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完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许纯祯

 木匾 2021-06-24

回复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即可获取资源

第一章 绪论

一、 思考题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 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3.经济学能否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经济学研究能否保持“价值中立” 原则?经济研究是否需要价值判断?

5.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取向能否妨碍西方经济学家正确认识经济规律?

参考答案:

一、 思考题

1.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性问题引起的, 没有稀缺性, 就没有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概念。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

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 人的欲望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 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 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 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 源与人们的欲望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是稀缺性。

由稀缺而产生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 竞争性的和生产 性的资源

在现在和将来、 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 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 这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问题。 第一,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就是说,在可供选择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哪些种和生产的数量是多少?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太多,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必然会减少。 社会是以怎样的次序和什么样的机制来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 第二, 如何生产?即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物品? 是用蒸汽还是用水力或原子能发电?多用劳动少用资本和土地, 还是恰恰相反?生产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怎样区别一种生产方法是高效率的还是低效率的?第三, 为谁生产?

即社会总产品以何种尺度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和家庭?谁得什么得多少?为什么穷人仅有一点点, 而富人拥有的太多? 这种分配是公平的吗?由稀缺性而引起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 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 最大限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 这是关于经济效率问题。

“经济” 这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效率、 节约和避免浪费。作为一门研究经济的学问, 经济学研究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同样的满足, 或以同样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满足。 如果社会能以更便宜的方法生产, 这意味着这个社会将生产更多的产品和劳务, 从而得到更大的满足。西方经济学认为,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 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 每个经济社会都面临很多经济问题, 但西方经济学认为, 任何社会——不论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 也不论它处在什么历史年代——的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事实或矛盾, 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 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基本矛盾, 因此便产生了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 产生了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从根本上说, 经济学是与稀缺性进行斗争的一门学问。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并没有摆脱稀缺性, 这是事实。但是, 稀缺性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吗? 第一, 事实上, 自然科学已经证明, 潜在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 自然资源的稀缺实际上反映了人还没有充分利用无限的自然资源, 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人还不具备利用无限资源的充分知识。 第二, 不能把人类历史的特定时期(商品经济)的特定阶级(资产阶级)的欲壑难填的贪婪之心当作既定存在的事实, 或者当作自然的合理的现象, 而以各种手段刺激或助长其无限膨胀。 人的需要不仅仅是个生理的范畴,还具有社会的内容。道德、理想追求、教育、文化素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人的需要。因此,解决资源稀缺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矛盾的关键在人本身, 在于人的智慧、 能力的解放。

2.答: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 范围的不同, 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构成整个经济制度的各个经济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 研究这些单个单元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 由于这些决策是市场上或通过市场进行的, 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及其变动对各个单位的经济决策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的价格机制、 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通过分析各种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过程, 考察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找到实现稀缺资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径。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 分析的是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是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问题, 它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决定过程, 分析经济不稳定的原因, 探索实现整个社会生产能力长期稳定增长的方法和途径。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稀缺资源的节省和提高经济效率, 达到社

会福利最大化, 区别主要在观察同一事物的角度不同。微观经济学代表由下而上的视角, 而宏观经济学代表由上而下的视角。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就好象森林和树木之间的关系一样。宏观经济学好比研究一片森林的构成、 性质和变化, 而不去考虑一棵棵树木。而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森林中的个别树木的性质和特点, 在考察时以森林的状态不变为假定前提。 如果要对整片森林有充分的认识, 则这两方面的研究缺一不可。

尽管西方经济学强调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但目前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

中的矛盾、 不一致性是相当明显的。首先, 这一理论体系中的两个组成部分缺乏有机的联系。微观经济分析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而展开, 而宏观经济分析是以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而展开的, 这两个核心理论没有内在联系, 这就是说, 这两个组成部分是互相脱离的:价格理论不能运用于宏观, 而宏观分析则缺乏它的微观基础。其次, 这两个组成部分的结论是互相矛盾和互相否定的。微观经济学强调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自发地调节经济活动, 可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 因此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预是不必要的。宏观经济学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 否则自发的市场调节不能有效运转。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由两个针锋相对的学说体系拼凑而成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 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

3.解答提示: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直接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 法。当然可

以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但问题是经济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吗?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开始, 西方经济学一直存在着一种企图, 即企图把经济学变成一门像力学一样的超阶级、 超现实、 超历史、 超社会的“纯粹的科学”。这种将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完全混同的做法遭到非主流经济学家的批判。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 无批判地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现象是不适当的, 他用“科学主义” 一词去形容经济学对物理科学方法的盲目模仿, 将其称之为经济科学的“弄虚作假主义”, 认为它不可避免地忽视了社会现实的一些关键因素, 诸如感觉、 目的和预期。

其他章节关注公众号获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