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没假期!

 昵称75937929 2021-06-24

国庆放假,但是腾讯这个假期一点都不清闲,确切地说,从9月29日就开始忙了,有媒体提前曝光了腾讯筹划组织架构升级。

9月30号,公布重大组织架构调整“7变6”;

9月30日,和高瓴资本战略投资名创优品10亿元;

10月2日,腾讯音乐向美国SEC递交IPO招股书;

10月3日,3.176亿美元现金投资B站,持股增至约12%;

10月4日,和私募巨头KKR以1.75亿美元投资菲律宾金融科技公司Voyager;

10月5日,连续第19个交易日回购股份;

10月8日,连续第20个交易日回购股份。

腾讯“腾云”

今年以来,文字工作者们非常关心腾讯的未来,十分关切地表达了《腾讯没有梦想》、《谁在杀死腾讯?》,似乎朋友圈里各位“老师”都成为了“诊断腾讯”的高手,比3Q大战时还要忧心忡忡。

文字大师们每天都在用微信聊天、朋友圈看信息、刷微信支付、打《王者荣耀》,一边享受着福利,一边在奋笔疾书:不行了不行了,这得改真要改,好像腾讯是自己创立的一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腾讯马上要嗝屁了。你行你上呀!

大师们一直在说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要说到具体怎么改的时候,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了。动动嘴皮子、玩玩笔杆子可以,真到动刀动枪了,就沉默是金了。没见过真的腾讯,朋友圈里关于腾讯的假设说多了,人们还真的以为腾讯就那样了。

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是技术也是艺术,是需要时间来打磨的学术问题。9月30日,小马哥一锤定音,改变!

腾讯组织架构 “七变六”,在原有七大事业群(BG)的基础上重组整合,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重组后六大事业群是: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腾讯之前的组织架构分为七大事业群,分别是:TEG技术工程事业群、CDG企业发展事业群、IEG互动娱乐事业群 、SNG社交网络事业群 、WXG微信事业群 、OMG网络媒体事业群、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

说了这么多,客官们估计也没看懂。没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云业务重要了,To B端的企业市场重要了。近几年,其实国内外的科技巨头都在云端争霸,国外有亚马逊、微软、谷歌、苹果等,国内有阿里巴巴、华为、天翼云等都在捣鼓这件事。有一个外在现象很好判断,谁在各大机场的广告比较大,说明真有钱投入到云端。

微软在苹果横空出世那几年,被打得落花流水,一下子找不着北了,后来印度裔的CEO萨提亚·纳德拉提出了Cloud First Mobile First的作战方针,不再躺在Windows在消费者端的温柔乡,转战B端给微软的发展迎来了春天,这三年来股价不断攀升,如今市值达到约8600亿美元。

微软此前大多专注于C端,腾讯也是。13年前的2005年,腾讯进行自己历史上的第一大变革,BU化,即“业务系统化”,以产品为导向。

2010年3Q大战之后,腾讯组织了一场为期大半年的诊断腾讯的沟通Panel,从深圳到九寨沟,从杭州到三亚,浩浩荡荡的专家团队各抒己见。在6年前的2012年,腾讯进行了BG化,,即事业群制,把对等业务合并在一个部门,方便统一体系内产品协调资源,快速创新和迭代。那两次变革之后,腾讯脱胎换骨,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面旗帜。

腾讯在3Q大战之后,组织内部做了一份在IT圈还蛮小资蛮有格调的内刊,叫做《腾云》。“腾云”这个名字起的好,腾讯本来就有腾云的本领。

如今当腾讯打开自备的20周岁”生日礼物“时,第三波浪潮正在兴起,而属于腾讯的”筋斗云“就在里面。

终于有一天,生意会修到七环

9月30日,其实还发生了一个低调的新闻,名创优品宣布获得腾讯和高瓴资本战略投资10亿元,这是名创优品自2013年创立以来第一次外部融资。

“十元店”是不少人给名创优品打的标签。名创优品的老板是叶国富,湖北人,也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女生用品连锁店“哎呀呀”的老板。名创优品看起来很日式和风,其中绝大部分商品都是Made in China。

92年的涛哥很喜欢miniso这个牌子,特别是当他说出miniso这个英语名字的时候,发音中有种高级感,不知道的人以为这是个外国品牌,但其实这就是名创优品的英文名。特别是当涛哥在日本街头见到miniso的时候,从心里发出由衷的敬佩,“这是国际名牌呀。”

