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割礼”吗? 这是一种已经流传千百年的残忍习俗。 人们认为,“女子两腿之间有肮脏的、致使男人堕落的东西”, 当女童长到4-8岁,便由年长女性使用铁片或刀具,将全部生殖器切割,去除性快感。 缝合伤口后,只留一个细如火柴棍的小孔供排尿和经期排血(孔越小代表价值越高)。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麻醉和消毒措施。相当一部分女童因割礼后的伤口感染而死。 新婚之夜,被缝合的伤口会由丈夫“拆开”,用来检验忠贞。 而性生活会让女性的伤口被撕裂,然后愈合,之后再撕裂,循环往复。 噩梦,将伴随女性一生。 可怕的是,这种习俗的信奉者并非少数。 据统计,已有1.3亿女性被割礼残害,每年至少有两百万女童受害。 不愿接受割礼的女性,无法结婚,被视作妓女,被逐出村落。 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正是割礼的受害者。 可因为她的存在,28个国家废除了这项古老的割礼传统,上千万女性得以幸免于难。 她,是华莉丝·迪里。 “我不清楚自己的生日,连我妈妈也不清楚。” 1965年,华莉丝·迪里出生在索马里的一个游牧部落。 “华莉丝”的寓意是“沙漠之花”,从她被生下起,似乎就注定与贫瘠荒蛮的土地作伴。 为了活命,她曾把刀子插进弟弟的大腿,只为多争一口白米饭。 家中12个孩子,活下来6个,华莉丝是其中之一。但这并不能称得上幸运。 因为,她是个女孩。 来源:电影《沙漠之花》 4岁那年,华莉丝被父亲的朋友强暴了。 当她一脸惊恐地跑回母亲身边,母亲更关心的问题是:“羊去哪了?” 5岁,华莉丝被母亲带到乱石堆中进行“割礼”。 当她被死死按住,眼睁睁看着一个吉普赛女人用带血的刀片,割下了她的肉。 她挣扎、尖叫、疼得死去活来,却什么都改变不了。 接着,吉普赛女人用树枝上的尖刺,在她伤口的皮肤上打一排洞,最后用线缝合。 被割下的肉,会被鸟吃掉。 来源:电影《沙漠之花》 整整两周,她被关在小屋里,因为伤口感染她高烧不退,因为剧痛她早已分不清日夜。 她想到了她的两个姐姐。一个因为割礼伤口感染而死,另一个因为割礼难产,一尸两命。 好在,她挺过去了。但噩梦并未终止。 部落的女孩,第一次经期后就会被父亲“婚配”,无论对方老少残疾。 12岁的华莉丝被卖给了60岁的老头,成为他的第四任妻子。 作为交换,父亲将得到5匹骆驼。 来源:电影《沙漠之花》 也许是不忍女儿这一生在痛苦的地狱轮回,黑夜里,华莉丝在母亲的默许下逃走了。 穿过沙漠,才能找到远在首都摩加迪沙的姨妈。 华莉丝光着脚在拼命地在沙地奔跑,父亲就在后面沿着她的脚印拼命追。 只有夜幕降临时,她才敢睡一会,饿了就嚼树叶,醒了就继续奔跑。 尽管双脚鲜血淋漓,华莉丝一刻也不敢停下。 来源:电影《沙漠之花》 沙漠中的危险,不止于此。 一天她正在午睡,睁眼就看见一头狮子。也许是因为她身上没有几两肉,狮子看了看她就转身走开了; 也碰见过让她搭顺风车,却趁她熟睡图谋不轨的男人,她用石头把他砸晕,才幸免于难。 这命运似乎总给她磨难,她却感激上天给了她活下来的机会: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神的旨意,我的人生还有未尽的使命。” 终于,华莉丝逃出了沙漠。 找到外婆时,她早已饿得说不出话。外婆心疼她,更不忍她再被强行送回沙漠。 恰好,她的姨夫——索马里驻英大使需要一名随行帮佣。 于是,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华莉丝,坐上了前往伦敦的飞机。 足不出户,每天重复的打扫、洗碗、整理杂物.....华莉丝住在半地下室的女佣房,渐渐长大。 当她开始适应这样的生活,也想要踮起脚,好好触摸这个新世界。 噩耗却突然降临:索马里内乱,使馆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立刻回国。 来源:电影《沙漠之花》 若回到那个噩梦一般的牢笼,便意味着被欺凌、被束缚、甚至被送回沙漠。 不能回去,必须赌一把! 华莉丝再次选择出逃,护照过期,语言不通,举目无亲,她只能在大街上流浪。 捡剩饭果腹,夜晚用硬纸板御寒。 