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浅浅之争,让我们发现朋友

 新用户7825Vv1y 2021-06-25

因为是文坛大佬贾平凹的女儿,这几天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贾浅浅成了全民热议对象,她的诗更成为了群嘲目标。

贾浅浅曾出版过诗集,但几乎没谁关注过。

说起图书出版,尤其是这几年出版之难,还真是挺让热爱文学、想出书的人为难的。哪怕是专业作家,除非有一定流量,粉丝多,网民关注,否则想出书,不容易,哪怕书出版了,想卖出去,更难。

现如今肯花钱买书的,要么是父母给孩子买的教科书,要么就是孩子自己花钱买的流行书,成年人肯花钱买,还愿意用眼睛读,用手翻页的,要么是励志的成功学,要么就是养生书,要么就是漫画书。

其他的书,肯买的,肯读的,几近于无。

自从有了手机,有了智能手机,就连最爱读书的文人都快放弃读书了。

更别提普通老百姓了,想要活下来都不容易,房价这么贵,收入这么低,有那闲功夫,我不如去打个工加个班,或者葛优躺着玩会抖音快手,多么放松快乐。

好在还有这样肯牺牲自我,拯救全民的人,贾浅浅的诗获了几个奖后,尤其是在今年1月28日,文学艺术界刊物《文学自由谈》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今年的第1期文章:著名评论家唐小林的《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一下子就引起了全民狂欢。

一向性格温和,但文字犀利的唐小林这样写到:“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爆红,背后是各路文学名家和诗人积极为贾浅浅的诗歌撰写评论,溜须拍马。”

又列举了贾浅浅各项诗歌比赛的获奖经历和诗歌作品,批评贾浅浅诗歌是“回车键分行写作”、“肮脏恶心的垃圾文字”。 

作者唐小林写了无数类似的评论文章,但从来没有哪一篇像这篇一样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贾平凹,最近又没有什么相关娱乐新闻,也许贾浅浅依旧生活在平和、顺利、平常的小日子,继续发表诗歌,评教授,或者当选青年作协领导,这有什么呢?

文二代就不可以了吗?多少官二代、星二代都在顺利成长,顺利成名,怎么到了文二代,就有这么多人看不下去了呢?

你看看身边人,多少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人,他们的子女也在机关工作;多少做生意的人,子女也做起了生意;多么父母在媒体工作的,子女也做起了媒体;多少做演员的,子女成顺利成为了明星。很正常嘛!何况子女喜欢文学,写不好,还写不差吗?写着写着不就写好了吗?

什么工作不是个手艺活呢?哪一样不是熟练工种呢?唯熟能尔。

骂贾浅浅的人,应该只是嫉妒吧,嫉妒她有一个好爸爸,愤恨自己没有这么好的爸爸,甚至是羡慕,恨不得她爸是自己的爸。

有几个读过贾浅浅的诗的,多数都是在网上热骂的那几首,也许还没看全。

但凡骂人,你也得先把她的诗集翻个遍吧,否则哪有资格骂人呢?

至少我是读过几首不错的。只要比我写得好,我都觉得不错。

骂人骂得欢的,很少有人是关注中国文坛的,更不关心文学。

多数就是凑热闹。

今天下午,一个热爱文学的有几百人的群里,有人痛骂贾浅浅,竟有两个作家吵起来,越吵越凶,几乎到了说粗口的地步。年长的骂年少的,“你就是文革的余孽。”

年少的骂年长的,“你就是方方的同伙。你就是屎尿屁。。。。。。”

看得我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两个作家竟然如此火大,不过是讨论一件事,一个人,怎么就能上升到当街吵骂的地步呢?

看到年少的骂方方,还将一些网站抨击方方的文章贴出来,我竟想起一个故事:朋友的孩子考上了医学院,全家兴奋,对家中有青年接棒医生的事业为荣。没想到孩子读了一年书后,坚决退学重考。


原因极其离奇,竟是不能忍受同宿舍同班同学的言论。同宿舍的一个江苏女生对日本有着刻骨仇恨,一旦看到同学、室友购买日本产品,均要大声告白,'我最憎恨日本,我恨不和日本人全部死光。你们居然买他们的东西,你们不爱国,你们这是帮敌人递刀。”不但这样说,还这样做,坚决不用日本产品,偶尔还会趁室友不在,用脚用手去糟蹋室友的日本货。

到了918,更了不得了,那孩子会兴奋得语无伦次,目暴精光,只要有条枪、有把刀,她肯定要冲到最前线去杀日本人了。

朋友的孩子起初以为这同学是精神有问题,每每内心独白,“这孩子是个傻子吧!”然后就把这人与事抹过去了。没想到时间久了,那女生依旧沉浸在仇恨中不能清醒,朋友的孩子的内心独白已不能消除她的难受,到最后同宿舍的轮番与这个江苏爱国姑娘吵架,结果全部成了她眼中的卖国贼。

孩子回到家与父母讨论,与深圳的同学讨论,一致认为内陆的教育太成功了,将爱国主义深深刻在学生的脑海。但是,是不是有点吓人呢?

日本确实对中国有过伤害,作为中国人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学习、工作的动力,但将日本国与日本人视为永生的敌人,不累吗?

孩子到底退了学,重新参加高考,但谁能保证就不会再碰到这种极端爱国的同学呢?

文人互骂可以是一件很高雅的事,也可以沦为更无聊的事,两个人越吵越凶没完没了,看热闹的人不断加入,终于发现,哪些可以成为朋友,哪些根本就是个蠢货。

当然,发现蠢货也不要出声,让他继续在愚蠢的道路上狂奔,反正我们也拉不住。

但是发现三观相近的人,还是挺愉悦的。

人有百种,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尊重对方,和而不同允许不同三观的人存在,求同存异才是生活之道。

就像贾浅浅,你不喜欢,不证明别人不喜欢。她的作品有些写得不好,但肯定也有写的好的。

哪怕“这种'浅浅体’诗歌受到追捧,哪怕是无数看不见的手在翻云覆雨、兴风作浪,但凡有出版商们要如获至宝、争先恐后地包装出版,当然是因为有人买,有钱赚。

只要有人肯买来读,就是文学的胜利嘛!

至于根本不关心文学,也不读文学书的,哪凉快,您就歇着吧!

说到底,干卿何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