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友杂谈:我和父母都陷在一个巨大的漩涡里,互相期待与伤害,却没想过改变。

 郁金香抗抑郁 2021-06-25

今日导读

   今天带给大家的分享,来自一位曾经的抑郁症患者,如今的她,已成功走出自己的种种负性思维和认知,在探索自己生命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对她来说,是写作,而非药物治愈了她,她通过写作梳理自己的问题、找到症结、让大脑慢慢恢复生命力,最终达到自我觉醒与创造疗愈。

   今天的文章,就是她通过写作进行的又一次持续性的思考和自我剖析,她结合自己的经历,探讨了和父母互相期待的问题、亲子教育问题,抑郁症患者的人际交往问题,也分享了她走出抑郁的种种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这里,小编还想插一句话:郑乐乐是我们郁金香投稿的“常客”,在阅读她一次次的来稿中,我也算间接见证了她认知上的重建和生命品质的提升,衷心为她感到高兴!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很善良,但他们其中许多人的痛苦原因,是因为不懂得人性,总是去考验人性,从而激起了人性之恶,导致双方受伤,人际关系恶劣。

这种人际关系上的伤害,在家庭里也经常出现,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叫《家的崛起》,里面讲到,一个家庭里如果有太多期待,比如父母期待子女如自己想象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对子女充满控制欲望与妄想,那么,伤害就不可避免。

我的人际关系处理,可以说是一团糟,原因就是因为我不懂得人性,总是处于考验他人人性的状态,这也最终促使我将这种自我苛求的动机,转化为了探寻生命力的能量。

下面,我想以自身的成长经历,来讲述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顺便分享一些自己摆脱躁狂与抑郁交替怪圈的经验。

和父母的互相期待,也是互相伤害

我从小就比较内向、自闭,所以不怎么与人交往,对于人性很无知,对于他人,特别是父母与伴侣,总是存在着不切实际的美好妄想与期待。

由于从小父母对我的严格教育,导致我的内心,也住着一对严苛的父母,他们期待我成为他们眼里完美的存在,拥有他们无所不能的希望,而我,又将这种完美的期待投射给父母,结果就导致我和家人的关系极度糟糕。

分析出来,就是我和父母都陷在一个巨大的漩涡里,我们互相期待与伤害,但彼此都没有想过改变与成长。

我本来是个听话的乖女孩,一个在别人眼里孝顺的乖孩子,但是当突然间,我因为陷入抑郁,连基本的生活能力也丧失了,不能再为父母的经济压力承担责任了,他们恶的一面就出来了,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会离开他们,于是可以任意伤害,不管是用道德绑架还是漫天指责。

当我弱小地等待父母改变、来拯救我的时候,其实我也同样触犯了人性之恶,因为父母也是人,他们的利益受损了,他们的完美妄想被我打破了。

父母狠点,有时并没错

我在郁金香看到许多有智慧的父母,他们懂得感恩与包容,及时反省成长,接纳生病了的孩子,但我也想提醒这些父母们:当孩子不懂得人性,去考验父母的包容底线时,父母们不能用过度的溺爱,来对待已经处于偏执状态的孩子。

追求完美并不是绝对的坏事,但期待一个完美的孩子或者父母,其实也是阴阳的两面,不管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期待,还是孩子对父母的过分期待,都一定会带来冲突和伤害。

我再来说说我自己吧。

长大后,我一个人离开老家,出来外面工作生活,学习独立成长,因为不懂得人性,没有与人好好相处的技巧,也吃过不少亏。比如我会因为利益被人触犯而气急败坏,气滞伤心,加重抑郁症的症状,导致自己连自我保护的能力都没有。

再后来,我开始学习与人相处的和谐技巧:不争辨,不与人纠缠,保持边界性!我才明白,是我的内在小孩还没有成长起来。

其实长大后的这个成年人的世界,是利益交换的世界,弱肉强食、人性之恶考验着我,让我快速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父母如果过度溺爱甚至在金钱上面给我照顾的话,那么我可能无法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父母狠点,有时候并没有错,要明白外面的世界是社会险恶的丛林生存法则,所以个人认为那些善良到没有底线原则的父母们,如果了解了人性,就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与心灵,因为你要记住,这个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是不变的。

