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动态周刊(0416-0422)——5G热潮势不可挡,特色场景破局AI应用

 GEI新经济瞭望 2021-06-24

作者:莫祯贞  长城所合伙人;王建  数字经济部项目经理;胡月 数字经济部咨询顾问;李育安  数字经济部咨询顾问;胡玥利 数字经济部咨询顾问;贾圆圆  数字经济部分析师

人工智能动态周报

(2019.04.16-2019.04.22,总第9期)

【热点评述】

01

首钢AI园全球征集AI示范项目

———看京沪深三地AI产业特色

4月17日,中关村(首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业园正式发布创新英雄召集令,围绕AI+冬奥、AI+旅游、AI+服务、AI+文化、AI+制造等五大场景,面向全球征集AI示范应用项目。

国内各大城市竞相争夺AI产业资源,我们对比分析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及政策与创新体系特点。从产业发展情况看,北京是人工智能企业集聚数量最多的城市,上海和深圳次之。《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5月北京市共有人工智能企业1070家,全国占比26%,AI独角兽企业13家,聚焦在人脸识别、无人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上海市人工智能发展地图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8月上海市人工智能重点产业共计403家,AI独角兽企业2家,聚焦在智能交通、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6月,深圳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全国占比15.5%,位列全国第三,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4家,聚焦智能机器人、3D视觉等领域。

三地均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针对性政策(表1)。北京重视中关村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及创新发展,着眼于全市做全局性安排,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试验区;上海把人工智能当作培育新动能的抓手,且各个区都把人工智能当作重点工作;深圳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试点。

表1:京沪深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一览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从人工智能创新体系来看,三地各有千秋。北京依托丰富的大学、国家实验室资源构建人工智能创新体系,拥有清华、北大、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等全国过半数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单位以及1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成立智源研究院发掘研发人才,推动人工智能原始创新。上海依托高校学术资源构建创新体系,发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0余个科研院所和5个功能平台资源优势,为上海AI发展提供创新人才等资源。深圳着力吸引全球高端资源,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实验室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如通过“孔雀计划”,吸引人工智能专家学者和团队,依托腾讯、华为等科技企业建立腾讯优图实验室、腾讯AI Lab、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等实验室。

02

高通苹果专利之争以和解告终

———中国5G芯片在国际竞争中崛起

2019年4月16日,美国高通公司和苹果公司长达两年的专利之争宣告结束,双方达成和解,苹果将购买高通芯片,有望在今年推出5G手机。

5G时代来临,作为核心和基础部件的5G基带芯片发展状况值得重点关注。目前有实力提供基带芯片的企业只有高通、三星、英特尔(已宣布退出5G基带芯片业务)、华为、联发科、紫光展锐等数家企业。我们梳理了这些企业的5G芯片发展情况,发现中国芯片厂商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中国芯”正强势崛起。

在5G专利声明量方面,世界范围内已经进行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的企业共计有21家,华为以1970个专利声明量排名第一。

在产品成熟度方面,中国企业已推出成熟的5G芯片产品。2019年1月华为发布了首款制程为7nm的5G芯片,联发科、紫光展锐也已发布了其首款5G芯片。

在芯片商用方面,华为的5G芯片已应用在其手机上,面向中端产品的紫光展锐也联合海信,推出了搭载春藤510的原型机。

总得来看,在5G基带芯片的研发和应用上,中国开始走到了世界前列,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对芯片制造的重视,政策的支持力度有望加大,5G应用的推广也会带来技术的突破,这些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将可能成长为未来国产芯片的代表。

表2:中国代表性芯片企业概况一览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整理,其中,5G专利声明量截止到2018年12月28日。

03

武汉年内建成5000个5G基站

———各省市加速布局,5G时代“悄然到来”

4月16日,2019年FTTH亚太大会在武汉光谷举行。大会披露,武汉正在推进5G网络建设和组网试验,今年将建成5G基站5000个以上。

各城市相继加速修建5G基站,这标志着5G时代已经到来。经过整理发现,三大运营商技术路线侧重点存在差异。中国移动在5G标准制定、技术验证、产业链构建和产品成熟等方面努力创新;中国联通在5G云网络架构上,已实现从专用的电信网络到通用网络平台的转变;中国电信采用独立组网方式,在热点区域尽量连续覆盖、手机终端支持实现全模全网通。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公布了12个5G试点城市名单,分别为北京、天津、青岛、杭州、南京、武汉、贵阳、成都、深圳、福州、郑州、沈阳。通过对部分城市试点政策的整理分析(表3),我们发现应用研发创新基地的建设计划是各地5G发展的首选,此外,在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均确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的试验应用。

