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子豪:布衣与贵族的博弈

 忧郁的妖精 2021-06-24

前情

第47集 新纸上谈兵:博弈

布衣与贵族的博弈

夏子豪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三个“最”,留给后人太多的遐思。这场战役带来的最大震撼,就是赵军40万降兵被坑杀,开创冷兵器时代中外战争史上单场战役死亡人数之最,即便在炮火连天的现代战场上,也是骇人听闻的。 

《新纸上谈兵:博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宏大壮阔而波云诡谲的战争画卷。过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先是赵国统治阶层鼠目寸光、利令智昏,接受了冯亭的“好意”,从秦国这只“恶狗”嘴里夺走了上党这块肥肉,赵国于是被卷入这场堪称灭顶之灾的大战。战国时期综合实力拔尖的两个大国,皆以举国之力投入战斗。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场诸侯国之间的领土之争,甚至直接改变了中原局势的走向。大战过后,原本唯一可以与秦国匹敌的赵国元气大伤,这个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建立的军事强国,转瞬间土崩瓦解。秦国统一进程中最大的绊脚石被扫除,天下局势几近明朗。

这里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纸上谈兵。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

战争过程史书上记载得很详细,笑李飞叨也进行了生动的阐述,我们就不再赘述。深挖战争背后的历史真相和时代意义,看似两国之间你死我活的较量,其本质却是秦国的布衣政治与赵国的贵族政治之间的博弈。

秦自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定法典、开阡陌、兴水利,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国力日盛。商鞅变法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为平民进入上层打通了通道。

在长平之战中功勋卓越的秦国国相范雎、战役总指挥白起,皆是平民出身。一路摸爬滚打出来的能臣、名将,在外交策略、军事部署方面,皆可圈可点。

先说范雎,在魏国受尽屈辱,险些丧命,入秦后帮秦国制定对内“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对外“远交近攻”(斗争重点放在近旁的韩赵,对较远的齐燕暂置不顾,稳住楚魏)的策略,兴修褒斜道(越秦岭,通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巧施反间计助力长平……在秦国实现统一霸业的征程中,范雎功不可没。

再说白起,出身平民,靠累积军功授官封爵,在长平之战前即功成名就。白起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七十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全歼魏韩二十四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三次伐楚之战,共歼灭三十五万楚军。巧用水攻,攻陷郢城(楚八百年国都),致流放汨罗江的屈原悲愤投江。白起令山东各国闻之色变,被称为“战神”“人屠”。《千字文》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而反观赵国,国相是平原君赵胜,司马迁评价其为:“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之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再看赵国的统帅赵括,只因是名将之后(其父是赵奢,阏与之战中大败十万秦军),即便缺乏战争经验,也能平步青云,被空降成主帅。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生前曾预言:“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病重的蔺相如曾极力劝谏赵王:“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如此一来,这位备受瞩目的年轻将星后来成为赵国的丧门星也就不足为奇了。

秦国在长平之战中获胜,不仅得益于军功爵制催生出的虎狼之师,也得益于清明的政治制度和雄厚的经济支撑。

当时的秦国,法令严明,干部清正清廉,政府办事效率极高,官吏没有结党营私、受贿卖公、巧立名目等现象。而山东六国,还是贵族政治,依靠血缘关系而不是法令来维系官僚体系。那些子承父业,无功受禄的贵族子弟,世代担任朝廷要职,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荣誉之上,这样的国家,不败才怪!

当时的秦国,在农业、经济、法律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水利工程不断修建,耕地面积日益扩大。秦公一号大墓(昭襄王墓)考古证明,秦当时在“战国七雄”中,最早拥有了铁制兵器、铁制农具。

专家还考证了,长平之战前,赵国虽然在军队总数上和秦国不相上下,但赵国的经济实力却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以至于相持三年后,赵国出现严重的粮荒,向齐借粮而不可得,赵王这才饥不择食、临阵换将,以主张“出击决战”的赵括,替换下“坚守不出”的老将廉颇,已为胜负预埋下不幸的种子。

长平之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历史用这场战争深刻地诠释了“平民的胜利”——白起、范雎等布衣出身的大秦将相,用实力将赵国的贵族子弟平原君、赵括等狠狠打脸。《三国志》里有句话: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意思是功绩有人才方能建立,事业有人才才能发展。英雄不问出身,只有任人唯贤,才能广纳人才,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刊发于2021.6.25《劳动时报》三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