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就该喝“姜枣茶”,能把一年病气全扫光!

 快乐就好949 2021-06-25

这个穴位,称它为天下第一穴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几乎所有的病都可以用这一

炎炎夏日,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要喝绿豆汤了,其实,夏天还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喝它不仅健胃、排湿,还能养血、补气……把体内病气都扫光光。

因为人经过一个冬天、一个春天,体内积聚的病气会比较多。夏天炎热,人体腠理是开放的,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恰好符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

这道茶从立夏开始一直喝到三伏的头一天,基本上就能把体内的病气驱光了,这样整个夏天就会好过很多。而且,天热以后脾胃比较虚寒,提前用姜枣补补脾胃,夏天会过得舒服一些。

姜枣茶制作配方

姜枣茶的做法很简单:把生姜、红枣、枸杞一起煮成茶喝即可。

图片

原料

红枣6颗、枸杞一把、花椒十几颗、生姜4片(生姜不要去皮,姜的分量不要少,煮出来的水喝起来要有点辣辣的),另外红枣要去核。

做法

加适量水,煮成淡红色即可。体寒怕冷,所以多加了几粒花椒,煮成花椒姜枣茶,祛寒湿的效果更强。也可以往姜枣茶里面加一些蜂蜜,有很好的润肺作用,但是要等到姜枣茶温的时候再加蜂蜜。

注意生姜不要去皮,姜的分量不要少,煮出来的水喝起来要有点辣辣的;枸杞要在要出锅的时候最后放,为的是最大程度保存它的营养;选材上要用大枣,因为只有大枣才有暖身驱寒的作用。

以上是2杯的量,也可以分量提高,多泡一些,煮完后的姜枣茶,冷却后,装入干净的瓶子内,放冰箱冷藏。什么时候喝水的时候舀上两勺,用开水一冲泡就可以喝了。

图片

姜枣茶的功效

大枣大枣甘温,补脾益胃,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等证的治疗。不过,因大枣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应少吃。

生姜生姜辛温散寒,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枸杞:在《本草刚目》中介绍枸杞“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姜枣茶中最主要的是生姜和大枣,两味药虽然只是平淡之物,但是在中医方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点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有着充分的体现。统计仲景《伤寒论》112方,用生姜有37首,用大枣40首,姜枣同用者达33首;而《金匮要略》205首方中,用生姜83首,用大枣49首,姜枣同用达41首。

中医理论认为,生姜性味辛温,功专温胃散寒;大枣性味甘温,功擅补中益气安心脾。生姜芳香而通,得大枣相合,不至于过散而耗气;大枣黏腻甘守,得生姜辛散,乃不至过守而碍脾。二药相互配合,得辛甘化阳之功,却又刚柔相济。可见姜枣确实是一对宝贝。

喝姜枣茶前,必知的几个问题

特别适合寒凉体质的人

所谓寒凉体质,最大特点就是一年四季都怕冷,手和脚摸上去是凉的,身上有些地方会容易痛,比如腿或者肚子会痛,而且是冷痛,觉得冰凉冰凉的那种。每年从立夏那一天开始,每天早上喝生姜红枣茶,一直喝到入伏的头一天。

姜枣茶什么时候喝好

姜枣茶从立夏一直喝到入伏的头一天是比较好的。每一日的饮用方法,最好是上午把它喝完,不要超过中午,因为姜适合在早上吃,下午和晚上不适合喝姜茶,下午3点后喝会影响睡眠。很多人怕喝完姜枣茶容易上火,其实只要上午喝是不会的。

姜枣茶什么人不能喝

一般来说,只有体质非常热的人是不能够喝姜枣茶的。像唇红、口干、五心烦热这些属阴虚火旺体质者忌用,脾胃热性的也不能喝,会造成湿热的。

图片

其它姜枣茶制作配方

1、简易姜枣茶

做法:生姜一般8-10片;大枣8-9个(掰开),锅内煮上20分钟,加红糖,再煮十分钟即可,一次不要喝太多,先把姜吃掉,再吃红枣,然后把姜枣茶喝了。

功效:方中生姜辛温散寒,炒后增强温胃涩肠之功。大枣甘温,补脾益胃,适合寒凉体质,长年大便不成型者。

图片

2、一杯姜枣茶冬天手不凉

用料:5粒大红枣、5颗桂圆、半块生姜、一小撮枸杞还有适量的红糖。

做法:把大枣洗净,去核以后切成小粒,把生姜切成小细丝,桂圆也去壳留下果肉。

其次把除红糖以外的所有材料都放在壶里,加入多半壶的水在火上煮一刻钟。然后把自己的杯子里加入红糖,再倒上姜枣茶,就可以饮用了。

功效: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具有温中止呕、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共同促进气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手脚当然也就随之温暖起来。

图片

3、老年姜枣茶

用料:生姜150克(去皮洗净),红枣加水500Ml,煎煮10~15min,取汁(每剂可煎3次),加白糖适量,一日内服完,当茶饮。连服半个月为1疗程。

功效及适应症:防治老年人尿频,多因肾气不固、身体虚弱所致。一般2~3个疗程症状可明显改善或消失,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点击免费学习中医养生知识▼

中一医
中一医
喜欢中医关注我!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