95后小静认为名创优品“物廉价美”,比如梳子、装沐浴液的瓶子、装杂物的小篮子、收纳盒、坐垫、坐飞机用的U形枕等等,这些东西其实对于品牌的认知并不强,小静说“这些东西无所谓山寨不山寨,反正很好看,而且不贵,质量也不错。”

有些人像小静一样,不在乎这是否山寨,但是有些人却觉得miniso有点山寨。

10年前,叶国富的“哎呀呀”用几块钱的小饰品起家,在线下迅速捕获了无数小镇女生的芳心,如今,他再次抓住线下零售崛起的商机,用"优质、创意、低价"理念,打造一家时尚休闲生活百货零售商,再一次抓住了少男少女的心。

国庆期间,一篇名为《藏在县城的万亿生意》的文章在朋友圈引起了不小的共鸣。其中提到一个概念:

大多数中国的民营企业,都有山寨或Copy的前身。从短期生意来看,这是一条借船出海的捷径,从长期生意来看,我们需要花数倍的精力去思考长期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但第一步往往是暴力的。

“低价”是最简单暴力却最有效的手段。拼多多的崛起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百事可乐经过三次破产之后,最终还是靠低价打开了局面。三星不是第一个做手机的,却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耐克也不是第一个做鞋子的,却让运动鞋卖到了全世界。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00多个城市,2856个县,41658个乡镇,662238个村,广阔空间,大有可为。这就是为什么“五环外的生意”会成为今年的热词;这也是为什么拼多多、趣头条等坚持要把生意下沉到三四五六线的小地方

腾讯2017年在新零售领域“猛踩油门”,一年内投资了永辉超市、步步高、家乐福、海澜之家等多家零售企业,如今又多了一家名创优品。

对于投资新零售的意义,腾讯掌门人小马哥是这么说的,腾讯投资新零售看中的点是希望微信用户与线下实体商铺连起来:

“这里面就有很多利益商机,包括云计算未来的发展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连接得好,还有广告收入,未来会用数字化方式在社交体系里投放广告,这意味着我们的广告收入也会增加,腾讯做的是连接。”

岳云鹏唱过一首《五环之歌》,让人印象深刻↓

五环 你比四环多一环

啊 五环 你比六环少一环

终于有一天 你会修到七环

修到七环怎么办

你比五环多两环

终有一天,互联网的生意也会修到七环的。

惊了!腾讯音乐估值逼近网易?

腾讯音乐的员工这个假期估计都在上班。9月底部分人马刚从敦煌回来之后,马上就投入了上市招股书的相关工作。

10月2日,腾讯音乐递交招股书。数据显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乐娱乐平台,8亿用户,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是中国移动音乐app市场排名前四的音乐产品,国内外版权合作方超过200家。

招股书这种东西,就是把你扒干净了给别人看,包括收入多少,赚了亏了,金主是谁,有钱没钱,基本上一目了然。成为公众公司之后,就要接受众目睽睽的洗礼,就算以前再怎么吹牛,一旦提交了招股书,就要老实了。

在固有印象中,在线音乐市场是这么个形象的:

1,烧钱抢市场的主儿,大多数在亏钱;

2,用户都习惯听免费音乐,没有付费习惯。

从财务数据来看,腾讯音乐会颠覆你的第一个印象。

搞艺术真赚钱,也真烧钱,而腾讯音乐真心有钱,而且赚大钱还舍得花,去年买版权就砸了3.5亿美元外加1亿美元股权买下环球音乐独家版权。

2018年上半年腾讯音乐总营收为86.19亿元,相较于2017年同期的44.85亿元,同比增长92%。这一数字也是2016年腾讯音乐全年总营收的近两倍,2016年、2017年腾讯音乐总营收分别为43.61亿元、109.81亿元。

2018年上半年调整后利润为21.12亿人民币,而2017年上半年调整后利润为7.32亿人民币,2018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189%。

腾讯音乐的收入主要来自在线音乐服务和社交娱乐服务。2017年,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为31.49亿元,同比增长46.9%,社交娱乐服务收入78.32亿元,同比增长2.5倍,占比分别为三七分。2018年上半年,在线音乐服务和社交娱乐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9.6%和70.4%,还是三七分。看来还是腾讯最拿手的社交赚钱,收入主要来自虚拟礼物、会员增值等。

不过,关于付费的印象,还是遵循了普遍规律,需要进一步培育市场。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的付费用户群从2017年第二季度的约1660万增长到2018年第二季度的2330万,付费用户占比3.6%,而2017年中国在线视频的付费率已经达到22.5%,在线游戏的付费率达14.1%。

虽然没有公布最终融资额和相关发行价格区间,但有报道预测腾讯音乐估值在250亿-300亿美元,这一估值已经逼近网易280亿美元的市值。着实有点惊讶!

