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重上市获批,小鹏汽车有望抢先一步“回港”吸金

 每日汽车观察 2021-06-24
小鹏汽车有可能成为新造车中首家实现在美国和香港双重上市的企业。

文/宋双辉

年初市场传闻的“蔚小理”回港上市有了新进展,6月23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小鹏汽车已经通过港交所聆讯,摩根大通和美银为此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


如果进展顺利,小鹏汽车将成为“蔚小理”三家中首先完成回港上市的企业。

2018年,蔚来在美国IPO,成为新造车中首家赴美上市的企业,2020年7月和8月,理想和小鹏也相继完成在美IPO,“蔚小理”在美股会师。


今年3月初,外媒报道称三家新造车都计划今年回港上市,共将筹集50亿美元资金。随后蔚来和小鹏均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对于“蔚小理”来说,回港上市的最重要目的还是筹集更多资金,来满足技术研发和渠道扩张所需的资金需求,更好地应对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残酷竞争。


在小鹏汽车的聆讯资料中透露的信息显示,除了现有的G3、P7和P5车型,小鹏还将在2022年推出一款全新SUV车型,该车具备高级自动驾驶系统,与P7同平台,价格区间可能介于P7和P7鹏翼版本之间,即30万元区间。

眼下,缺钱依然是新造车的最大难题。

2021年,“蔚小理”均已实现了毛利率转正,但是三家依然处于亏损状态,还无法实现自我造血。以小鹏汽车为例,2020年全年净亏损27.3亿元,今年一季度净亏损7.87亿元。


而且目前美股市场中的中概股面临很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在香港上市能够对冲风险。

去年8月小鹏汽车在纽约上市后,股价一度大涨381%,飙升至72美元/股,不过随着汽车行业格局变化,加上芯片短缺危机的影响,美股的新能源汽车股今年以来股价不断下滑,小鹏的股价已累计下跌44%,目前每股41.62美元。

此外,在香港上市也能借助港股通和沪深通的开放来吸纳更多内陆投资者的参与,帮中概股打通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改善负债情况。

去年以来,不少中概股选择在港股二次上市,包括京东、网易、哔哩哔哩都已经完成了回港上市。


不过不同于这些中概股的二次上市,小鹏汽车这次选择的是双重上市。因为二次上市要求发行人必须已经在另一家交易所拥有至少两年的良好监管合规记录,对于去年才在纽约上市的小鹏而言,不具备二次上市条件。

双重上市意味着小鹏汽车面临更严格的上市过程,需要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共同监管。

目前港股中新能源汽车股并不活跃,只有恒大汽车和比亚迪两只股票,接下来随着小鹏、蔚来加入,港股的新能源汽车股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