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大秦崛起的“招聘文案”,究竟是怎样的千古雄文?∣资治通鉴

 阳俊的文案通鉴 2021-06-25

你好,我是阳俊。

文案以读懂人性为制高点,

读资治通鉴,

助你站在人性的制高点。

阳俊的文案通鉴,出新了!

接下来,约6.5分钟的阅读,将为你解惑这3个问题:

秦国由弱转强终至一统天下,起源在哪里

为何想赢得人心的品牌很多,成功的很少?

震惊天下的求贤令,隐含怎样的文案密码?


1

通鉴简报

这时,距离大秦帝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21年)还有约140年。

秦国,在诸侯列国中,偏居西隅,因国力弱小,很没有存在感。

诸侯列国,把秦当成“夷狄”,打上了“愚昧、落后、弱小、野蛮”的标签,排斥秦,会盟等“峰会”也不邀请秦。

不仅国际地位低,外受强邻的欺压,面临被瓜分的命运,内还有贵族的专横,士族之间内斗不断,百姓难以为生,纷纷逃往他国······

在这样的背景时年21岁的嬴渠梁,已经即位,即秦孝公

基业艰险,是猥琐生存,还是奋发图强?显然,嬴渠梁选择了后者。

嬴渠梁(秦孝公)发誓继续父亲(已故的秦献公)的改革,布德修政,并且抓住了关键,招才引智,准备走人才强国之路,在公元前361年发布了“求贤令”:

《资治通鉴》2 2

(以下原文可跳过,直接读后面的译文精要

八年(庚申,公元前361年)

孝公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译文:

秦孝公下令全国说:“过去我国的国君穆公,从岐山、雍地起家,修养德行,运用武力向东平定了晋国之乱,以黄河为界,向西在戎翟等族称霸,拓广土地达千里;

周王命他为方伯,各国诸侯都来祝贺,为后代子孙开辟的基业甚是光辉灿烂。后来经过历代国君厉公、躁公、简公、出子造成国内动乱,一直没有时间顾及外事。

魏、赵、韩三国攻占先王征服的河西之地,这是莫大的耻辱。

献公即位,平定并安抚边境,迁都栎阳,准备向东出兵征战,收复穆公时的旧地,修明穆公的政策法令,我想到先君的用意,内心常常悲痛。

宾客群臣中谁能献出奇策妙计,使秦国富强的,我就赐他高官,分他土地。”

公孙鞅听说了这个道求贤令,便西行到了秦国。

这篇由秦孝公亲自写成的求贤令,一出天下震惊,列国人才奔涌而来。

卫鞅(卫之诸庶孽公子,姓公孙氏),也就是后来被封商於之地而得名的商鞅,读求贤令而入秦,后来受到秦孝公重用,变法强秦,为秦一统天下奠定了根基,帝国宏图,从梦想照进现实。

这篇求贤令,吸引了当时的绝世人才,开启了强秦的“源头”,其影响力千百年来没有能超过它的,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招聘”奇文。

接下来,阳俊的文案通鉴就为大家解读一二。


2

【精要解读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文采,这篇求贤令怎么就千古奇文了?

直接说吧,“求贤令”的核心精髓就是一个字——“诚”

而“诚”到极致的背后逻辑,却是秦孝公应对卑劣处境的政治智慧和胸襟抱负,值得小主们深入了解一番。

1、「诚」述过去

咱祖上也阔过

“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

秦孝公回顾了秦的高光时刻,那还是在春秋时期,秦国与晋、楚、齐合称为四大国。

在齐桓公、晋文公相继称霸中原的时候,秦国也出现了一个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秦穆公

他招揽人才,任用贤臣百里奚、蹇叔等,发展实力,平定晋国内乱,缔造“秦晋之好”,成为春秋时期的准霸主(因被晋文公摁在关内,不能完全雄起)。

所以秦孝公说,咱祖上也阔过,没毛病。

为什么要追溯光辉岁月?

强调先祖秦穆公的人设,来破除地域鄙视,秦国不是“夷狄”,虽然现在破败了,但还是有着华夏贵族传承的,有过一代雄主的,有过功与德的。

谁也别瞧不起谁!

“天子致伯,诸侯毕贺”

在秦穆公时期,秦是华夏强国,是周天子亲封的伯爵,当初中原诸侯各国也都发来了“贺电”。

用事实来做铺垫:告诉各诸侯,咱都是姓嬴、姓姬的华夏之国,谁也别瞧不起谁,同时,也给各方人才脑补了大国荣耀。

心有光芒,必有远方!

