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陪家长们读《资治通鉴》的公众号 文案爸爸读通鉴,“追剧”到了战国初期的军政大神吴起,被下套,测试忠诚,遭受猜忌,从而奔走他国的这集:资治通鉴:从无败绩的战神吴起,如何被套路? 1 文案爸爸(公众号:文案爸爸读通鉴)认为,在亲子教育中,父母的不信任,同样是伤孩子最深的毒药,窥探和测试孩子的事,很多父母没有少做。 一个女孩子,刚注重外表,就被父母趁打扫房间的时候,翻了抽屉。 一个“熊孩子”,帮助一位老爷爷搬花盆而弄脏了衣服,却被父母指责为淘气、贪玩。 一个后进生,某次考了很好的成绩,却被质疑作弊,还可能被暗中“检测”。 有些家长会故意将钱放在桌子上,想测试孩子会不会偷偷拿家里钱。 还有些家长比较习惯试探性的说话,拐弯抹角,总想从孩子的回答中,证实自己的某些猜测。 这些行为背后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更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一个孩子,如果在父母眼中看到的都是质疑,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和愤怒? 爱若没有信任,就变成了掺着蜜的毒药,对孩子的危害极其大。 网络上有篇热文《父母的不信任,是伤孩子最深的毒药!》中写到: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答:不被父母信任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个高赞回复这样说:那种感觉大概就是,非常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很委屈。明明是最亲的人,却口口声声用怀疑的语气试探,甚至跟踪。 每次试探、考验的结果,都是以信任为代价换来的。 有人说,感情不是铁块,而是个瓷瓶,你非要敲敲打打,而且还是落在孩子稚嫩的心上。 2 在“怀疑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家长还是要从改变我们自己开始。 1、不主动怀疑孩子 文案爸爸看过一个很幽默搞笑的泰国广告片: 一位父亲,怀疑自己漂亮的女儿被包养,心痛难忍,展开各种联想、猜测、跟踪、偷看聊天记录······脑补契合之极,剧情反转,发现,原来女儿是很精心的偷偷网购一份生日礼物给自己。 瞬间从心碎到高潮惊喜! 不要急着去猜忌、批评和否定他,请试着相信孩子。 2、不盲目试探 试探的出发点就是怀疑,怀疑的产生总是有蛛丝马迹可攀附的,出发点本身可能就有问题,当然就经不起考验。 就如,买家测试卖家的桌子是否坚固,只要不断的加重、加重、再加重,总有一刻会证实“你看,我就说桌子没有你讲的结实吧”。 父母自以为聪明的设法子窥探,以为孩子不会发觉,或者发觉了也不会太在意。 其实,孩子比我想象的敏锐和敏感,发觉被测试,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软暴力”,虽然不见血,却刀刀扎在了心坎上。 3、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即便事实真相指向孩子,也不要急于批评或者否定孩子,首先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在孩子解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进而找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 3 如果你是一位领导,同样也可以用以上这三条来对待下属,让你公司、单位或团队的人才“吴起”不再轻易流失。 文案爸爸(公众号:文案爸爸读通鉴)和你共享一些育儿大咖所说: 父母的信任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也是最简单有效的教养方式。 你给孩子一枚信任的种子,孩子会还你一片森林。 陪家长们读《资治通鉴》的公众号,带动一批家长,读通鉴,明世理,在人生中,做个有觉察力的人,在亲子教育中,做个有智慧的家长。 觉得有所启发或者共鸣,欢迎在评论处留言,探讨,记得点击“在看”哦。 通鉴追剧文章: 给我【在看】 你也越好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