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诗歌●精品荐读 】2021年第26期(总第七十六期)

 安徽晓渡 2021-06-26

过敏者

/侯培云

你是过敏体质的人

素与杨树不睦

你对飞舞的杨花过敏

对杨木皮新鲜的锯末过敏

对它浑身的气味过敏

如果仅仅是一棵杨树

你一定会灭了它或者远离它

可它偏偏是一个庞大的种族

生活啊,你又来招惹我

曾经的少年的烦恼

【诗歌鉴赏】过敏者,对过敏的物质过敏,引起的是周身的不适。杨树飞花,岁月已至初夏,这葳蕤的杨树,一个新鲜事物的具象,当它与人生之季相联系,总让人想起那个心思当拿云的少年,对尘世的态度,亦或是一种敏睿的心智,对待事物的过敏,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此季极具特点事物——杨,来进行寓意,让花季少男的过敏,诠释出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少年时期,一切事物都是新的,他的刚直、进取、不服输的精神,在尘世中遇见的“可它偏偏是一个庞大的种族”,避之不开地侵入生活的各个细节,恰如诗作最后发出的感慨:“生活啊,你又来招惹我/曾经的少年的烦恼”,唤起心头久违的心语。(文/陈怀)

白鹭

/二胡

多么白,像一匹没有瑕疵的布

这些披着白布的鸟儿,这些会飞的布,隐居的布

拒绝城市的布,在民间飞

这些呼风唤雨的布,把自己洗得没有半点瑕疵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们穿着它

穿着会飞的布,该多么白

这些张开翅膀的布,每天都在织大地的衣裳

像母亲早年的手,把一件纺绸衬衣

越洗越白,白到荒芜,白到落泪

【诗歌鉴赏】仙气的白鹭,立于湖面的傲骨仙姿,一直是诗人们爱慕与寻觅的事物,它的一身洁白,没有杂质的白,清纯唯美的白,一次次唤出诗人们内心世界的事物,让人在白色中沉湎,又让人有抓握在手里的冲动。

此诗作者第一眼以“多么白,像一匹没有瑕疵的布”的意象来打开对白鹭的诗写,这大自然里令人眼前一亮,为之振奋的美丽,让人在“这些披着白布的鸟儿,这些会飞的布/隐居的布/拒绝城市的布,在民间飞”的诗写中,感受那远离尘嚣的清净,感受白鹭与布在互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来的韵味。循序渐进的过程,让诗意从“在民间飞”的引领下,去揭开另一块“布”,那白色的“越洗越白,白到荒芜,白到落泪”,让人感受诗作的首尾呼应与联想巧妙之功力!(文/陈怀)

空贝壳

/李传英

这么多的空房子。我要选择哪一款

作为百年之后可以依附的家园

我不会和你空谈月色,一杯茶冲泡的夜晚

紧闭的大门始终没有打开

经历过生死

空荡荡的怀抱已经不再奢求

阳光和温暖

裸露在滩涂,任凭翻旧的日历

把一切还原成没有悬念的一段

多年之后,一双调皮的手把你捡起来

又遗漏在路边

来来往往的脚,最终踏碎了所有的想念

【诗歌鉴赏】“裸露在滩涂”的空贝壳,似一个个空房子,又如生命“经历过生死”。诗作借物寓意的表现手法,让这“空”的意象,裸露在生活的滩涂上,让人咂摸其象征意义下的奥秘,给人生赋予哲理性的解读,让人在感悟的同时,想起许多过往,思考着这“空贝壳”意象的人生意味。

诗作的首句:“这么多的空房子。我要选择哪一款/作为百年之后可以依附的家园”,开首就以引人哲思的诘问,引出与空贝壳特征相吻合的事物意象,让人在其中去思索一些现实的东西,思考这给生命表象出意义。贝壳之“空”,诗作最后的卒章显志给了最真实的解读,让读者在光阴的故事中,看待“多年之后,一双调皮的手把你捡起来/又遗漏在路边/来来往往的脚,最终踏碎了所有的想念”所表露出来的深刻涵义。(文/陈怀)

