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黎圣母院的火,引燃了多少人的心

 新用户7825Vv1y 2021-06-25

不肯相信,以为他是开玩笑。打开视频,顿时呆住。说不难过是假的,说很难过,又不至于。

转头再睡,睡梦中恍恍惚惚的,一会梦到老朋友,一会梦到沙漠独行,反正不安稳。

公司最喜开会,吃完早餐,狂饮一杯浓咖啡,转眼就开到12:30,终于散会。边吃简陋的午餐,边看手机,微信圈里倒有一半在惋惜巴黎圣母院,纷纷发各自在圣母院的留影或是叹息还来不及去。感叹着人生无常,喜欢就要早点去、早点说、早点干,别等到意外到来,徒留遗憾。

 是啊!前人说得好:谁也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去年与老友去法国旅行,说了十几年,终于如愿。在巴黎圣母院流连了一下午,可是,依旧遗憾。朋友圈是一个检验人品与素质的地方。这不,公众号大v纷纷表明立场,同时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立即将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留守儿童无人问津、凉山30名消防员的牺牲联系起来,立即,民粹们激动起来,数量还相当不少。

懒得说话,亦不肯打开相关公众号,只觉得无聊。

可是同学群里也兴奋起来。一个上午都很安静,这刚刚吃饱了午饭,立即有一个闲极无聊的弱弱地问:“巴黎圣母院烧了,同学们难道没有什么要说的?”群中寂寥,没人理他。他感觉到了尴尬,再问,“我这个敲钟人来分享一下个人感受吧!'我的家没了。我很难过。”’还是没有人理他。

这个同学群,果然是真同学居多。他实在是太难为情,居然@了几个同学,这一下可没法假装没看到了,同学甲说,“新闻让人沉痛,可是评论比新闻更让人沉痛。”是啊!评论里早就泾渭分明,两派人几乎要打将起来,骂娘的、掘人祖坟的都出来了。

一类是惋惜,巴黎圣母院躲过了两次战火,就连留下来点火准备引爆的士兵都舍不得这人类遗产,却在和平年代毁灭。

一类是拍掌叫好,终于出了一口气,当初你们火烧圆明园,现在让你们尝尝火烧美好记忆的滋味。

一个同学忍不住叹息,“我们不能总掺杂着民族情绪,这对巴黎人不公平,对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不公平,它虽然属于法国,也属于全人类,被大火烧毁了塔尖,这让人心痛。当初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难道我们就要以爆制爆?何况这还是操作不当引起的火灾。我们除了同情、惋惜以外,难道真的要幸灾乐祸吗?

听到操作不当,我那安监局工作的老同学立即兴奋起来, ”安全整治刻不容缓!“

另一个马上接龙,”我马上写一份巴黎圣母院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报告。你们看看,这场大火充分暴露了安全责任不落实,监督机制不健全,隐患整改不到位!有些工作人员总是存在着'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心理,对安全生产工作走过场,致使安全风险集聚,事故多发。”

好吧!这群活宝,你能相信他们已人到中年?可是,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调侃, 这个群才充满了活力。

然而我知道,在这嘻皮笑脸的背后,有着一颗不愿意同学间疏远的热心。

时间会冲淡一切,过不了多久,新的人与事将吸引我们的眼球,就会忘记巴黎圣母院的大火,30个被火带走的生命。那这世间有什么是永恒的呢?

去年与朋友去法国旅行,远远望到巴黎圣母院的尖顶,已经兴奋。年少时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一直想知道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如何从钟楼顶飞身救起埃斯梅拉达,如今终于亲见,四处转着,不停地拍照,只怕遗漏了点滴的美好。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是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珍贵建筑是免费的,不用买票,排队入场。

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多年建成。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建筑,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该教堂以其哥特式尖顶,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 

远远望着直冲云霄的尖顶,那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如今它被火烧倒塌,随着倒塌的,还有一些人心,它们无视世间的美好,只将个人的不幸深埋心间,看不得其他人的好,只有对方身处困境,他们才心花怒放、眉开眼笑。

虽然我不觉得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有多么令人心痛,更加不值得每个人去哀悼,可是那些说风凉话、幸灾乐祸的人,我总是不耻,他们内心是团冰,恶冰,不值得结交,更不能成为朋友。

身为爱国爱家的中国人,除了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同时,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人,多做善事,为国家、社会的进步出钱出力。

等到国强民富,全世界的人民都会尊敬你,愿与你为友。老百姓连房也买不起、病也看不起,一味仇恨,能解决什么问题?

愿世界和平!人间有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