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 China 第35期 腾讯公开量子技术领域专利|中科院成功研制10mK稀释制冷机

 量子客 2021-06-25


第三十五期(2021.06.19-2021.06.25)


量子客周刊“量子中国 (Q China)”,聚焦中国国内量子信息科技领域,为中国量子技术领域发声,为量子领域发展助力。
 
“Q China”关注八大方向,政策、资本、商业、技术、科研、教育、会议和人物,为广大研究者、兴趣爱好者、行业开拓者整理提供中国有关量子领域的所有发展近况。
 

《山西省“十四五”规划》提出遴选量子产业等4个颠覆性未来产业

6月24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发布会,主题是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其中,《规划》主要内容中提到,遴选量子产业、区块链产业、碳基芯片、高速飞车等4个颠覆性未来产业。

玻色量子获数千万元天使融资

量子初创公司玻色量子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点亮伯恩资本领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量子计算软硬件技术研发、团队成员扩建和光量子实验室的构建。

光大科技、北京量子院和玻色量子三方达成合作

光大科技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就量子技术在金融科技应用、人才培养、共建实验室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合作。

本源量子团队发表ChemiQ的预印版论文

本源量子团队发表了量子化学应用软件ChemiQ的预印版论文。此次ChemiQ论文的发表将帮助广大量子计算与量子化学研究者,全面系统地了解软件功能与优势,更好地利用ChemiQ这一量子化学模拟工具进行开发研究。

腾讯量子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物理系签署合作备忘录

腾讯量子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就功能材料数据库、机器学习辅助的材料计算方法、材料虚拟筛选云平台等领域展开探讨,达成合作。清华大学物理系段文晖院士、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等人出席了该签署仪式。


腾讯公开量子技术领域专利

天眼查显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公开“一种用于多比特量子反馈控制的量子测控系统”专利,公开号为CN113011591A,申请日期为2020年11月。此专利涉及量子技术领域。
 

中科大建成511公里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

中科大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王向斌、刘洋等合作,利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小组研制的超导探测器,基于“济青干线”现场光缆及其他相关技术,实现了428公里双场量子密钥分发 (TF-QKD),同时利用时频传递技术实现了511公里TF-QKD,是目前现场无中继光纤QKD最远的传输距离。

论文:

https://journals./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6.250502

 

南京大学招聘量子光学与量子模拟等领域博士后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辉教授课题组拟面向校内外招聘研究系列博士后3名,开展超构材料光子芯片有关的基础物理、理论计算、实验技术和应用开发的研究。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子学 (超构材料/等离激元/光子晶体等)、集成光子芯片、红外/太赫兹光子学、量子光学与量子模拟 (类比引力/拓扑光学) 等领域。

中科院成功研制稀释制冷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姬忠庆团队,自主研制的无液氦稀释制冷原型机实现了10.9mK的长时间稳定连续运行,单冲程模式可达8.7mK。该技术突破将为中国的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提供低温条件保障。

 

清华大学“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成功举办

5月29日,物理学科夏令营线下正式开营。段路明教授作关于量子信息科学前沿简介的报告,马雄峰等6位教授聚焦量子信息科学、基于超导的量子计算实验研究、量子信息与计算、量子人工智能等主题,先后为营员们作学术报告。来自清华、北大、浙大等高校的180余名大三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姚期智教授荣获2021年京都奖

2021年度京都奖 (KYOTO PRIZE) 公布。图灵奖得主、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教授以“对计算和通信新理论以及基于该理论的安全基础理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此奖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