌的古城墙外侧,墙体遍生荆棘,墙砖斑驳陆离,尽显千年的沧桑变化。荆州古城墙与全国遗存屈指可数的其他城市古城墙相比,它虽不及明清皇城遗存古城墙那般高大、雄伟,但它却是南方水网地带一座内含丰富、特色鲜明的古城墙,它也是目前中国南方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

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相传在战国时期,秦将白起率兵攻打楚国,在楚都设立南郡,后来秦又在这设立江陵县。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在此建立了荆州刺史部,从此荆州成为历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镇,此后的历代有十余个纷争王侯在此称帝建都。宋朝建立后,于此置江陵府。元初改江陵府为上路总管府。明初又改设荆州府。

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发现,在古代凡战略重镇和中心城市大多是有城墙的,没有城墙的城市是不能算作城的。在历史上能建得起城墙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必然十分重要。作为楚国的都城和历代的重镇,荆州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更是显而易见。诸葛亮曾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三国时,刘备以荆州为根基发展了蜀国势力。

眼前的古城墙,全然不见了当年金戈铁马、兵临城下的壮烈,全然不见了当年战旗猎猎、战马嘶鸣的场面,一副安宁祥和的局面。拨开历史的烟云,就能看到在这座荆州古城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楚国在这时演绎了掘起与衰落的故事,三国时期各路英雄在这里留下了爱恨情仇,这些历史往事总是让人止不住内心的阵阵感慨。

登上东门城楼,凭栏远眺,荆州古城雄姿勃勃,古色古香。城墙外的护城河,河水清澈,碧波荡漾。绕城一周的青石道,垂柳摇曳,游人如织,厚重的历史风韵与现代的社会风情交织相融,勾勒出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画面,但谁能想到这看似平静和谐的荆州古城,在它的岁月中也流淌着轰轰烈烈的故事。

城墙上的青龙偃月刀,让人遥想起关羽当年朱颜长髯,手握宝刀镇守荆州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情。我仿佛穿越了那千年的时光隧道,置身于烟波浩渺的历史风云之中,仿佛看到守城的将士把持着垛口,手持弓箭,剑拔弩张。烽火台上,升起的狼烟在向远处发出预警的信号。城头之上,旌旗猎猎,号角嘹亮,嘶杀音犹在耳。

宾阳楼内的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塑像,让人想起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往事。荆州是三国争霸的要津,曹操经过多年征战统一北方后,即挥师南下取荆州。处于长江下游的孙权把荆州视为立国的屏障,也想得到这一战略要地。颠沛流离、苦于没有立足之所的刘备,更是将荆州看作命根子。三方围绕荆州展开了激烈的争战,时而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时而又偃旗息鼓,暗中争斗。荆州之争构成了三国历史发展的主轴,荆州更是因三国之争而扬名天下。

望着一层层斑驳的青砖,探寻着历史的烟云,我若有所思。这座古城墙究竟有多高,有多少层砖,又有多少个垛口,我没数过,也没有丈量过。但它那一层层斑驳的青砖和绕城而建的烽火台,却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沧桑和辉煌。

史料记载,荆州城的城郭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汉代开始才正式有了城墙,此后的历代都对荆州城进行过修葺扩建,但那时还都是土城墙,荆州最早的砖城墙是建于五代十国时期。

荆州城是一座在战火中建了又毁,毁了又建的城市。北宋末年,荆州古城因靖康之变而损毁大半。南宋时期,为了防御元军,荆州城墙重新修建,但元军破城后将城墙全部拆除。到了明代,再次依旧基修复了城墙,张献忠攻占荆州后,又将城墙全部拆除。直至清顺治三年,在旧基上再次筑起城墙,这就是留存至今的荆州古城墙。

我为荆州古城墙感叹,国内许多的古城在历史的烟云中被平荡得荡然无存,但荆州古城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破坏与重建,至今它的城郭、城墙仍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古城的一大奇迹。

看到这座古老的城垣,幽幽古城墙就像一位历史的巨人,沿着历史的跫迹一步步走来,不禁让我怀古伤今,仿佛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该有那份感伤,不该有李煜那份“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慨,不过它确实留下了印迹,留下了回忆。

荆州古城墙就像一条游龙绵亘在水泊湖沼之中,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沿古城墙漫步,赏柳岸碧水,看古城沧桑,望云卷云舒,叹今日风华。就这样与古城亲密接触,相拥相偕。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当我踏在古城墙上的青砖道上,总感觉到有一股浓郁的古朴沧桑之气氤氲在我的身旁,不知不觉中会对古城墙产生一种别样的情思。

静静的河水紧倚城墙而走,荡水而立的古城墙盘旋灵动,古韵犹在,并无寂寞之感。我忽然意识到,再坚固的防御工事,一旦失去了实用价值,就会随着风雨的侵蚀风化和人为的损坏而荡然无存。

荆州古城墙在岁月的洗礼中,固若金汤的古城墙也已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但值得庆幸的是,或许是因为要保存历史的遗迹,或许是因为要给市民提供休闲的场所,它被完好的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得到了较好的修缮。

荆州是楚文化的中心,是“钟鸣楚天”的音乐、舞蹈之邦,享有“惟楚有才”的盛誉。千百年来,这里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孕育出楚国诗人屈原、唐代诗人岑参、宋代小万卷朱昴等江陵才子。也留下了李白、杜甫、宋玉等文豪的瑰丽诗章。另外,从荆州城里还走出了楚庄王、孙叔敖、伍子胥、诸葛亮、张九龄、张居正等曾经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王侯将相。

这座带有帝王气息的荆州古城,它不像钱钟书《围城》那样俨然,也不像江南水乡之城那样灵秀,它有的只是历史沉淀成的史册。望着那古老的城墙远瞩博怀,感受清风抚弄的柔媚,感受一带之水的波澜不惊。静静地倾听着古城的脉搏,再狂放不羁的心也会被这份静谧所感染,千言万语也会留存于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