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城智库|从“四驾马车”推拉疲软到新经济范式“生态赋能”

 GEI新经济瞭望 2021-06-24

GEI新经济瞭望

New Economy Outlook

关注

编者按:在以往“出口、消费、投资”以及政府“四驾马车”条件下,形成了“推拉并举”的发展结构及其发展机制;伴随“推拉并举”力量疲软,迫切需要强调新经济发展范式、创新生态的“生态赋能”。下文以为新经济范式的核心价值是从“推拉并举”到“生态赋能”,并结合发展结构的系统转换、创新生态的基本特征、生态赋能的基本逻辑,提出了创新生态发育的一般路径。

一、发展结构的系统转换

近些年来,参与了不少新经济规划、创新生态规划、科技创新规划、新经济生态圈规划等工作,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以及规律,那就是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大家都在寻求从“推拉并举”型的发展结构及其发展机制,向“生态赋能”型的发展结构及其发展机制系统转换。我们常说,在过去发展过程中,都讲选手、推手和拉手,这其中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选手,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拉手,政府是经济发展的推手。这个市场的“拉手”说白了,就是作为内需的消费和作为外需的出口;这个政府的“推手”说白了,就是政府的投资与政府引导的社会投资。这其中,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核心是在推拉并举的“四驾马车”中实现抓机会、赚钱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闭环。这背后,“推拉并举”之所以能够起到强大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在工业经济条件下,市场容量、产能水平、能耗指标、利润空间往往都是可测度的;另一方面,在WTO体制下外部需求是相对开放的。

伴随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加快向新经济方向发展,以及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发展态势并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强调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内生性与自生性、自组织与自成长、闭环与循环的。于是在当前条件下,以“生态赋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范式应运而生。与“选手、推手和拉手”,却是“搭建平台、开放赛道、产生赛手”。在这种发展结构及其发展机制下,政府这个以往的推手更多的要去搭建平台、去做局,市场的这个拉手要更加放开、充满无数可能的成功渠道,而企业这个以往的被动性选手要成为主动性的赛手。在这里,我们就需求对创新生态的基本特征、生态赋能的基本逻辑以及营造创新生态的路径,达成新的共识。

二、创新生态的基本特征

对于创新生态的理解,一方面需要从创新的维度去理解,也就是从一维线性串联式过渡到多维的、非线性的、并联式创新,而当创新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空气”是便有了生态;另一方面需要从创新的广度去理解,不仅需要企业微观的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还需要产业中观的产业业态创新、产业组织创新,还需要区域或国家宏观的体制机制创新、思想文化创新,当微观、中观、宏观的创新上中下有机结合,也便是有了生态。在推进创新发展方面,之所以从讲求“创新体系”、到注重“创新网络”、再到倡导“创新生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新体系”侧重平台载体,主要是让创新能有所依托;“创新网络”侧重组织方式,让创新成为集体行动;只有“创新生态”侧重生态环境,让创新成为无所不在的空气。

如今,我们所需要一个内生自生的、自组织自成长的、闭环的循环的、自动发展自动修复的经济发展范式,基本上可以理解成新经济发展的“永动机”。这个新经济发展范式或者创新生态“永动机”,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是产业跨界融合。以往的产业技术革命是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在此条件下产业发展规律是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一旦分解、融合到一定边界就难以进一步增长和发展。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条件下,生活方式决定生产方式,产业发展规律从分解融合到了跨界融合,只有多个产业之间的跨界才能不断衍生全新的业态、发育全新的产业。

二是企业竞合发展。以前企业与企业的界限泾渭分明,企业与企业的关系是往往是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大中小的供应链关系、投资链关系、甚至是竞争关系。伴随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服务链的互联互通,企业加速平台化、生态化,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的竞合发展态势。

三是资源要素聚合。以前更加强调搭建平台集聚创新人才、创新资本、专利技术、经验知识等创新资源,以及土地、能源、资源等产业要素。现在更加强调这些创新资源及产业要素,在政、产、学、研、金、介、用等创新主体之间的高效对接及双向循环。

四是空间服务耦合。以前更加强调物理空间而非服务平台,更加强调形态开发而非功能开发,要么强化产城融合却忽略了科技元素。如今更加强调产业功能、城市功能、创新功能在空间的耦合,以及在科、产、城等元素的有机结合。

五是开放协同合作。不仅是“政产学研金介用”六位一体的开放式创新,还在于区域一体化、跨区域一体化、创新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水平开放式协同创新。

