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海拾珍丨程邃刻“竹楼”

 白鹭吟 2021-06-24

图片

刊头题字:辛尘

15

图片

人生路上,茫茫人海,我们所遇到的大多数人只是一个观众,旁观者看着你起起伏伏,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成为你的知己,所以说有知己的人生是幸运的,得一知己,足以慰风尘;没有知己的人生是遗憾的,知音少,弦断无人听。

图片

清代篆刻家程邃,早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才俊。曾拜华亭名士陈继儒门下,为人诚实正直,品质端悫,崇尚气节,因此对于结交什么样的朋友非常严苛,喜欢结交布衣之士,而当时正值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阮大铖、马士英等奸党同流合污,他们想招程邃为幕下,程邃果断拒绝,后来这两人掌权后,恣意报复程邃,程邃乔装出逃,才躲过一劫。

图片

程邃画像

程邃篆刻师法何震、文彭诸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派,但他以诗文书画奔走天下,偶尔才会治印一方,而且他不轻易为别人刻印,若果有人向他求取一方印,要么是过几个月才能得到,要么是过几年才能得到,有的甚至根本得不到,印学家周亮工跟他交往三十多年,他得到的印才不满三十方,可见程邃这人确实刻印刻的少,目前,流传下来的程邃真迹应该不满十枚吧。而其中最精彩的是为杜睿刻的一方“竹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印文:竹楼

作者:程邃

尺寸:2.7x2.7x4.4cm

年代:1652年

边款:茶村社友构竹楼于蒋山之麓,方巾布服,傲啸其间,盖有其志也。壬辰春程邃。

这方“竹楼”是一方朱文印,其篆法主取大篆,“楼”字右部又是小篆字法风格的,合大小篆于一炉,线条圆浑苍涩,虽然没有猛利的崩碎,但是也不求光滑秀润,古味十足,印边用了古玺印才用的粗边,布局空灵自然,用刀残破之处有似断似连的含蓄,印面四个角呈磨损圆弧之状,边款也做了残破处理,与印文形成统一,淳古苍雅,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

1652年,程邃四十七岁,杜睿四十一岁,两个人住的非常近,都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份坚守,宁可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也不愿意改变,而且两个人都是以诗名世,志同道合,互相都懂得对方心之所想,他们之前的感情非常深厚,互为知己,从边款上就可以看得出。

程邃是康熙三十年去世的,杜睿是康熙二十六年去世的,可以说两人的生卒年月几乎差不多,遗憾的是能够记录两人情谊的遗物只有这一方印,但是幸运的是两人能够相遇相识,共同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得一知己,也不枉来这人间一遭,您觉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