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创业 | 新经济的企业价值规律与科创板新一轮财富创造与分配

 GEI新经济瞭望 2021-06-24

编者按:4月21号,作者在杭州参加了第11届中华创投家论坛暨创投家同学会年会,在参加圆桌论坛期间简要分享了《新经济企业价值规律与科创板新一轮财富创造与分配》。以下是发言底稿和发言整理合成稿。

尊敬沈会长、刘主任、各位创投家,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圈外人参加圈内的盛会。当我走上来的时候,就想起一句话“产业技术革命,发端于技术创新,成就于金融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历史性交汇,这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与历次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以往是生产方式决定生产方式,而这一轮则是生活方式反向决定生产方式。在此背景下,也出现了很多新经济现象,诸如“烧钱”投资运作机制、先流量后收益的商业逻辑、“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马太效应、行业第一是第二的10倍的“平台幂次效应”、“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的游戏规则、虚拟货币,以及反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等等。与之相适应的,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规律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与此同时,伴随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加速构建,以科创板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新生力量将加速新一轮财富创造与分配,我们也希望更加体现新经济脉搏、新时代精神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们,能够在科创板上尽情地绽放和升华其应有的价值。我主要分享如下五个方面的观点。

新经济价值观:

价值比市值、估值以及收入、利润更重要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硅谷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家通过“改变世界”而迅速崛起的企业,而且这一从零到数十亿市值的过程越来越短。从英特尔到苹果、从升阳到思科、从雅虎到谷歌,无不如此。惠普公司从创立到10亿美元市值用了47年,微软则用了15年,思科成立不到6年就成功上市并很快突破10亿美金;Google从创立到进入世界500强也只不过用了几年的时间。然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条件下,这些快速发展的奇迹早已成为过去时,从硅谷到全球转而出现了更快爆发增长、井喷发展的企业。如今,我们将一批创办时间10年之内估值达10亿美金的未上市企业称之为“独角兽”企业。

从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市值超过10亿美金的高技术大公司,到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未上市企业,其根本原因就是伴随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自然越来越短,产业变革、业态创新呈现断崖式塌陷与爆发成长的“大破大立”发展态势。从以往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乎到了“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崖式塌陷与爆发成长将成为常态。如今,几乎没有百年老店,只有创业创业再创业、创新创新再创新的企业。这其中,技术突破打开了生产生活疆域,模式创新打破了以往的时空局限,业态创新引发了消费需求升级,金融资本打破了滚动发展局限。风险企业家正是在创业投资的支撑下,以科技创造财富和生产力,加速推动技术创新的繁荣和创业资产的几何级、指数级增长。

在此背景下,对于衡量一个企业的标准来说,不是当前的收入、利润乃至市值,而应该是在可预期、可预见、可触摸的想象空间、流量支撑、市场位势、技术变现、盈利模式等条件下,在未来可预测的更爆发的收入、更暴利的利润、更爆棚的市值。正如《从0到1》上的价值理论所言,要看到企业长期发展的价值,而不是只关注当前的发展、盈利。那么,立足当前,更进一步用中长期眼光来看的,就是企业的价值。

长城所琅琊榜:

瞪羚榜单、独角兽榜单及其申请受理情况

长城所作为一家新经济智库,长期跟踪研究中国创新型城市、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高成长企业以及创新政策,致力于打造中国创业创新主平台、地方创新生态建设者。长城所最早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概念引入国内,并与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推动或参与实施企业培育计划。“瞪羚”就是指个头不大、跳得高、跑得快的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专业领域新、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独角兽”就是指一些高贵、高傲、高速、神秘和纯洁的企业。

自2014年开始,长城所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并公开发布“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年度发展报告”,入榜的瞪羚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542家、1888家、2085家、2576家、2857家。这其中,高技术企业、中小企业是瞪羚企业的主体;2018年发布的2857家瞪羚企业共分布于139个国家高新区。自2015年开始开展独角兽研究咨询服务,连续三年发布“中国独角兽榜单及年度发展报告”,并在硅谷发布了“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等。历年入榜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分别是2016年131家、2017年164家。2018年入榜的独角兽企业超过了200家,这个榜单将于5月9号在北京发布,欢迎大家关注和参与。

