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袭人为什么被人骂腹黑?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陈想读名著 2021-06-26

袭人在《红楼梦》里也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说她好的,是忠诚,本分,大度、虑事周全等等;说她不好的,是“西洋花点子哈叭儿(晴雯给袭人起的绰号,即哈巴狗)”,告密者,甚至“心机婊”。

应该说,《红楼梦》里的人物,除了贾赦、贾珍等寥寥数人的形象“一坏到底”外,基本上都是“圆型人物”,也就是说,并不是单纯地可以好或坏来判断的,这也正是这部伟大小说现实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就比如说上面引来的“心机婊”这一评语吧。

我想,袭人不是傻大姑,尽管日常话少,在贾母心里是个“没嘴的葫芦”,但并不是说她没“心机”;然而有心机并不见得就是坏啊!古往今来,有哪个立志做一番事业的人是没有心机的?

当然袭人只不过是个丫头,说不上做什么事业,最多也不过是做宝玉的小妾而已。但是我们也没有权力剥夺一个小小丫头憧憬自己未来的权利啊。

就看这“心机”怎么用法。

如果说“有心机”是中性的,对袭人来说还是适用的,那么在“心机”后面加个“婊”,恐怕就让她感到委屈了。

因为加了这个字,就意味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意味着看起来很圣母,事实上很下流。

但这真的有点冤枉袭人。因为书中没有一处显示袭人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相反倒是处处忍耐,愿为别人考虑。

我想,关于她的这个印象的形成,有一件事是撇不开的,就是她向王夫人建议把宝玉搬出大观园,因为姑娘小伙都大了,混在姐妹、丫头堆里不太好。

这容易被理解成是针对晴雯,但哪怕是袭人考虑到了晴雯,也只是其中并非主要的一点。

因为说实在的,晴雯虽然是宝玉心中“第一等的人”,但并非排名第一的“恋爱对象”,甚至,如果把恋爱也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话,黛玉才是宝玉正式的恋爱对象,晴雯只是宝玉非正式的“恋爱游戏对象”,或者说她是他的非正式恋爱游戏对象里最重要的一个。

况且,如果针对晴雯,袭人但凡有点心机,也不至于要通过建议把宝玉搬出大观园来避免给宝玉与晴雯创造机会。

袭人提出把宝玉搬出大观园,依据很充分,也很符合实际,切合王夫人等家长的心事:最令人担心的是宝玉与黛玉、宝钗之间搞出什么纠缠不清、私相授受的孽情来,这影响的可不只是贾府。

其次是与丫头们的事,尽管不至于惹出什么了不得的事,宝玉读书却是会受到明显影响的。

当然她也考虑了自己的未来问题。

从这个事情来看,袭人是有心机的,但并不是“婊”,因为她提的建议很合理,不管是从整个贾府的稳定考虑,还是宝玉的成长考虑,都是合情合理的。

王夫人就此更加信任和重视袭人,并在事实上把她的待遇提高到姨娘标准,这固然是袭人没有预料到的,并估计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猜想,却也不能以此为“婊”的依据;这更因为袭人的建议是对的,也是内外一致的。

但毕竟袭人确实承担了骂名。在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并很快香消玉殒后,连宝玉也怀疑是袭人向王夫人去说了什么不可告人的话导致的。

也就是说,袭人的委屈在于,她被误解为“心机婊”,根本上不是因为她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处,而是因为她与晴雯处境的对比。

从行动上来说,袭人并没有多少让人可以指摘的地方。与宝玉的关系当然并不高尚,但她也没装出冰清玉洁的样子,有一次不留神把自己与宝玉放在一起说了个“我们”,还被正与宝玉闹脾气的晴雯逮住好好挖苦了一番,说明没耍心机;

自王夫人对她表达了要她好好服侍宝玉并给她姨娘待遇后,她反而不肯再与宝玉亲昵,把原本自己负责的与宝玉同房而睡的位置让给晴雯,说明并没有什么要“独霸”宝玉的心机……

从处境上来看,反差就太明显了。都是老太太给宝玉的人,晴雯各方面的条件还比袭人优越,而结果却是,晴雯担个“狐狸精”虚名被逐出贾府并惨死,袭人与宝玉有实质关系却被看作为人“沉重”待以姨娘之礼。

于是有人觉得晴雯冤枉,造成这冤枉的很大责任归于袭人;而其实这样对待袭人更冤枉。

因为晴雯冤枉没错,但她的冤枉不是袭人造成的,即使客观上如王夫人在对袭人与晴雯的对照中加深了对晴雯的反感,那也是在考虑谁的服侍更符合作为父母对宝玉的期待和要求。

在她的判断中,晴雯各方面都出色,但是太“妖”了,印象中,她见过晴雯精致如西施的样子,也见过晴雯不事修饰“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的样子,因为晴雯太美了,无论打不打扮,怎样打扮都很“西施”,而在家长眼里,一个定位是服侍主子的丫头太会打扮和太随意都不正常,都是轻佻的表现。相反,像袭人那样就很好。

我们可以反对王夫人的观点,觉得她太古板了;但这是家长的想法,能怪袭人吗?

所以,袭人真的很冤枉,幸好她的结局也还属于不幸中的大幸。

以上浅见,朋友们怎么看?欢迎讨论!

(网图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