表3:中国部分5G试点城市相关政策一览

区域的布局加速了5G的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将会出现三轮浪潮。第一轮为5G技术浪潮,包括标准、5G本身的底层技术创新,其中,华为主导的Polar成为信令信道编码方案,成为5G标准eMBB场景上主要奉献者之一。第二轮为5G智能终端设备浪潮,包括基站的建设和一些基于5G技术的创新硬件,其中,三星凭借OLED屏幕成为全球最大的屏幕供应商。第三轮为信息产业突变浪潮。它不仅是一次通信技术的演进,更将受益于通信、计算及垂直行业相互融合所带来的乘法效应实现对现有信息产业的彻底革新,无人驾驶、数字医疗、VR、智能家居等众多新兴行业,将引爆全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政策动向】

04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对AI换脸做出规范

4月20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其中对人体基因胚胎科研活动、“AI换脸”、人体试验、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做出了规范,立法过程体现出较强的现实意义。未经本人同意的“AI换脸”,即使没有营利目的和主观恶意,同样构成侵害肖像权。

【行业态势】

05

今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将超2亿

4月15日,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分析师称,到今年年底,全球智能音箱销量有望突破2亿台。该公司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预测,谷歌Home、亚马逊Echo和苹果HomePod等智能音箱的安装量将从2018年的1.14亿台增长到2019年的2.079亿台,增幅为82.4%。此外,到2021年,智能音箱的销量将达到6亿台,并超越平板电脑。

【技术前沿】

06

新研究用DNA分子组装类生命软机器人

4月15日,美国和中国科研人员近期合作设计出一种以DNA为材料构成的类生命“软机器人”,可通过自身新陈代谢为驱动实现自主运动,未来有望用于开发生物芯片等。研究显示,这种“软机器人”从只有55个核苷酸碱基的DNA分子增殖数千万倍,形成几毫米长的DNA水凝胶。在反应液中,胶体首端生长、尾端降解,从而获得动力,可以像黏液菌一样逆流运动。

07

三星宣布完成5nm FinFET工艺技术开发

4月16日,三星官网宣布已完成5纳米FinFET工艺技术开发,现已准备好向客户提供样品。与7纳米工艺相比,三星的5纳米FinFET工艺技术提供了高达25%的逻辑面积效率提升,其功耗降低了20%、性能提高了10%。

08

联发科发布AIoT平台及系列处理器芯片

4月18日,联发科发布AIoT平台,包含拥有高集成度和高端APU性能的i300和i500系列处理器芯片,提供面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智能工厂三大领域的解决方案。i300高集成解决方案致力于提升各应用场景下的用户体验,i500高性能解决方案则是基于计算能力,结合联发科的人工智能平台NeuroPilot,搭配低时延的边缘AI处理技术,提供人脸、行为和环境识别分析等。

09

浪潮发布浪潮元脑系统

4月16日,2019浪潮合作伙伴大会(IPF2019)在上海举行,会上发布了“浪潮元脑”系统。“浪潮元脑”包含浪潮的场景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以及最新研发的人工智能PaaS平台和AutoML Suite等多种产品。

10

探境科技首披四款语音AI芯片详细参数

4月17日,国内AI芯片创企探境科技首次披露了其四款语音AI芯片的详细参数,包括语音唤醒芯片、命令词识别芯片、语义理解芯片和通用型降噪芯片。探境科技表示,这四款AI芯片普遍具有识别距离远(达到5米以上)、反应时间短(最低小于0.1s)等特点,可以部署在常见的智能家居、家电、可穿戴产品、汽车导航等场景下。

11

博泰与思必驰合作搭建语音AI私有云平台

4月17日,车联网企业博泰与AI语音交互技术企业思必驰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发布博泰擎Cloud语音AI私有云平台。该AI语音平台是一款可以为车企提供高度定制车联网的中台,嵌入了ASR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NLU能力,可快速收集用户反馈,对车载语音产品功能与体验进行及时优化。

【重大项目】

12

本周重大项目

【大额融资】

13

本周重大融资事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