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光古迹知多少 民国《县志》里找一找‖之二:寺观

 卜祥山 2021-06-25

灵显观:昔在城内东南隅,后移西北隅。

宁国寺:在县城正东关外。有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八棱石碑。

宁仪寺:一名铁佛寺。“仪”旧作“义”,在北郭之西北隅。中有元魏及隋开皇间佛座石刻,唐垂拱三年经藏碑。

延庆寺:在城东七里延庆村西。旧为延庆院。有元至元二十一年碑记,今尚存。

齐国寺:在城东二十里。元至正元年建。

兴国寺:在城东三十五里。元大德间建。

华严寺:在城东五十里。元至正二十五年建。

洪庆寺:在城东四十里。元至正间建。

南大微观:在县城东四十里河崖庄前。元元贞元年,张庄孙重建。

三教堂:在县城东三十里稻田村。清初建。

龙兴寺:在城东南十五里东方村北。北魏承明元年建。

观音阁:在城东南三十里。阁上庄有八棱石,仅“大宋国青州府寿光县及绍圣”等字可辨认,余皆漫漶。

寿圣寺:在城东南二十八里,吴家庙村西南隅。院宇宏阔。

芳林院:原名无相寺。金大定三年,更名兴化院,最后改今名。在城东南五十里芳林院庄中。有唐开元时石刻,残缺仅余数字。元至元六年碑亦漫灭。

太平寺:在县治东南三十里太平寺庄。宋以前为回河寺,熙宁三年,改名太平寺。今仍旧。

国兴寺:在县治东南三十五里田家庄子。白石佛像高近二丈,殿宇久倾圮。土人以砖绕佛身甃之。旧有六朝时佛座题名,今移置管村。佛身东南隅有明万历间重修碑,西南隅有清安太史筼所撰碑铭。

方里寺:在县东南五十里。元至正二年建。

圣寿寺:在县东南四十里。明洪武七年建。

寿圣寺:在城南三十里纪台庄西北隅。旧名铁佛寺。宋治平四年,始敕赐今名。中有元祐六年重修碑。寺内林木葱郁,擅一时风景。

莲花庵:在城南十五里胡营庄前。土人名曰神庙。清顺治十七年,冯道平、贾世才施地创修。殿宇极巍峨。咸同间,邑人避难于此。今后楼圮毁,惟前楼耸然独峙。

青龙寺:在城南三十里。元至正时建。

河山寺:在城西南高阜营子庄西。元大德八年重修。明万历五年,清嘉庆十三年,相继修。《刘志》谓,建自金大定九年。

寿柳寺:在城西十五里罗桥庄。旧名不可考。清乾隆时,知县王椿因此地有古柳,故名焉。

铁佛寺:在城西三十里高家庄。佛坐像中空身伟,土人祷雨有灵应。

石佛院:在城西四十里阳河村。《旧志》名阳河寺。《刘志》谓宋庆历元年建。

凤亭寺:在城西北三十里。元至正元年建。

星落寺:在城西北四十里,周广顺三年建。

宁仪寺:在城西北。唐贞观元年建。

浊北寺:在城北四十里。元至正二年建。

圣寿寺:在城北十五里贺家庄。有石佛高丈八尺,佛座刻云:唐开元十二年重建。

慈化寺:在城北三十里王高镇东。古碑二。北魏石刻惟碑额有“大魏重修慈化寺碑”八字可辨。金《慈化寺重塑佛记》亦漫灭不可考。寺院遗址久颓,古塔仅存,高数层。昔八景中所谓“王高银塔”也。

阇黎寺:明永乐三年建。在县城北三十里阇黎院庄,弥河之滨。今弥水啮其半。

永庆寺:在城东北十五里寒桥庄。元代建。

大圣寺:在城东北三十里吴家邵村。金大定二十五年重修。

寿圣寺:在城东北三十五里,东西二景明之间。创建不可考。清康熙七年重修。今地内有铁佛,高丈余。

铁佛寺:在城东北三十里张家北楼。有明万历十八年,邑进士岳相重修碑记。

北太微观:在城东北古斟灌南城西庄。久颓废,考其残碑,与南观同时重修,系在元元贞元年。

慈云寺:在城东北四十五里大斟灌。唐天宝十二年,宋乾德三年,金大定二年皆重修。

紫微寺:在城东北四十里广陵庄。元至正时建。

宁国寺:在城东北四十里古斟灌城内。

广兴寺:在城东北三十五里南邢姚庄。建置年月不可考。

三学禅院:在城东北六十里陈家营。后院为千佛阁,高三层。

三山庵:在侯镇北岳庄。清初邑人魏之京倡修。

慈尊寺 :在侯镇河东庄。宋祥符二年建。元至正元年重修。寺东有古槐。

宝庆寺:在城东北三十里。元至元二十五年建。

三教寺:在城东北二十五里。唐太和二年建。

弥陀寺:在城东北三里。元至元三年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