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诗友会 06-21 · 有温度,有高度,有性情,有风骨 【佳什辑评】忆雪堂:《有定集》序 熊东遨,别署忆雪堂。湖南宁乡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云帆诗友会顾问。曾在湖南电视台开辟“诗词曲联”系列讲座,将传统诗词教学搬上屏幕。已出版《诗词曲联入门》《古今名联选评》《当代诗词选评》等专著三十馀种。近著《诗词医案金典》即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序 宗义寄来《有定集》一编,期以数言为引。予于当下诗人之作,月旦固多,然皆出于个人喜好,选凭一家眼,评置一家言,信手摘之,自说自话而已。所说诸作,自呈以求评者,未之有也。宗义从予习诗有年,又同桑梓,选说数题,是为破例。内举不避亲,荐佳章于天下同好者,未为私也。 题抗战宁乡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 劫后沩川在,清流冬复春。 落花堆石砌,遗骨委松尘。 气节千秋仰,河山百战新。 碑铭无姓字,亦足警来人。 荐评:“落花堆石砌,遗骨委松尘”,字面冷峻而内心炽热,以景寓情,何深感慨!“碑铭无姓字,亦足警来人”,关键处着一“警”字,烈士泉下有知,聊可寄慰。 次静怡先生故里筑庐诗并致贺 古水双江合,新檐万籁闻。 有时能受雨,无处不看云。 青眼孤梅友,高歌瘦竹君。 深堂传百将,威令故纷纷。 荐评:起首破题,由地域而及新庐,得诗家常法。中二联尤具笔力:“有时能受雨”,比杜少陵茅屋犹胜些须;“无处不看云”,是王摩诘行踪偶有所见;五、六以“孤梅”、“瘦竹”寄情,寓主人公傲骨高怀,甚为切合。结语暗引庐主所著《三湘联坛点将录》事,圆合全篇,称颂不着痕迹,亦佳。 过东鹜山高山寺故址 风磴连云近,因缘适俗情。 岭前深树气,雨后落花声。 有客贪山色,无僧忆寺名。 泠泠岩下水,独为野人清。 荐评:寺废不碍清游,一路闲行漫拾,各得机宜;树气、花声、客贪、僧杳,俱有通玄之妙。末尾拈出千年古井,融入自家情怀,仿佛唐人“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行迹,足见斯游之快,令人欲罢不能。 江梅 沩江状元洲段北岸有小片梅林,其中红梅一株,尤见风致。乙未新春,曾偕众师友于树下攀枝留影。今岁重来,别树尤苞,惟此一株先放,盖守诗人约也。 莫问因谁俏,霜风点绛唇。 往来惟守约,浓淡不关春。 岁已轮新主,花应识故人。 明朝挥手去,留影在云津。 荐评:见风怀,有个性,咏梅诗得此一篇,可补前人空白。“往来惟守约,浓淡不关春;岁已轮新主,花应识故人”数语,人品花格俱见。小序交代因由,预为引线,亦妙。 甲午除日雨中回乡过年 轻寒来问讯,细雨接长车。 路已牵情去,尘应到岁除。 忆炉柴火旺,看树翠芽舒。 归梦年年似,今年又复初。 荐评:情是常情,物是常物,家是常家,理是常理,一经妙手绾合成篇,便觉感人之至。“归梦年年似,今年又复初”,乡思乡愁,百写不尽。 夏日用台字 雨宜晴亦好,鸥鹭莫相猜。 日色风前淡,蝉声竹外来。 欲听流水曲,小坐钓鱼台。 萍迹何须问,蓬舟任浪推。 荐评:首化坡仙,次用成句,各宜;中二联变化参差,别饶情韵;结语放开一步,洒脱自在其中。 林中 林中探旧业,叠翠转东冈。 闻响泉犹在,分茅路欲荒。 新生今岁竹,已入昔年墙。 傍石浮苔树,依稀认北堂。 