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企业专业化众创空间五大发展机制之一:产业跨界融合

 GEI新经济瞭望 2021-06-24

大企业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实现平台化转型,主要受到5个维度的核心要素驱动:一是产业跨界融合,驱动大企业突破边界;二是创新生态不断进化,驱动大企业从自我发展模式走向共享、共创模式;三是平台型企业在新经济时期的崛起,倒逼大企业转型升级;四是科技技术革新颠覆,赋能大企业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五是“双创政策”优化升级,引导大企业孵化服务升级。

产业跨界融合,驱动大企业突破边界探索新业态、新模式

产业跨界融合,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消费市场升级共同催生的新型产业组织方式,更是我国新经济发展最为显著和关键的特征之一。产业跨界融合之下,产业原有的边界消弭,不同产业间的要素和资源通过要素重组、相互渗透、边界消融、加乘借力等方式,探索出新的业态和模式,推动各参与主体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企业自带平台属性,其以平台集聚的流量和数据资源为基底,在信息化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推动之下,率先实现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并构建出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BAT等互联网巨头,以传统的网购平台及互联网社交服务平台为立足点,不断向周边产业扩展,催生出了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如,“新物流、新交互”支撑下构建的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零售新业态——盒马鲜生;通过大数据技术及互联网平台将一对一租赁提升为全民共享等级的共享租赁产业——摩拜单车;以视频直播技术赋能传统线下教育,开创在线教育新模式——猿辅导、VIPkid等。

部分传统大企业为寻求转型升级,成为跨界融合的首批“试水者”,并催生一大批具备新经济属性的新业态、新模式。平安集团跨界金融科技,以科技赋能金融发展,打造金融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平台——陆金所、壹账通;传统商超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打造新零售时代的新物种——永辉超市。

图:产业跨界融合带来的新业态、新模式

产业跨界融合,之于传统产业/行业而言是“产业边界消融和资源要素流通边界的突破”。传统企业突破边界,需抛弃原有的发展模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赛道,跨界变革风险和机制试错成本的激增是其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专业化众创空间具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试错成本等核心优势,成为大企业“破界”成功的关键之道:专业化众创空间能有效克服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障碍,使资源和生产要素更好地配置到特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上,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专业化众创空间作为大企业创新的战略措施,脱离了原有企业内部管理框架,帮助企业多条赛道赛马,同时降低企业试错成本,是企业践行开放创新理念的平台、解决创新探索失灵的制度设计。

专业化众创空间,在本质上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组织模式。

在经营模式上,要求“原有割裂式多业务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多业务全面联动经营模式”。传统企业在经营多条产业线时,业务部门间的信息和资源“孤岛林立”,各业务间缺乏可持续的联动机制,企业内部集聚的多业务价值难以叠加融合,阻碍新业务价值的挖掘和增长点的培育。产业跨界融合之下,大企业需对自身的经营模式进行改变,将原有割裂的经营体系整合为联动运营生态体系,在联动的经营机制之下,业务与业务之间的资源投入和价值产出可以相互衔接和转变,不同市场的需求可以有机整合,通过内部的原业务体系的跨界协作和对接,在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同时,发掘出新的市场机会。

在组织模式上,要求“垂直封闭模式”转变为“平台化生态模式”。在新经济时代,传统大企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其垂直的管理结构、协调和决策审批步骤呈现出复杂化趋势,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导致企业内部各单元独立性较强,与外部其他公司关联度不高,企业缺乏跨界整合资源的能力。平台化组织模式能够缩短价值链、促使各类要素资源在内部各单元自由流通和适配,从而激发出贴合新的市场和场景需求的新业态和新产品。同时平台型组织模式可进一步推动平台型商业生态的构建,帮助企业通过“去中介化”、“去中间化”,利用平台直接连接消费者、供应商、合作者多方进行跨界资源的整合,挖掘增长亮点,提供用户整体解决方案,使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本文节选自长城战略咨询企业研究报告总第346期《新经济时代大企业转型破局之道:大企业专业化众创空间》(2020年2月出版)。

推 荐 阅 读

 
 

长城智库|徐苏涛:大企业平台化是双创“升级版”的重要突破口

企业发展 | 赋能、分享、服务:平台化转型助力传统大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专业化众创空间,探索大型央企平台化转型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