失眠

/田源

我不敢碰窗台上的月光,怕山村的白云漫卷

小桥和溪水拽我回乡。袅袅炊烟

又会递过来温暖的饭菜

更怕山石扛起我对山外的眺望

再次伤害故乡那条瘦弱的山路

裸露的草木把美好的一部分

送给我

不管是晨雾中的背影

还是快乐的鸟鸣

绕着小村庄,咀嚼童年的脚印

山坳的风吹乱了青春头发做了个错位的梦

一点点把星光播撒远方

时光弹不回当初的岁月

一条牛鞭倒挂如钩

卡在咽部,土地哭不出声

今夜又在窗前踱步

马路两侧,路灯还在看我

【诗歌鉴赏】乡愁,是一首伤感的曲子,随时随地就会在心头响起,让人纠结,让人回味曾经的那时!此诗以“失眠”引发出来的乡愁意境,失眠里已令人感受到了作者缠绵悱恻的心境,沉湎于故乡曾经的往事之中。

作者的思念情怀,是“我不敢碰窗台上的月光,怕山村的白云漫卷”,心事的轻触,有不想惊扰似梦似幻的意境,更不敢放歌那难忘的儿时岁月,只能用很轻很轻的诗语,娓娓道出心中的酸楚,在“时光弹不回当初的岁月/一条牛鞭倒挂如钩/卡在咽部,土地哭不出声”的诗写中,让情感随之流露。(文/陈怀)

生活

/田源

谁把故事揉揉

甩在犁地里走了

季节不忍,抱着

又生出新芽,面对尘世

一把镰刀,围着农事旋转

拿走成熟的粒子,丢下伤痛的茎杆枝叶

土地一茬茬举起根

无言地遥望苍穹

【诗歌鉴赏】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生活不缺少诗意,岁月的沧桑,总能勾起诗人心中的痛楚,而回味,感慨,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作者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把自己眼中看见的生活一层层勾勒出来,打开人生的百味坛。诗作融入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情感,通过熟悉的意象,写意人生,解读认知。诗作首段“谁把故事揉揉/甩在犁地里走了”,铺垫出生活里的痛疼和无奈,牵引出尘世行走的心境。而活在当下,韶华易逝,岁月已老,作者用“一把镰刀,围着农事旋转/拿走成熟的粒子,丢下伤痛的茎杆茎叶”,给我们解读岁月,从而进一步感慨生命的“伤痛”。整诗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把“生活”的人生情感,对岁月的感悟,一步步推向高潮,解读岁月沧桑中,生命“伤痛”与“无言”的释义。(文/晓渡)

 

/南佳

每一世轮回,伴随着盛大的仪式

不只是炙热的阳光,柔软的风和急骤的雨

还有蛙鼓、蝉歌、蜻蜓的炫舞

于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无需百里湖荡,仅一方池塘足够

绿色浓缩至深碧,菡萏正式更名为芙蕖

从此所有的心事在花蕊中打坐

参悟这一世的禅

【诗歌鉴赏】夏日的荷塘上,有荷在迎风摇摆着,挺立不倒,暗藏着底色。诗作开头“每一世轮回,伴随着盛大的仪式/不只是炙热的阳光,柔软的风和急骤的雨”,运用形象化的拟人手法,不但窥见了“荷”之美,而且,暗喻着人生路之漫漫,我们每个人都在过着轮回的生活。诗语“无需百里湖荡,仅一方池塘足够/绿色浓缩至深碧,菡萏正式更名为芙蕖”,透露出“荷”顽强生长的生命力,照见了从前的光华,一粒尘埃的力量。诗作结尾“从此所有的心事在花蕊中打坐/参悟这一世的禅”,升华主旨,充满哲思意趣,凸显人生认知和感悟,一幅唯美、朦胧、绵长、隽永的画面跃然眼前。(文/晓渡)