想起之前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在音乐版权问题上掐了好几轮,腾讯音乐现在一定在翻白眼:小兔崽子不识抬举,大爷我是你老子级别的!

造船出海东南亚

10 月 4 日,腾讯投资了菲律宾的金融科技公司Voyager。Voyager是菲律宾电信公司旗下的金融科技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可充值的点子账户、零售电子支付、点对点付款、网贷以及信用评估。这个交易没有引起多少波澜,不到两亿美金,对于腾讯来说,确实微不足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两位巨头,近几年已经把触角不断向东南亚市场延伸,正面竞争的场景应该会很多。

陶大哥这几年经常飞东南亚,TA对于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在印度、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的布局十分了解。陶大哥正在筹划写一本中国互联网企业出征东南亚的著作,书名暂定《造船出海东南亚》。(陶大哥说让犀利君一起写这本书,有点受宠若惊!)

陶大哥说,东南亚有6.2亿人口,1.6亿互联网用户,由于华人数量庞大,也是中资出海最容易切入的点。

提起菲律宾,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在香港的外劳市场,菲佣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真实的菲律宾是什么样的呢?

前两个月,陶大哥去了一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陶大哥说,菲律宾跟印度十分类似,狭长的街道、拥挤的人潮、窜来窜去的摩托车,还有那拖着长长尾音标志性的菲律宾英语。

菲律宾有过亿的人口,66%的人没有任何银行账户,90%的人没有信用记录和信用卡。尽管人均GDP较低,但70%的GDP是由消费拉动,整个国家23岁以下人口占60%,人口红利巨大,年轻人有消费需求,也很敢花钱。于是,在菲律宾的很多公司,一个月会发放两次工资,甚至一周发一次工资。

马尼拉打车 陶大哥摄

在马尼拉街头,陶大哥看到,不少年轻人都是人手一部手机,他们知道Jack Ma,他们期待未来能像中国年轻人一样,扫码支付、在线约车、吃上外卖。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在电商平台Lazada上网购。

“他们消费很频繁,买东西都是一小包一小包买,手机电话充值经常充个5块10块,过两天又再充。对于移动支付来说,这都是非常好的场景,小额高频。”陶大哥说,正因为如此,当地版“支付宝”GCash近一年时间整体的用户数已经翻了三倍超过800多万,交易的规模也已翻倍。

菲律宾最大的电子钱包GCash是菲律宾另一家运营商Globe Telecom的数字金融公司Mynt旗下的产品,Mynt和腾讯投资的Voyager类似,也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支付、转账以及贷款服务。2017年2月,蚂蚁金服和Mynt达成战略合作,蚂蚁金服和Globe两家占股45%,菲律宾第二大企业集团Ayala占股10%。从去年10月开始,GCash在当地也开始落地扫码付。

马尼拉少女 陶大哥摄

这些年,腾讯在东南亚的脚步也在加快。

2016年12月,腾讯在东南亚推广免费音乐流媒体服务Joox;

2017年1月,腾讯与泰国企业Ookbee成立合资公司,提供内容平台服务;

2017年5月,腾讯与KKR投资印尼的摩托车网约车公司Go-Jek;

2017年5月,腾讯投资音乐社交软件开发商 Smule;

2018年10月,腾讯与KKR投资菲律宾金融科技公司Voyager。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金融科技去年5月推出一款小众的跨境汇款产品“We Remit”——专门为17万香港菲佣而设计。在近日2018 Spikes Asia亚洲戛纳创意节中,该产品获得了Mobile Apps类全场大奖。这是近五年來,中国创意在国际级创意大奖上的首个Grand Prix等级的至高荣誉。

