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疼痛康复:基层和民营医院发展弯道超车的法宝

 秋原劲草 2021-06-24
疼痛康复科

疼痛是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以及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长期电脑操作、伏案工作、玩手机、开车等不良姿势,导致颈肩腰腿痛发病率进一步升高,并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不愿忍受疼痛的折磨,它不仅仅是一个生命体征,也被逐步被认定为一种疾病。

按照国务院分级诊疗的规划,2020年,国内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

根据国家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的初衷,管理慢性疾病的重担落在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肩上。基层慢性疼痛的康复需求巨大,然而目前基层的医疗水平薄弱,基层医生沦为“开药工具”。

想要把患者留在基层,不能单靠政策,也并非靠越盖越漂亮的社区医院大楼,恰恰应该依靠一些好的疼痛治疗适宜技术,解决基层老百姓疼痛疾患,也可提高基层医师医疗服务水平和名声。

成立的疼痛康复专科,被很多民营的康复医院设为新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实际发展中,其发展速度超过了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疼痛康复会成为未来助力民营康复医院快速发展的有力工具。疼痛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价就是疼和不疼,相对容易出现效果,这样就很容易在患者群体中形成口碑,利于医院的品牌建设。

01 
发展疼痛康复机会和优势

1、方便实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多学科协作治疗。二级三级医院因为工作流程原因,多个科室很难围绕一个病人工作。这样就不容易确定病因,治疗效果就不会很理想。但是基层、民营医院可以很容易形成诊断、治疗一体化的模式,从诊断开始,就以病人为中心,进行多学科会诊,明确病因。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组织人力资源,以病人为中心进行治疗。而公立医院的多学科会诊则是多服务于疑难杂症患者。

2、疼痛康复的技术比较容易掌握,也是民营医院发展疼痛专科的优势。疼痛康复主要的康复手段有微创和理疗等,医院培养相关的人才相对容易,周期不长。

3、疼痛康复的口碑效果容易积累。疼痛的治疗效果评价就是疼和不疼,而且也相对容易出现效果,这样就很容易在患者群体中形成口碑,利于医院的品牌建设。所以基层、民营康复医院发展疼痛康复专科容易见效果,也容易见效益。

图片

02
疼痛康复核武器-体外冲击波

目前疼痛的传统理疗有针灸、拔罐、电疗、光疗、按摩等,但是效果单一、效果缓慢;也有一些微创技术,针刀、银质针、臭氧、低温等离子、射频等技术,具有损伤和副作用,治疗具有一定的痛苦性。随着疼痛无创治疗技术逐步深入人心,患者希望得到舒适医疗,缩短了病人恢复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优化了疼痛患者的治疗体验。体外冲击波疗法,因其非侵入性、疗效显著、应用广泛,被称为“不流血的手术刀”、“绿色慢性疼痛管理专家”。冲击波疗法作为一种绿色物理疗法,能够带动了医院的整体学术队伍,提升了医院学术水平,同时可增加患者就诊人次,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医院治疗技术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图片

03
冲击波疗法优势

1、非侵入式,无创,免除外科手术;

2、疗效确切,治愈率达80-90%;

3、起效快,1-2次治疗后疼痛即可得到缓解;

4、安全便捷:无需麻醉,无需药品,无创操作。

图片

04
体外冲击波的疼痛领域适应症

1.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慢性损伤性疾病导致的疼痛、筋膜炎、颈椎病、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狭窄性腱鞘炎、急慢性腰软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髋部及膝部慢性损伤性疾病、髂胫束综合征、髌前滑囊炎、足跟痛及足底筋膜炎等;

2.骨组织疼痛:骨关节疾病、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骨关节僵硬等、术后关节粘连;

3.神经性疼痛: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等。

图片




编辑|李超 董铭胜

校对|王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