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域透视 | 无锡创新发展十大述评及全域创新之城发展取向

 GEI新经济瞭望 2021-06-24

编者按:作者在参与无锡创新发展研究中,提出了无锡创新发展十大述评;并结合不同层面“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战略研究,就无锡建设全域创新之城提出相应发展取向。

一、

过去创新发展评述

一是关于全域发展。经过改革开放第一个四十年的发育与成长,无锡成为依托县域园区经济发展堆积起来的亿万城市,不仅成为苏南模式以及新苏南模式的重要塑造,还成为“穿着马甲”的世界工场与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低端的工业基地。迫切需要以新型创新功能区从县域经济、工业经济、块状经济向城市经济、创新经济、生态经济等方向实现战略转变,打造全域创新支撑。

以2018年为例,无锡形成以机械、冶金、电子、纺织、石化五大制造行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五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在产业高级化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上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探索;这其中,江阴市实现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十六连冠”、蝉联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一,而宜兴十多年来一直位列百强县前十。
二是关于文化基因。无锡根植吴文化的商业基因而民间市场活力充足,在以往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凭借对市场的灵敏、对商业的推崇、对实业的敬业、对工业的工匠等朴素优点而在不同发展阶段实现了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但由于工业路径依赖与开放创新文化局限而难以高水平产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迫切需要以新思想驾驭新模式、以新模式架构新技术、以新技术衍生新业态、以新业态生成新产业,迫切需要打开国际视野、提高产业发展段位,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创造财富、分配财富。

如果说江南地区先后经历来江(长江)、河(运河)、湖(太湖)、海(面朝大海)四个时代,无锡作为吴文化的策源地,在明清时期从农业文明到商业文明过渡的太湖时代达到高峰,根植吴文化历来具有开拓创业、敢为人先、谦让和谐、崇文尚学、精致儒雅的精神,在明清时期凭借农产品商品化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萌芽阶段一举崛起;但后来当江南地区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上海后,更多地成为副中心城市。
三是关于产业发展。无锡作为中国近代以来著名的民族工业发源地以及商业中心,在起步发展、市场化改革、制造业腾飞、创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等不同阶段逐步生成了较为完备并出具规模的工业体系。但由于临沪制造的产业配套与产业跟随战略,产业缺乏根植性、离现代化经济体系发育具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抓住新兴产业发展的属性与规律,构建适宜城市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阶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与产业结构。

这其中,与上海产业配套较明显的产业是电子信息业、机械制造业、化工业和纺织服装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并具有较强产业跟随元素的新兴产业是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无锡与常州、苏州等地产业结构较为相似,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跟随发展一度发挥了无锡的比较优势,但从长期而言在产业原创、产业高端化上具有较大发展制约。
四是关于园区发展。在长期开发园区开发建设以及运营服务过程中,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形态、多县区覆盖的开发园区发展结构以及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运行体系,尽管这种发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不同地方与部门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但难以在战略层面、市级层面发挥资源配置、产业组织、协同创新的作用,迫切需要以新经济创新生态圈构建为核心,加快开发园区整合提升与进阶发展,形成全行的城市创新空间与结构。

在4600余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拥有60以上的各类开发园区,土地开发强度较高,但重磅的国家级园区较少,难以与苏州的三大园区(苏州工、苏高新、昆山)相媲美,有待加快整合提升以及优化布局。
五是关于企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凭借国家重点项目与生产力布局等拥有一批源头企业并形成家底。但这些源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与产业迭代中并没有涌现出具有持续引领的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更多的是依赖不同属性、不等规模、不同技术含量的企业支撑产业发展,尤其是在当前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以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比下有余比上不足”,迫切需要以创业式创新、大企业平台化、产业跨界融合、园区生态赋能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尽管无锡在中国企业500强、制造业500强、服务业500强、上市公司中拥有14家、30家、15家、138家,都位居江苏首位。但无锡与苏州、南京、杭州四大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在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方面,整体上出于劣势。其中,无锡分别拥有2064家、1家;苏州分别拥有5416家、3家;南京分别有3126家、9家;杭州分别有3919家、18家。
六是关于创新能力。无锡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初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创新体系,尤其是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工艺创新能力突出,在集成电路封装、干细胞应用、航空电子成套解决方案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国家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但整体上处于适应性创新、跟随性创新发展阶段,需要突出市场导向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向原始创新、引领性创新方向发展,将硬科技与软创新、厚创新与薄创新有机结合,打造国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长期以来,无锡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及申请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在发明专利授权量及申请量方面较为不足。与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典型工业城市宁波相比,发明专利授权量都有一定差距。以2017年为例,宁波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为5300余件,而无锡的为4800余件。
七是关于平台体系。在财政科技以及产业创新逐步加大投入支持下,无锡以科技服务业为代表的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并在环太湖周边地区集聚。但整体上偏后端产业化应用、中端中台能力不足、前端投入大效益少,导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高,迫切需要突出科技服务业在全域创新、创新驱动中的核心支撑作用,以科技服务带动科技创业、科技创业带动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带动新兴产业。