告诉各方人才:秦国过去很强,以后也必定能强。在心理层面降低人才做选择的风险预期,追求最大化的认同,未来是可以“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的。

2、「诚」斥家丑

自扇耳光,太拼了

秦孝公先扬后抑,先推崇穆公之德,再“数落”秦国几位先祖的治国无能,“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

秦孝公对天下承认四位祖先的无能,也等于是扒拉光了自己作为君主的颜面这放在战国时期君权神圣和华夏“孝”道传统的氛围里,是不可思议

为了表达诚意,放下君主的架子,甘愿背负“不孝”的声名,秦孝公押上了尊严,也从客观上反映秦国已经到了不变则亡的境地

这一记猛料,如果有互联网,一定冲上了热搜榜首,比老罗自扇耳光,打脸啪啪啪的诚意表达,更具话题传播性。

3、「诚」雪国耻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

把先祖领土被邻邦所夺的国耻,放上台面,光“丑莫大焉这四个字就说明了一切。

作为一国之君,秦孝公直面事实,以一种超低姿态来说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羞耻感。

煽动情绪,令看者动容,难以言表的同时,已经给诸侯邻邦贴上“恃强凌弱”的标签。

“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

博取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而出兵东伐,收复故土,就是“师出有名”了。

有一些观点,认为这是求贤令的不足,只言恢复穆公霸业,其志向远观尚小。但阳俊的文案通鉴认为,秦孝公对求贤令力度的把捏恰到好处。

对外,告诉诸侯列国,秦国只是想拿回河西故土,不想与他国为敌,也没有图谋天下的野心。

对内,稳住国内守旧贵族势力,缓合国内矛盾,定调为“刷洗耻辱,为秦复兴穆公霸业”,避免守旧贵族过早警觉,从而给变法增加阻力。

4、「诚」诺利益

做人,一定要大气

前面秦孝公说了“为什么”,“要什么”,接下来,说自己能“给什么”,古时,裂土封侯是利益承诺的最大化,也让这份求贤令的诚意最大化。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孝公之求贤令,是不惜拿出自己的江山作为筹码的。

为了达到强秦的目的,是要与有功之士分享“蛋糕”的,这就不止是开高薪、给荣耀,还直接送股份,这,在当时谁人有此气魄?

有了这样的逻辑架构,求贤令一开卷,即让目标受众——各方人才感受到“诚意十足,虚怀若谷,一心求强”的气息扑面而来,效果刚刚的!


3

【思维穿越】

把一个“诚”字,贯穿在求贤令,只是一个开始。

如果秦孝公的“诚”,只限于精到的构思和精巧的文笔,而没有贯穿和落实在求才图强的始终,那么,这一策求贤令,也不过是名噪一时的噱头而已。

“诚”字可贵,在于不负始终。

众多英才中脱颖而出的绝世人物“卫鞅”被重用,秦孝公履行对他的承诺“信君如信我,终我平生,毫不负君 ”,排众议,推变法,封大良造,赠封地。

秦孝公终其一身,成为商鞅变法的坚实后盾。

而求贤令可谓令出必行,言行一致。

在位二十四年后,秦孝公因病去世这时,秦国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据资治通鉴记载,同一年,公子虔诬陷商鞅谋反,商鞅被迫起兵,战败而死,很多人所知道的车裂之刑,其实是其身后被施之事。)

妙!思而广之。

“诚意”很重要,在商言商,诚意在现代商业社会也不容忽视。

没有哪个品牌敢说自己对消费者是没有诚意的,也没有哪位注重人设的人物敢说自己是没有诚意的。

在品牌层面,可以说:

品牌,成也诚意,败也诚意

在营销层面,可以说:

营销需要创意,更需要诚意。

在文案层面,可以说:

文案传情达意,也必须诚意。

然而,很多企业或人物,往往把“诚意”当成了噱头,把“诚意”当成了做秀。

认为“诚意”只是危机公关的一种策略,甚至,只是广告文案走心的创作技巧。

“诚意”变成了像演出服一样的行头,然而,偷来的巧,是致命的拙。

例如,大家对“汽车召回的报道”并不陌生。

网络上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东风标致408轮胎事件,因一则毫无诚意的召回声明,反而愈演愈烈,引发车主众怒;

大众的“打补丁”式的召回方案,令其身陷“断轴门”漩涡,遭到诸多质疑和声讨。

其实,有调查显示,世界车坛几乎每一款车型都有数量不等的召回记录,不管它多么负有盛名!

