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武帝与达摩说了什么,促使达摩离开南朝,一苇渡江?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6-24

达摩当年来中国,选择的是海路。大约在海上漂泊了三年的时间,在广东一带登陆。广东当时属于梁朝版图,广州刺史热情招待了达摩,并把这件事第一时间上奏给梁武帝。梁武帝专门派人到广州请达摩,一路陪同来到了金陵。这一年,按照文献上的说法,达摩已经一百多岁了。

超级佛粉梁武帝见到达摩以后,把自己这么些年来对佛教事业的贡献向达摩大书特书,说他造寺写经,度了那么多的僧人,应该是功德无量了。

其实在达摩到来之前,梁武帝有这样的认知很正常。这也是这一时期,中国的佛教徒普遍的认知。说实话,梁武帝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他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执着于法相,这在大乘佛教看来,那就不是正道。

梁武帝向达摩表白了那么多,他想,达摩祖师该有多感动,无论如何也得给他个亲笔签名的袈裟留作纪念。

没想到,达摩一盆冷水兜头浇了下来:你做的这些事,在我看来,什么功德也没有。

简直太不给面子了。

梁武帝吃了一惊,有点下不来台。所以他又问:“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说:你这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

什么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就是证悟之前的收获,是在人天层面的,而不是在佛菩萨层面的。有漏就是所修的不严实,不密封,还会回到世俗,回到烦恼,其实就是烦恼的另一种说法。这句话的意思上,没有得悟正法,还只是在相上打转转。

达摩说:你这个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就像什么呢?就像影子跟着形体走,影子看起来好像是有,其实并不是真实的。

梁武帝心里凉了半截,就追问了一句:怎样是真功德?

达摩说了一句当时梁武帝还无法听懂的话:“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净智妙圆,是对这种般若智慧的描述。本自清净的心性高妙而圆融。

体自空寂,这个空寂无相的心性需要自我体认。

这样的功德,当然不是通过在世间的忙忙碌碌所能得到的。所以,梁武帝忙忙碌碌做了那么些事,都与明心见性无关。

似懂非懂的梁武帝只好又问了一句:“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没有正面回答,因为他要对症下药,所以,他只解释圣的问题,听起来答非所问。

他说:“廓然无圣。”空空荡荡的,哪来的什么圣?

所谓的第一义谛是什么?就是一切相都是虚妄,而实相般若正是廓然无相。廓然无圣,说的就是廓然无圣相,以圣相代表所有相。所以,达摩并非答非所问,而是把真谛告诉了梁武帝。可惜梁武帝没有机缘从达摩这里有所体悟,却傻傻地问了一句:“你说廓然无圣。既然廓然无圣,那么站在朕对面的是谁?”意思是你不就是圣人吗?你怎么说廓然无圣呢?

达摩摇摇头说:“不认识。”

梁武帝还是在相上打转转,显然两个人话不投机。

既然话不投机,也不好多说什么。两个人就这样匆匆分手,以后再也没见面。

那么,达摩既然跟梁武帝没有擦出火花,他选择去了哪里呢?此后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就是一苇渡江。

据说,梁武帝听说达摩很快就离开了金陵,准备渡江北去,又有些懊悔。这么一个一百多岁的得道高僧,而且大老远从佛教的发祥地印度来的,一定带来了最正宗的佛法,怎么就这么放他走了呢?所以,他就派人去追。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

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达摩就踩着这根芦苇,渡过了波涛滚滚的长江。这就是著名的一苇渡江。

〖题外话〗有人说,怎么可能是踩着一根芦苇渡过长江呢?这不科学。至少应该是坐着一个芦苇筏子过的长江。

这也许是理工科的理解方式,但一苇渡江是民间传说,具有很强的文学夸张和渲染,所以,只有踩着一根芦苇过江,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如果你硬要用科学原理去苛责,只能说是不解风情了。包括《诗经·河广》,有的人解读就十分无趣。“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有人就解释为乘坐芦苇筏子过黄河。“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其中的“刀”有人又解释为是“舠”的通假字,是小船的意思。这两个解释好像一下子把不合理的解释为合理了,但诗意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谁说河面宽?坐着芦苇筏子就能过河。谁说河面宽?河中竟放不下一只小船。显然一点意境也没有了。如果按照原字解读,就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谁说河面宽?踩着一根芦苇就能过河。谁说河面宽?连个刀刃都插不下。如此理解,诗意才能得以展开,诗人的情绪才会感染到读者。所以,解读文学作品,一定要在文学的语境下考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