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莞农民工的工作解决了,读书果然有用?

 新用户7825Vv1y 2021-06-25

昨天一条新闻火了半个朋友圈,就连我喜欢的《南方都市报》都做了报道:一位准备离开东莞的湖北农民工吴先生在东莞图书馆留言,说自己在东莞打工17年,在东莞图书馆看书12年,因企业倒闭,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对东莞图书馆依依不舍,说这些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图书馆看书了。

这留言大火,就连新华社、人民日报也转发,希望书香成为一座城市最大的眷恋。至于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员更是兴奋莫名,终于刷了一把存在感,觉得自己工作的意义非凡,更加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确实是好新闻,特别正能量。东莞当地人力资源部门马上联系到吴先生,帮他联系了几家企业,安排他在某小区负责绿化养护工作。

在这炎热的夏天,听到这样的消息,差点掉下泪来,真感动!

疫情起起伏伏,别说去图书馆看书,就是在家看书都心不定。多少人担心着明天的工作会不会失去,路遇到的陌生人会不会将自己传染,而吴先生一条留言,不但解决了工作,还将读书,尤其是去图书馆看书成为一件温暖、积极、对社会有益的事。

你看,全网感动,都觉得看书就是好!简直就是清流,就是氧气,就是春风春雨。

至于看什么书,那还真不重要!重要的是全民皆玩手机,而你在看书,还在图书馆里看书,这就是最雅致又优美的事。

看新闻里,吴先生喜欢读名人文章、历史书、比如《春秋》、《资治通鉴》、以及岳飞诗词等,而吴先生小学文化,在鞋厂打工。读的全是与专业无关,也对其以后工作生涯无益的书,是个生活在理想世界里的自在人儿。

高二时,去同学家玩,正巧看到她妈妈一边痛哭一边在骂她爸爸。

原来她爸爸因病退休后,全家只能靠着她爸的一点工资维持生活,而她哥正在读大二,她弟读初三,正是用钱的时候。在她妈不断的催促下,她爸终于踩着自行车去集市卖点山货赚点小钱。

结果,她爸就顾着看武侠小说,去市场的路上丢了秤,摆滩的时候又丢了山货,回到家,不但一分没赚,还丢了全部赚钱的家伙事儿,气得她妈啼哭不已,却全无办法。

到后来,她爸负责烧饭做菜,当然是不好吃,不是糊了,就是夹生,好在没引起大火,简直是老天保佑。而她妈,天天去摆地摊,卖点零碎小件,赚点生活费。

好在她读了师范,不用学费,课余还去当家教,赚回了维生的费用。至于她爸,天天沉浸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在旧书摊租来的小说,一天一本,乐此不疲,至于人间烟火,与他无关。

那时我就明白,读书,尤其是读无用之书,那是与穷人无关的。穷人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哪怕是不喜欢的书,也得使劲读。只凭兴趣读书,那简直害人。

后来去某图书馆参加活动,认识了一个异人,也是一个中老年男子。枯瘦、眼神呆滞,只要图书馆开门,他总在那里,随身带一个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自创的诗词。但凡遇到名作家讲座,他肯定要发言,他认为他读了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除了李白,没有一个人写得有他好。可是他偏偏遇不到知音,没机会发表,没机遇成名。

我很认真地读了他写的诗集,只看了第一页,就没眼翻第二页,这种狗屁诗词,哪怕李白读了,都要从地底五百米跳将出来,可是,他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实这挺好,不伤人不害人,还天天读书,真的非常不错。当然是因为他家境优越,妻子儿女有能力有钱帮他养老,不会造成社会动荡,不会成为不安因素,更不用担心柴米油盐,甚至还可以飞机世界旅行。

而吴先生却没有这样的运气,他还要为生活奔波,却将业余时间用在图书馆里梦游,这绝对是对读书的真爱。

也许,只有在图书馆读书的时光里,他才有机会卸下生活的烦恼,在书海中穿行,一会以为自己是岳飞在战场杀敌,为国效忠,一会以为自己是春秋四君子,门下贤者无数,娇妻美妾,良田万顷。

在书海里穿行,是最美好的。

如果没有生活的压力,谁愿意做个劳碌的人呢?

可是如果生存都有压力,还天天呆在图书馆的空调房里,那对家人与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愿我们精神富有,物质也不贫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