抑郁症患者要保持善良

我认为,抑郁症患者的善良是一个很好的武器,可以用来很好的保护自己。只要保持善良与尊重生命,懂得自我保护与反击,让自己生存下去并不是没有可能,人善人欺天不欺。

我认识的阿秋老师,他在文章里说到他遭遇过学校同学的欺凌,然而正是“人善人欺天不欺”的这个因果关系,使他变成了强大而优秀的自己。虽然我接触他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他带有一些被欺凌后的创伤敌意,但他能够将抑郁症转化成让自己积极优秀的生命力,这是很值得我学习的一点。

根据人性法则,也可以理解为何当初最弱的你会是别人欺凌的对象:人性本来就是通过欺负弱者获得权力,当你被欺负后,众人会因为惧怕,而站在恶人的那一边,你自然会成为那个被孤立的。

我以前会经常抱怨,为什么抑郁后,周围的人总是来嘲笑我、看轻我、欺负我?

通过“人善人欺天不欺”这个法则,我发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灰度思维建立起来: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那个曾经欺负自己的坏人,也并非就是极恶之人,也许明天,他就会成为你的贵人与合作者。

保持善良,不与人争辨,不与人纠缠,不盲目下判断,保持边界性。也正是当我开始觉知自己的一切行为,我的抑郁才慢慢康复,直到恢复正常的生命力状态。

我的认知成长,助我走出抑郁

下面,我想再来谈谈自己抑郁康复的经历。

医院精神科的专家们,是从物理和身体层面去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我也去精神科看过,除了定时拿药吃、背负终生的精神病标签外,其实对于我个人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

虽然我靠按时服药,维持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实际上,我的人际挫折仍然存在着,我还是习惯去考验人性的底线。那些人际关系上的冲突与伤害,在我内心一直一直强迫性地重复着,靠用药是无法解决的。

我分析原因,估计是因为心里没有安全感,总想试探对方会不会善良宽容地对待我、会不会照顾我、甚至能不能给我无私的爱与包容,但其实我会重复出现这样的行为,归根结底是自己的内在小孩没有被看见过,还没有长大成大人。

当我继续回忆和反思,我发现那些所谓别人的行为对我造成的伤害,其实都是由我的期待与较真造成的,我总是期待他们可以照顾我。

比如我的小姑母,她说帮我介绍一个好对象,我从外面大城市回到家乡后,便住在了她家。我期待她能给我一个幸福归宿,殊不知我这种考验人性的做法,却是给自己挖了一个火坑,没有主见的生命很卑微,我寄托了身体在她家,习惯了讨好所有人,自我感觉连呼吸都是错的,身体没有任何容身之处。

越学习我才更加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智慧我不知道,我这才明白,为什么精神病会让人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为什么恐惧死亡会让人变得卑微讨好,为什么卑微讨好的自己会失去自我、最终失去存在于世界的立足生存能力。我非常心疼这样的弱势群体,包括曾经的自己。

正是这种长期学习、自我剖析、反省和持续写作、记录,帮助我找到了内在的生命力,最终让我走出了抑郁,药物,只是从中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

剖析生命力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觉醒与创造疗愈的过程。我建议有相关困扰的朋友们,可以试着写作,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大脑能慢慢恢复它的生命力。

其实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当人拥有觉醒成长的能力以后,那么精神上的认知思维,以及生命力会连接上宇宙能量,让自己重建生命,让生命去到一个高维度的状态,曾经那个脆弱依赖的自己,会变成一个自己想要的强大的自己。

许多心理学家都也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自己,自己不存在了,那么宇宙也不存在了。

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必担忧家人,因为照顾好自己,就是照顾好家人。

一切以生命为本!生命体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珍贵,别轻易放弃生命,生命的价值需要我们去挖掘,保护好青少年的生命力,别让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破坏我们人类共同的生存家园,愿我们时时怀着感恩之心生活得美好幸福!

感恩郁金香平台,正是通过这个平台,我创作的文章被郁友们看到,他们主动来和我交朋友,打开了我的心门,给我友谊与共鸣,在这里,我也非常感恩他们给我的善良与鼓励!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