三、生态赋能的基本逻辑

“生态”的本意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在当前的语境下,更进一步而言,所谓“生态”就是有源头、有平台、有流量、有能量,核心是处理和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实现自组织自成长。这个“源头”,就是人才、资本、技术、思想的源头;这个“平台”,基本上都是科技服务业;这个“流量”,就是创业-企业-产业;这个“能量”,就是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这个“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从管道到赛道;这个“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就是从选手到赛手;而这个“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从暗箱到赛场。

那么在“生态赋能”的语境中,所谓“赋能”,就是储能、孕能、使能、释能的四步法,恰恰与有源头、有平台、有流量、有能量相呼应。所谓“储能”,就是依托源头聚合高端要素,形成人才、资本、技术、思想的“池子”;所谓“孕能”,就是依托平台布局造势,夯实科技服务业的“台子”;所谓“使能”,就是抓取创业、企业、产业的流量,从“茎”到“叶”再到“干”,产生新的动能;所谓“释能”,就是释放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以新模式驾驭新模式、以新模式架构新技术、以新技术衍生新业态。

简而言之,“生态赋能”就是资源要素的“池子”以及创新服务的“台子”,让更多创新创业的“种子”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创业、企业、产业意义上的新动能,产生带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新能量。

四、生态发育的一般路径

上文提到,新经济发展范式或者创新生态的基本特征,是产业跨界融合、企业竞合发展、资源要素聚合、空间服务耦合、开放协同合作,那么营造创新生态的路径自然也要从这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准确地说,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的目的不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或者产业新体系,因为“体系”一词还是产业分解融合的范畴;其目的在于营造产业新生态,重在顺应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规律。这种产业新生态,第一要加快经济形态重构,核心是前瞻培育具有跨界融合属性的全新经济形态,如智能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第二要培育新型产业集群,具体是用创新生态的视角经营新兴产业集群、生成全新产业业态,在原创(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未来(新兴)产业上取得突破;第三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从产品技术的跨界融合、经营形态的跨界融合、产权纽带的跨界融合等方面促进各次产业的跨界融合、打破产业界限。

二是促进企业竞合发展。促进企业竞合发展的核心,在于通过新动能产生新梯队、通过新机制优化新组织、通过新生态释放新能量。第一是培育新型企业梯队,借助“创业高端化、企业高新化、瞪羚公众化、大企业平台化”等,加快从“小微-规上/骨干-龙头-跨国公司”的企业梯队,向“新业态创业-高成长企业-独角兽企业-龙”方向转变;第二是优化企业组织方式,借助平台企业、战略联盟、服务平台等创新型枢纽组织,以及战略投资、兼并重组、供应链协同等企业联动发展机制,加快形成以终端产品的市场创新为牵引、以双创平台的服务创新为接口、以中小原创的集成创新为契机、以敏捷供应的组织创新为途径、以产业资本的金融创新为纽带的联动发展格局;第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商业模式概念验证”、“产学研伙伴计划”、“专利技术标准战略”等强化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牌的涌现。

三是加速资源高度聚合。加速资源高度聚合的核心,是从集聚、集约、集散到粘合、融合、化合,最终形成要素资源的新供给。在实现要素资源新供给过程中,第一是实施人才引培计划,建立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跟着人走”的机制与制度安排、工作抓手;第二是加快技术转移转化,从创新源头前端、中介市场中端、产业应用后端分别入手,回答很多科技成果到底有没有成、结没结果、能不能转、好不好移、能不能化;第三是加快科技金融创新,科技金融的核心是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的核心是天使投资,加快建立财政资本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第四是传播交流双创文化,加强创新创业与产业发展经验知识、文化传播与交流。

四是促进空间服务耦合。促进空间服务耦合的核心,是在“科产城融合”导向下从形态服务向功能服务方向转型,促进城市功能、产业功能、科技功能在空间的结合与服务的叠加。第一是优化完善城市空间,补足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特质、塑造城市魅力,启动一批城市更新、一批公共配套、一批环境提升,更加宜居宜游宜业;第二是提升产业承载层级,为企业、产业发展等提供万物互联、社交活跃、数据共享、高接触高情感高技术空间,促进从空间分解到空间集聚融合;第三是引进培育功能服务,立足物理空间引进相应科技服务平台等,强化科技创新功能。

五是强化开放协同合作。重点通过加强周边统筹发展、强化区域分工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在周边、地区、区域以及国际化范畴内开展高水平开放式协同创新,最终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合作的内容主要是同样围绕人才、资本、技术、项目、园区、产能、人文等,开展一体化的、跨区域的、跨国的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技术转移、产能合作、科技园区、人文交流等合作。

END

本文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GEI新经济瞭望

New Economy Outlook

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