劈柴的父亲

/李国庆

父亲两腿弯曲站在木头前面

像一截沉默的木头

举过头顶的斧子

虽斧刃锋利,但显得有些笨重

高高举起,猛地向下一劈

被那布满年轮的木头弹了回来

父亲说道,难道你比我的骨子还硬

终于劈开了木头的年轮

散发出蕴藏已久的体香

父亲一辈子就这样劈着

劈成一个个琐碎的日子

温暖了一家人

自己的力气被木头吸光了

再也握不住斧子

最后父亲躺在木板上

成为一截真正的木头

【诗歌鉴赏】诗作为“父亲”勾勒出一座大山的形象,通过父亲劈柴的情景,寓意出“父亲”在自己的人生中赋予的深刻含义。作者巧妙地运用实虚结合的手法,一语双关地诗写,让读者从“劈柴的父亲”的身影上寻觅出父亲如山的形象,从“高高举起”斧头上读出“父亲”伟岸的寓意。在“父亲一辈子就这样劈着/劈成一个个琐碎的日子”这句诗作里,在作者的认知里,将一辈子与劈柴的父亲,赋予的是简单而朴实的生活。作者读出父亲“散发出蕴藏已久的体香”,从而仰望父亲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此诗巧妙地用一幅劈柴画的诗写,描绘出父亲一生劳累辛苦的形象,寻觅出父亲的无声的爱。(文/晓渡)

夏至,忆儿时时光

/李永久

老榆树撑着油纸伞

水井苔痕斑驳

木桶水明澈见底

尝一口清爽甘甜……

卧在石磨边的老牛

用尾巴扑打着氓蝇

大黑狗吐着舌头

警觉的观察着四边……

树木倒影映入池塘

浅荷随风舒展臂膀

小蜻蜓上下快乐飞舞

鱼儿不时炫一下身段……

蝉儿不知疲倦的吟唱

呼唤着夜的来临

羊儿不情愿的回圈

湛蓝天空繁星点点……

榆树的凉荫下

横七竖八铺满凉席

奶奶的大葵扇

缓缓摇着  凉风阵阵

优美动听的故事

让人忘却困眠……

儿时的夏天——

是一首不眠的歌谣

是一幅多情的油画

在梦里,清晰明亮

在白天,渐行渐远……

【诗歌鉴赏】当有一天怀旧了,首先想到的是,难忘过去的孩提时光。在夏至之时,犹然童真依旧,最纯洁的感念在,把记忆中最贴心的追溯,倾斜在思恋一边,都是最本真的心悸。诗作开头“老榆树撑着油纸伞/水井苔痕斑驳/木桶水明澈见底/尝一口清爽甘甜”,让读者既看懂了儿时的纯粹情感,又萌生了好像是一种“爱”的记忆。诗语“儿时的夏天——/是一首不眠的歌谣/是一幅多情的油画/在梦里,清晰明亮/在白天,渐行渐远……”,吟诵起来,颇有几分热度,也有几分感动心肠,把握好了,便是原初的心跳声,经久不衰而连绵不绝。整诗清新自然,出淤泥而不染,耐品味、耐咀嚼。(文/晓渡)

时光不会变老

/江苏阿华

懂得感恩,是从村前伸出去的小路

是我回来时,黄昏改写过的天空

那棵槐树又年轻了些

在虚无中,二十年前的灯火落在路上

一直是脚步声传递忙碌的信息

有时你看到的风,只是草尖的摇摆

有时你听到的雨,瓦楞上的炊烟会把咳嗽

放在老屋里,像窖藏的甘醇

时光不会变老。与流年赛跑的背影

慢了些,头发白了些。而等待

成为四月的路口与河流抱养的桥

乡愁的口音,就跳出来

感恩的眼神,是路上慈祥的灯

他笑着、唠叨着、领着我。一前一后

像捧在掌上的童年

唯恐一声犬吠,惊吓到河面上的月亮

【诗歌鉴赏】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渐老,引发多少光阴的故事。此诗作者通过一幅村景图,注解出对时光的认知。独特的触角和感性思维,和寓意深刻的意象事物的构建,让整首诗作意趣生动,回味无穷。如光阴是“流年赛跑的背影”,让读者从忽闪忽闪的赛跑背景中,读出时间之美;通过把光阴放入“四月的路口与河流抱养的桥”的画面,把作者拉进乡愁之中,回想那曾经的岁月;运用“瓦楞上的炊烟”“老屋”铺垫出回想的景象,再用“乡愁的口音,就跳出来”来让读者领悟抽丝的乡愁,深刻的意义。作者抓住时光的主线,通过一个个意象的事物,诗写出自己人生岁月的时光笺,诗写手法老道,韵味十足!(文/晓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