另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已申请科创板上市并获得受理的前后18批、累计89家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是前后入榜的瞪羚企业,有的入了国家高新区范畴的瞪羚榜单,有的入了地方性的瞪羚企业榜单;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独角兽企业,这两者合在一起超过75%。这其中,在长城所发布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榜单上的企业约有55%,若加上2019年5月即将发布的2018年独角兽企业则占到三分之二强。

价值再造规律:

高成长企业爆发成长机制与价值再造方向

企业的价值,说白了,就是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最轻的方式、最高的门槛,针对多大的市场、抓取多大的流量、抢占多大的份额,最终挣更多的钱、更大的钱、更值钱的钱。在以往工业经济条件下,“产量大、价格低、质量好、速度快”十二字方针是很多企业脱颖而出的基本逻辑和竞争模式;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受众多、费用低、体验好、速度快”十二字秘诀成为圭臬。不论“十二字”的内涵外延怎么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速度快”,而且是“越变越快”。所以,在新经济的今天,更加强调高成长企业族群的价值,及其价值再造的规律与机制。

前几年,关于企业爆发成长,西方有学者用《指数型组织:打造独角兽公司的11个最强属性》来诠释,我想这是经验主义的。从本质规律性的角度而言,企业爆发成长,从根本上源自产业价值运动从产业分解到产业融合,再到产业跨界方向演进所产生的大机会大发展,核心是通过产业的跨界融合“穿透”传统的产业价值链,手段包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金融创新等。整体而言,合伙制、平台化、跨界别、生态圈、自成长、引爆点,不但是企业爆发成长的重要成因,更是爆发成长的基本机制。从目前进入独角兽榜单的企业看来,纯粹的硬科技创业、能产生新市场新需求的企业数量正在逐步逼近30%;大部分是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的企业,至少占50%以上;以模式创新为主的企业比重越来越低。当然,有些领域的硬科技创业、耐用品行业的独角兽并不完全遵循这个逻辑。

图:爆发成长六要素

在独角兽企业的爆发成长六要素中,合伙制是爆发成长的内核基因,只有强调合伙才能从源头上实现跨界融合,将人的创业创新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平台化是爆发成长的主要取向,只有强调平台交易才能从价值上赢者通吃,才能从“区域小市场”到“全国大市场”,才能把一个小的事情做得更大;跨界别是爆发成长的根本特征,只有强调在交叉领域的边缘式创新,才能实现价值链条穿透,才能打破技术的边界、产品的边界、产业的边界,做的更大;生态圈是爆发成长的基本环境,只有开放合作才能从无形中高位谋势,才能打破企业的边界、市场的边界与经营疆域,谋势谋利有机结合;自成长是爆发成长的主要发展方式,只有强调自组织自成长才能更加轻快地成长;引爆点既是爆发成长的导向也是爆发成长的体现,只有超前的洞见能力才能从流量中快速谋利。

今天,我们核心分享的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价值及其绽放升华。我想无论创业存活、企业成长、产业发展等等,核心不是财富的转移,而是价值的创造。我们也总结了这些瞪羚、独角兽企业价值再造的主要模式,仍然要回归到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问题,也就是“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市场、新组织、新场景”。而对于企业的价值测度,更需要打破以往的商业逻辑,在新的商业模型下,用“团队价值、行业价值、市场价值、社会价值、投资价值”五位一体的方式来看待创业、看待企业的价值。

科创板新纪元:

