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碳中和 |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

 大城小E 2021-06-25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

本文取材自: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中科院学部“碳中和”咨询项目简介)【2021中科院学部学术年会】

5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近期围绕碳中和问题所布局的咨询项目进展情况。

丁仲礼院士提出以人均历史排放基础分配碳排放权的“中国方案”,并表示碳中和指的是人为排放量(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被人为努力(木材蓄积量、土壤有机碳、工程封存等)和自然过程(海洋吸收、侵蚀沉积过程的碳埋藏、碱性土壤的固碳等)所吸收的过程,即净零排放

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同人均累计碳排放有密切关系以2019年的全球CO2排放数据为例,我国生产端人均碳排放为7.28吨CO2/人,消费端为6.41吨CO2/人,高于全球人均碳排放量(4.75吨CO2/人)。但从1900~2019年的人均累计碳排放来看,我国为157.39吨CO2/人,远不及全球人均累计碳排放量(209.62吨CO2/人),这意味着我国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

丁仲礼院士在报告中谈到,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三端发力”的体系:第一端是能源供应端,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力争在居民生活、交通、工业、农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中,实现电力、氢能、地热、太阳能等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第三端是人为固碳端,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捕集封存等组合工程去除不得不排放的CO2。简言之,就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固碳”,逐步达到碳中和

基于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和中科院碳专项的已有成果,丁仲礼院士还提出了5个方面的初步看法。

一是“碳中和”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二是完成碳排放转型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人为固碳“三端发力”;三是我国学术界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广泛参与,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路线图的问题上可考虑先经历一段“百家争鸣”时期,不要急于“收口”;四是“大转型”中,行业的协调共进极其重要,分行业设计“碳中和”路线图及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需尽早完成;五是评价国家、区域、行业等“碳中和程度”,需从收、支两端计量,国家要尽早建立系统的监测、计算、报告、检核的标准体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