荐评:“闻响泉犹在”,得柳子厚“夜榜响溪石”元神;“分茅路欲荒”,续陈半峰“路迥分茅接”馀绪。“新生今岁竹,已入昔年墙”二句,则纯是自家声口,岁月沧桑,自然生态,一齐浮现于眼前,是为力道。 夏夜 月落清江里,风来动縠纹。 徘徊如鹤独,仿佛立鸡群。 夜气山林集,蛙声远近闻。 流萤三五点,偶向草边分。 荐评:写夏夜幽静风光,活灵活现。“月落”二句观察入微,大得自然之趣。三、四自画像,悠闲傲岸兼而有之,言情分寸不失。五、六以下景语,虚实相生,有声有色,俱从观察中来也。“流萤”一结,尤具妙味。 蚯蚓 亦诩龙之后,潜夫梦未休。 吞声知静好,去骨得圆柔。 斯世虽为饵,他生要赐侯。 神农无理甚,本草入何由。 荐评:蚯蚓之为物,太过寻常,前人吟咏,多不屑及之。作者以此入诗,先占生新之趣。篇中摹形写神,夹叙夹议,曲尽斯物之妙。曰代鸣不平可,曰推崇绍介可,蚯蚓得此一章,足可名世。 秋田 香稻风吹熟,秋分又一年。 留村惟野老,守梦在乡田。 箩满还添粒,身疲不息肩。 趁晴微暑里,挥汗亦欣然。 荐评:心系底层,目观现实。文字以情感驭之,笔端展现之留守老人,精神质朴无华,形象内外兼具。读后令人慨叹之馀,尤生敬仰。 九月初三夜作 岁华空去笑吾曹,楚国秋风正画牢。 第一峰看黄叶下,初三夜对紫微高。 布衣事业蛛封网,棋局江山马卧槽。 渔父料应随老子,闲人何意捧离骚。 荐评:中二联纵横捭阖,寄慨遥深。“第一峰看黄叶下,初三夜对紫微高”,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布衣事业蛛封网,棋局江山马卧槽”,设喻新奇,小中见大。 炭河里 于衰于盛尽天恩,上国青羊稻菽吞。 城郭一围真入梦,刀兵十万不留痕。 在空云月同山好,卷地潮流向海奔。 江底沉舟江岸树,引人怀古到烟村。 荐评:借古兴怀,言外富意;文字冲和,气概超迈。通篇浅处涵深,直中见曲,大得风人之旨。 为野兰分蔸换盆感题 溪山移住俗门庭,旧岁何曾卜此生。 朱露未匀根半饱,青泥疏附意初明。 遥知他日分香雾,独使庸人窃雅声。 君子惜花休似我,摧花常借爱花名。 荐评:好诗,生机而外,更含深讽妙喻。“独使庸人窃雅声”,是论为诗中精义所在,不曾被前人道出过。兰花诗具此一言,足以震聋发聩。当今之世,窃雅之庸人,何其多也!掩卷思之,唏嘘不已。 上巳日老夜有茅浒水乡之约未赴 用静怡老韵寄诸君 几处新茅杂覆盆,有时凡鸟过前门。 花开上巳溪头荠,酒在清明雨后村。 一角自圆中国梦,二毛不掩少年魂。 诸君若觅春波兴,水漱馀红柳下痕。 荐评:“花开上巳溪头荠”,见辛稼轩少许精神;“酒在清明雨后村”,得杜牧之无边趣味。用事无痕,允称手段。末句状景,有画笔不能到处。 秋夜 读罢秋声赋,来探蟋蟀家。 中宵云蔽月,灯影照篱花。 荐评:“读罢秋声赋,来探蟋蟀家”,小镜头中有真趣味;“中宵云蔽月,灯影照篱花”,纷繁境里着孤逸心。言外传声,颇耐咀嚼。通篇流水行云,略无滞碍。 题陈海洋兄别业 人境花门春气潜,鸟音鱼性两能兼。 有时呼唤群鸥至,乐共邻翁美酒添。 荐评:虽属应酬,亦饶雅趣。古语云“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而陈公别业“两能兼”之,佳妙风光,不难想见。末化少陵诗意,于轻快中增加了几分厚重。 集中佳什,所在良多,随拾随评,不觉月盈窗牖。中宵已过,酷热未消,便欲再言,夏虫已然不许。砌下嘈嘈,催眠有术,睡乎?睡也! 辛丑夏至前夜明非熊东遨于羊城寓庐 作者简介 杨宗义,别署知止堂,长沙沩山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