腾讯的强项在于社交和游戏,当然也不能忽视腾讯的投资力量,腾讯投资的企业一个接着一个在这两年频繁上市。微信支付在国内以后来者居上的态势曾经一度威胁到支付宝的地位,而如今,腾讯进军菲律宾移动支付市场,相信不久的将来,Voyager和Mynt将会正面对抗,这样的竞争也会更加精彩。

加码B站,欢迎来到00后大本营

10月3日晚,B站和腾讯控股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协议,腾讯控股将对B站进行共3.176亿美元现金的投资。这轮增资,腾讯对B站持股比例约增至12%。受此利好影响,B站股价当天开盘涨超15%,最高涨16.15%,报15.46美元。市值达到40.02亿美元。

说到B站,很多人会用二次元去定义它,但究竟啥是二次元,我们也说不清楚。有人说B站是Z世代的代表,说的直白点,我更愿意把B站看作是00后的后花园,是00后的快乐大本营。至于腾讯为何加码投资B站,犀利君认为,说投资理论,不如直接带你认识B站。

这是上市直播中,弹幕刷屏的B站↓

这是上市敲钟时,B站8位UP主:咬人猫、墨韵、高佑思、茶理理、LexBurner、渗透之C君、吃素的狮子、西四,以及带头套的小电视人↓

这是让雷军式Are You OK爆红的B站↓

这是让UP主“手工耿”展示沙雕手工作品的B站↓

据说可以极大的震慑小偷,没想到吧.jpg,打电话起来也很酷.jpg。

有人说,看不懂B站。隔代毕竟有代沟,上一辈看不懂的,或许正是新一代的创新。2018年7月,B站活跃用户数进一步增长到9812万。有人说,互联网是年轻人的世界,年轻人在哪里聚集得最多,那里就是最富有活力和创新的平台。

犀利哥更愿意用《麦田守望者》中一段话来描述B站: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7亿港币的回购

最后来说说大家都关心的腾讯股票。

国庆期间,港股没有休市,腾讯连续回购股份,从9月7日开始,截止10月8日,已经是连续20个交易日回购,总耗资超过了7亿港币。不过,近期全球的证券市场行情都比较低迷,腾讯的股价也处于一个地位,目前处于300港元之下,是近一年来的低位。腾讯股价曾在今年1月份攀升至历史最高475.60港元。

薛老师和阿潘是腾讯股票的长期持有者。薛老师在行业约20年,几乎是看着腾讯长大的,他一直看好腾讯,早年就买入腾讯股票,颇有收获。在微信横空出世的近几年,薛老师再度购入腾讯股票,去年看到腾讯对于新零售的加码以及游戏等各项业务的发展,他继续加仓,目前仍持有腾讯股票。

阿潘以前就热衷购买港股,因为每年的分红还不错。这两年他十分看好腾讯,果断买入。阿潘为人勤奋好学,很乐于跟达人和业界精英交流投资心得,他认为腾讯作为粤商的代表,具有低调务实的风格,而且管理层的执行力值得信赖。目前腾讯股价处于振荡周期,阿潘有点小紧张,不过他坚持看好腾讯的未来。

腾讯上一次回购还要追溯到2014年年中,当时只回购了1次,而大规模回购则发生在更早的2013年3月下旬。

在2013年3月至4月,腾讯14次出手回购,累计回购664.3万股股份,回购金额14.26亿港元,其中9次回购金额超1亿港元。彼时,腾讯因业绩增速放缓,股价一度跌至46.70港元。而在2013年4月12日结束回购后,腾讯股价在此后一年涨幅达110%,股价不断创出新高。

很明显,腾讯的这次连续20日大规模回购是想表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认可,以此来提振市场的信心。

不仅仅是腾讯,截至9月25日,9月份已有73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购,总计回购金额约30.6亿港元,单月回购公司数创年内新高。而截至9月底,今年以来港股已有164家公司出手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超238亿港元。

犀利财经从普华永道方面了解到,2018年上半年,中国TMT企业IPO数量锐减,共有26起IPO,环比下降47%;融资金额578亿元,环比上涨15%。分板块来看,在上半年26起中国TMT企业IPO中,12家中国TMT企业选择在香港及海外上市,占46%,此外31%选择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而选择在主板及深圳中小板上市的占比各为15%及8%。就各板块融资金额而言,主板以288亿元融资额领先,占上半年总融资金额的一半。选择香港及海外上市的12家中国TMT企业共获208亿元融资,而深圳创业板和中小板分别获51亿元和30亿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