截止2018年底,无锡已建成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5家、新型研发机构31家。但整体上,科技服务业服务能力整体较弱、发育发展层级不高、与新兴产业培育匹配度不高,尤其与高技术制造业、搞技术服务业的协同关系尚未全面打通。
八是关于资源要素。经过改革开放第一个四十年的发展,无锡率先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源富集,人均GDP、地均GDP达到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成为国内集约型经济发展典范。但科教智力资源相对薄弱,缺乏科教智力资源密集的创新引擎与城市之核,迫切需要将科技、产业、城市、人口融合发展的战略平台与城市地标。

以2018年为例,无锡人均GDP达17.5万元/人,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地均GDP达2.47亿元/平方公里,仅次于深圳、上海、东莞、广州、厦门、佛山。人均GDP第二、地均GDP第七,充分表明无锡的产业层级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无锡人才密度较高,但人才增长率较低,城市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九是关于创新生态。无锡作为国家重要的制造业产业基地,从高技术制造规模初成、到高技术服务有待跃升、再到科技服务支撑,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创新生态。但整体上体现政产学研金介用的创新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体现产业链上中小由大中小企业的产业生态的发展,迫切需要构建产业跨界融合、企业协同发展、要素资源聚合、空间服务耦合、开放协同创新的新经济创新生态圈,以生态赋能加快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无锡在高技术制造领域,集成电路、“两机”等高端装备制造领以及其他先进制造业具有一定实力;在高技术服务领域,在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科技服务支撑产业业态创新与新新产业生成等方面,尚有较大的挖掘空间和发展空间。
十是关于政策体系。无锡不同部门不同园区或地区在促进科技创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等创新政策体系上,呈现出“人有我有,人有我多”的态势。但制约自主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及发展环境有待完善,尤其是自创区的制度创新平台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迫切需要以创新型服务政府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完善新治理结构,营造全新营商环境与创新生态。
二、
未来创新发展走向
站在改革开放开放第一个四十年到第二个四十年的历史拐点上,无锡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围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指引及要求,以“创业式创新”为基本发展范式,突出“新源头、新动能、新生态、新治理”高质量创新发展四大时代主题。

将企业家多最大的优势和民间资本充裕最大的资源相结合,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创造财富、分配财富。加快建立完善以硬科技创业为导向的新研发新转化、以新兴产业生成为目标的新梯队新高地、以创新生态赋能为核心的新服务新格局、以新治理为根本的新制度新机制。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科技服务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生态赋能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五个能力,深度促进科技与经济、产业与金融、产业与产业深度、科技与地区四个深度融合,全面实现“新创业-新研发-新转化”、“高新企业-未来产业-创新园区”,“科技服务-开放合作-创新氛围”以及“创新治理-资源配置-制度安排”的高校循环,加快形成产业跨界融合、企业协同发展、资源要素聚合、空间服务耦合、开放创新合作的新经济生态圈。

最终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与新时代活力的创新生态与新兴产业组织体系,加快建成全域创新之城,探索具有地区特色、新时代活力、高质量发展的自主创新之路。

——新源头活力涌现。强化“垂直创业-逆向创新-精益转化”有机结合,进一步将软创新与硬科技创业相结合、突出研发创新转化一体化垂直创业,坚持以“产业导向的研发方向、市场运作的枢纽平台、企业主导的伙伴计划、政府引导的组织方式”为代表的逆向创新模式,坚持专利技术产品化、技术服务专业化、专利技术资本化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创业源头、创新源头、转化源头“永动机”作用。

——新动能爆发成长。突出“高新企业-未来产业-创新园区”三大新动能,加快形成以“新业态创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高科技大公司”为代表的爆发式成长企业梯队,促进产业数字化、园区场景化、创新生态化相结合,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国际引领、国内辐射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区域地标,不断提升企业协同发展、产业跨界融合、区域平台赋能水平,促进产业发展模式、企业发展模式、园区发展模式协同演进。

——新生态赋能加持。突出“科技服务-开放创新-环境氛围”循环,加快形成以科技服务带动科技创业、科技创业带动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以内向国际化高端链接、外向国际化高端辐射加快拓展开放创新新局面,建立完善适宜自主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发展环境与文化氛围,探索生态赋能型组织方式与发展结构。
——新治理结构优化。政府加快成为创新生态顶层设计者、建设者、维护者,加快从第二方科技行政服务向第三方创新服务集成、第四方新兴产业组织方向发展;将企业主导的市场资源配置、产业主导的全球资源配置、政府主导的跨行政系统配置资源相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建立完善“点、线、面”结合的新经济制度,破除制约自主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完善促进自主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符合新经济形态与新经济模式发展规律的制度安排。

推 荐 阅 读


新经济地理与产业创新生态

区域创新文化腔调与产业创新迭代
以第三代创新功能区带动区域崛起与全域创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