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消息,周五晚间,每日优鲜正式以“MF”为证券代码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据悉,每日优鲜在本次IPO中总计发行2100万股(含绿鞋2415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价为每股ADS 13美元。以此发行价计算,每日优鲜IPO募资额约为3亿美元,IPO市值为32亿美元。 每日优鲜官方称自己为社区零售数字化第一股,与业内一直所称呼的“即时生鲜第一股”和“生鲜电商第一股”有些差异。之所以这么称,可能与其给自己的重新定位有关:即(A+B)x N模式,其中,A代表其主营业务前置仓即时零售,B为其2020年下半年推出的智慧菜场业务,N则是指2021年启动的零售云业务。 三年亏损近68亿 每日优鲜盈利的AB面 每日优鲜被业内称为中国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的首创者,通过“前置仓”的模式,极大的减少了生鲜商品的损耗,提高了配送效率,让生鲜商品通过网络销售的模式,可以实现周边1-3公里1小时送达。 “前置仓”模式后来被众多生鲜电商企业所采用。 2020年7月,每日优鲜作为唯一的生鲜电商代表,入选“2020胡润中国10强电商”。2020年7月中旬,每日优鲜CFO王珺曾公开表示,公司已于2019年年底实现全面盈利。 而据后来的招股书显示,其2018、2019、2020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成为每日优鲜的AB面。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达到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调整后净亏损率从62%降至46%,再到25%;而2021年一季度净亏损为6.10亿元,同比收窄68.65%。 每日优鲜主要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2014年成立的每日优鲜如今已经走过将近7个年头,《零售圈》从企查查等公开信息查询获悉,每日优鲜至今已经过10次融资。不完全统计显示,总体融资达规模达到了120亿元。 每日优鲜融资史
制表:零售圈 数据:公开信息 生鲜电商三板斧 履约成本、低毛利、获客成本 作为生鲜电商类企业,《零售圈》认为,履约成本,获客成本,低毛利一直是困扰行业的三板斧。 在每日优鲜招股书公开的数据中,比较亮眼的是其客单价,平均客单价高达94.6元,在国内所有前置仓玩家中排名第一。这一点确实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从2018年到2020年,每日优鲜的有效用户分别为510万、720万、870万,三年复合年增长率30.7%,有效用户订单量为3250万、5910万、6510万。
数据显示,每日优鲜从2018年到2020年的毛利率分别为8.6%、8.7%和19.4%,从数据来看,在毛利率提升上,2020年每日优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可能与疫情期间的“囤货”消费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率(履约成本占净营收比)从2018年的34.9%降至2019年的30.5%,再降至2020年的25.7%,在获客方面,每日优鲜的营销费用率(营销费用占净营收比)从2018年的22.4%降至2019年的12.3%,再到2020年的9.6%。这得益于每日优鲜不断扩大的品牌效应和用户忠诚度带来的获客成本降低。 不论是已经上市的每日优鲜,还是即将上市的叮咚买菜或者其他品牌。目前由于生鲜商品的高损耗,高成本导致的低毛利率问题依然是困扰企业的一个外在数据表现。其主要原因在于高履约成本和高获客成本。 从履约角度来说,赛道选手们通过前置仓、网格仓、共享骑手、数字化、科技化等手段不断在尝试新的途径去降低。而获客成本则是生鲜电商很难逃过的一个魔咒,这可能与其天生的与实体店的特性有关,实体零售选好址,如果经营没有问题,基本上是有稳定的客流,获客成本在于房租成本,也是一个持续输出的,且占比很高的成本。而生鲜电商在培养起用户消费习惯,品牌认知度,消费粘性之前,都要通过持续的烧钱模式不断营销获客。只有在品牌认知度极高的情况下,才会相对降低获客成本,但在竞争激烈的生鲜赛道,你不烧钱我烧钱,你停止烧钱,我开始烧钱获客,也在不断诱惑着消费者在做“不忠诚”的用户,这一点要突破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个消费者同时装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生鲜、朴朴、多多买菜、美团买菜等APP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只是一个换手指的时间,也许就是一个省钱机会。各大平台都在用自己的优势去抢占用户的心智。 据艾媒发布的最新《2021年中国后“疫”情时代生鲜电商运行大数据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到62.9%的高速增长,达到2638.4亿元,预计到2021年将升至3117.4亿元。 总体来说,生鲜电商赛道的市场依然足够大,前有每日优鲜上市,后有叮咚买菜即将上市。资本对于赛道的嗅觉已经转换为实际行动。随着参赛选手的淘汰和恢复竞争常规,这个市场或许很快就被消费者所认可,代替一部分实体渠道的生鲜消费份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