新一轮的资源配置、财富创造与财富分配

最近这些年,我们有句话叫做“这是最好的时代”,当然也有后半句“这是最坏的时代”。那究竟为什么是最好的时代呢?一个最好的时代,就是强调个人价值的时代,就是任何个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时代,就是通过人的专业分工与商业交易共同创造财富、增进福利的时代。与此相适应的,一个最坏的时代一定是资源错配、阶层固化、社会激励结构失效的社会,使得人们在既定的、阶层固化的金字塔社会结构中缓慢流动,非生产性要素比生产性要素更重要,创造财富者往往被财富分配者所掠夺。我认为,在以注册制为核心的科创板之前,虽然是“最好的时代”,但有更多的“最坏的时代”。而最好的环境与生态,一定是让真正创造财富的人,以更集中的精力、更低的交易成本、更体面的方式,获得优先、超额回报,而不是被税收、被利息、被租金、被社会所绑架。

尽管科创板有一定不足,这个“注册制”也可能不一定是完全、彻底的注册制,但我们依然需要相信科创板开创了新纪元,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和变化:一是以创业者企业家为主角的新航道,创业、企业不用被资本所劫持,而是更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更大的价值;二是以市场试错容错为主线的试金石,市场选择、用脚投票的市场机制与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创新文化并存,将企业的思想试错、技术试错、产品试错、产业试错与资本试错、消费试错、市场试错有机结合在一起;三是以长期价值投资为主流的蓄水池,最好的、最需要的制度安排与运作机制,是屏蔽“僵尸企业、小老头企业、鸭嘴兽企业”等仙股,让具有产业洞见力的价值投资者更安心、更放心、更从容;四是以价值资本释放为主干的引力场,让人的价值、企业的机制、创业创新的价值在资本市场转化为更大的投资价值、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五是以企证投法会咨为主体的生态圈,不再是以往的“证券公司+法务机构+会计机构”+企业,而是以企业为核心,整合证券、法律、财务、投资、咨询等服务资源,成批量、成梯队、成系统、成板块地助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新通道新生态:

让质优企业的价值在资本市场上绽放升华

刚才我们说一个企业的IPO,往往是“证券公司+法务机构+会计机构”+企业为主,尤其是有一定的收入门槛、有一定盈利要求。但现在到了“都注册制了”的新时代,当企业没有足够收入、没有盈利要求都能IPO,这究竟应该怎么搞?以往券商在保荐的时候,可以管着收钱即可,如今还要通过一定比例的投资进行“同进同退”,这究竟应该如何是好?以往是只要发行了,再烂的股也有买家,如今要真正进入市场化的大熔炉,企业应该怎么办?

刚才我们交易所的老总也讲了,以后科创板上的企业IPO,最终实现的是让大家在公司里、在家里,通过电脑按一定方式操作、沟通以及相关程序,而不用找领导。那么,以后服务企业IPO的服务机构,在事实上一定会发生较大变化。如今,券商要与企业同进同退,先不论法务机构、会计机构在其中的地位作用如何,我觉得投资机构、咨询机构对促进企业IPO的作用会进一步上升。为什么投资机构的作用在提高?是因为企业的投资价值,不是估出来的、算出来的,而是企业干出来的、投资投出来的,可以让券商同进同退,更需要投资机构前置的价值预估。而咨询机构能够从产业发展之势、行业发展之率、技术创新之术、企业发展之道等角度,全面透视、提升企业的价值。

我们相信,资本市场的财富分配将会越来越注重价值的回归、越来越尊重企业价值的创造、越来越优化价值的分配,将以高成长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壮大为中心,让更多质优企业的价值在资本市场上绽放升华。为促进企业爆发成长与高质量发展,我们也成立了商业模式概念验证实验室,借助“打磨-风暴-链接”的机制服务创业企业,促进创业想法到公司、从死亡谷到瞪羚、从瞪羚到独角兽,最终走上资本市场。最后,祝愿更多瞪羚、独角兽们,借助资本的杠杆、资本市场的通道尽情绽放与升华自我价值,促进中国的自主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

推 荐 阅 读

5G热潮势不可挡,特色场景破局AI应用

杭州能否在互联网下半场笑到最后?

独角兽出没的“洞见训练营”,你敢来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