所以,真正拿出“诚意召回方案”的企业,“车辆召回”不仅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反而能成为体现企业责任的代名词

比如,路虎召回事件,因其极具效率的回应和极富诚意的召回方案,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具良心的汽车召回。

阳俊的文案通鉴认为,做一个品牌与做个人IP的道理都类似,一个最终受肯定、尊重、认可的人,不会是四面圆滑,而是多一点真诚。

前面说到“自扇耳光”桥段的老罗,是我个人也很喜欢的大咖。

在他做锤子手机、做情怀失败后,几经辗转,进入电商直播行业''卖艺还债”,诚恳“上演6亿债务的《真还转》。

而在几次直播的“翻车”事件中,老罗给出的解决方案也诚意满满。

包括“5.20鲜花礼盒”翻车事件,除了实实在在的补偿之外,每一条向老罗反馈鲜花礼盒问题的微博基本都得到了他的转发回复。

这一个细节让人感受到了一个真诚的老罗,我也正是因为他有一份难得的坦诚而被圈粉。

接下来,梳理一下“诚意”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现实意义,阳俊的文案通鉴认为“诚意”有以下几大内在价值:

1、诚意,是品牌资产

随着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复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不够用,有诚意的品牌或商家,具有简化决策和降低风险的能力。

品牌资产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诚意,则是品牌资产的灵魂。

2、诚意,是关系资源

培养忠诚的客户是每项业务的核心。诚意,则是链接客户与品牌之间的心理纽带,将顾客对品牌的反应转化成一种强烈的、密切的忠诚关系。

诚意的到位表达,除了最大化客户的忠诚度,还能源源不断地带来新客户资源,诚意,是转介的加速器。

这里值得补充一句,这篇求贤令,奠定了秦国引进六国人才的基调,在商鞅之后、约140年里,范雎、白起、李斯等六国人才源源不断的西来,为秦国提供了充足而优质的人才库。

3、诚意,是互动资本

任何品牌与消费者之间都需要互动,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和体验中看到自己被诚意地善待,会在一种潜在的、深化的获得感中,提升对品牌的满意度,这是品牌责任,也是目的。

一切没诚意的营销都是耍流氓;

一切没诚意的承诺都是耍流氓;

一切没诚意的情怀都是耍流氓;

一切没诚意的文案都是耍流氓;

一切······

个队列可以一直排下去,因为,诚意是一切的完美注脚。


4

【文案启发】

文案,属于执行和输出环节,创意走肾,诚意走心,创意固然宝贵,诚意却更为可贵,再好的创意也需要以诚意为基础来执行,甚至创意的影响力越大,对诚意的要求也越高

企业的广告输出的确需要好的创意,但是,在极高的关注与审视的目光中,倘若德不配位,甚至有意玩起了套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轰轰烈烈一场,却落得一地鸡毛。

这是阳俊的文案通鉴第2篇推文

我一直在思考,读通鉴如何与现代营销与广告相关联?观点如何融合?语言如何收放?这些问题,在一步步的探索,逐步有了答案

虽然还极不完美,但,一切已在路上。

行业实战十几年,仍然时常怀想在广告系,听老师们很有诚意地讲那些品牌课和案例分享,那种满满的获得感,成了我写推文做分享的重要动力。

做阳俊的文案通鉴公众号,是对自己从业的多方思考与再成长的倒逼,也是以这种方式向师者致敬吧,虽然水平有限,但这份诚意管够。

END

一部千年史学,读成当下走心
深入资治通鉴,抵达智慧心境

阳俊,毕业于湘大03级广告系,14年广告一线从业经验
曾供职于深圳青铜骑士、风火创意、黑之蛛等公司


任职过文案、文案指导、策略总监、事业部总经理
服务过万科、华侨城、招商、绿城、金地、先导控股等众多企业

2011年创办广告公司,7年创业历练沉浮,回归起点,从心开始
探索史学智慧,修方寸之心;掰揉资治通鉴,利他人之悟


关注我,用通鉴的加持,刷维度,侃商战,通人性,

顺道,扩容文案思维,提升职场软实力。

点亮“在看”

看通鉴的你,让人刮目相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