流离失所的日子,最终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改变——玛丽莲。 玛丽莲是在厕所发现了华莉丝的。 她不仅收留了华莉丝,还给她介绍了快餐店的工作。也是因为玛丽莲,华莉丝生平第一次知道: 女人并非都要蒙着头巾,女人不必接受割礼。 每个女人都可以和男人一样,享受性。 可即便如此,身体的残缺也时刻在提醒她与正常女人的不同: 每次小便,她都要花费十几分钟等尿液一滴一滴流干净;每次生理期,她都痛得生不如死。 来源:电影《沙漠之花》 一天,华莉丝因为疼痛被送进医院,男医生看了她因割礼留下的伤口,告诉她: “我可以帮你手术,起码让你不再疼痛。” 索马里的男护士却翻译道: “你不觉得羞愧吗?你给白人看光了。我们的传统不关外人的事。你如果接受手术,那就是背叛父母。” 华莉丝被困在两种观念的夹缝中,心乱如麻。 走在大街上,她突然想起外婆的那句“你受了这么多苦,一定是为了值得的东西”。 她毅然折返回医院,走进了那个改变她一生的手术室。 来源:电影《沙漠之花》 获得新生的华莉丝,一边勤奋工作保证基本的温饱,一边刻苦学习英语,她要在这里站稳脚跟。 “只要能挣钱养活自己,一切都无所谓。能找到这份工作我就很知足了,而且我知道自己不会在这里干一辈子。 现在,只要能活下来,干什么我都愿意。” 苦难一点点被吞下,幸运天平开始向华莉丝倾斜。 1983年,在快餐店打工的华莉丝被特伦斯·多诺万发现——他是戴安娜王妃的御用摄影师。 第一眼见到华莉丝,他就被惊艳了:这个女孩的轮廓太美了,简直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多诺万的热情邀约,却让华莉丝有些犹豫:她并不知道何为模特,更担心自己被骗。 在玛丽莲的鼓励下,华莉丝拨通了多诺万的电话。 不出意外地,华莉丝红了。 她从不像其他人一样抱怨练习台步的辛苦,也从不因为摄影师的黑脸而委屈。 曾经的死里逃生,让她对每次机遇都十分珍惜。 事实证明,多诺万的眼光十分毒辣,T台上的华莉丝光彩照人,她的美盛大而坚韧。 来源:电影《沙漠之花》 1987年,华莉丝登上了倍耐力年历封面,也成为了第一个登上著名时尚杂志《VOGUE》的黑人模特。 自信、优雅又带有野性的美,征服了众多超一线品牌。 她走遍了各大秀场,出演007系列电影《黎明生机》,成为了模特界最炙手可热的“黑珍珠”。 她风光无限,内心却痛苦不已。 内心的声音一直在告诉她:所有女性,都应该被同等的尊重! 1997年,华莉丝在接受杂志采访时,毫无保留地讲述了她的幼年的遭遇。 这,是“割礼”第一次被公开谈论。 但华莉丝想做的不仅于此,她不止要做一个揭露者,更要做一个反抗者。 “现在已经来不及改变我的身体状况,伤残已然造成。但也许,我能帮助他人脱离苦海。” (华莉丝与母亲) 她回到她曾经最抗拒的家乡,见到了别离20多年的母亲。 她毅然退出了模特界,全身心投入到反割礼运动:
在她的影响下,坦桑尼亚、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等28个国家,均通过立法禁止女性割礼。 因为触碰了狂热信徒的底线,华莉丝经常受到死亡威胁,甚至多次遭受袭击。 同样出生在非洲的模特妮安,就曾因反对女性割礼的陋俗,惨遭杀害。 但这并没有让华莉丝退缩: “从当年狮口余生那一刻起,我就感到上天对我另有安排,要让我活下来做某件事。 我清楚我的任务危险。我承认我害怕,但决定碰碰运气,我的个性一向如此。” 《哈佛凌晨四点半》中有这么一句话: “有时候,生活是一道选择题,如果你选择了忍耐,机遇就有可能会降临,但是如果你选择了放弃,机遇将永远放弃你。” 一个手握烂牌的牧羊女,终用她的双脚,从蛮荒走出了一条绚烂之路。 她拯救了自己,也正在拯救千千万万个“自己”。 如今,每天仍有六千名女孩在遭受割礼,华莉丝还在为此不断奔走。 哪怕还有一个女孩在遭受苦难,她都将继续为之战斗。 转发+“在看”,愿每个女孩不受苦难,愿割礼早日消失! 祝福善良坚韧的“沙漠之花”华莉丝,永远灿烂美好! ❤ -END- 作者:伴读君,每一次翻阅,都是一场久别重逢,每晚九点半,我们相约在睡前伴读(ID:svipcc365),只为温暖你的睡前时光。好文拾遗经授权发布,开白请联系微信:xxx5234170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