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瑞士大圣伯纳山口的搜救犬到云南茶马古道的避雪屋,圣伯纳德修道院的济世救困传统一脉相承

 慧言历史话古今 2021-06-26
从瑞士大圣伯纳山口的搜救犬,到云南茶马古道的避雪屋,圣伯纳德修道院的济世救困传统一脉相承
1933年,瑞士的圣伯纳德修会来到云南三江流域,留下了很多美丽的故事。


一,瑞士的圣伯纳德修道院的救援旅舍,大名鼎鼎的圣伯纳德犬

瑞士小镇马蒂尼位于罗纳河在下瓦莱州的河湾处,是穿越大圣伯纳德路线的中心。文化的传承、地中海风情以及可口美食是其突出特点。昔日的名流如卢梭、歌德、司汤达、李斯特都在这里留下了流连忘返的足迹。马蒂尼的历史街区令人赞叹不已,一些教堂和非宗教建筑尤为值得一看。从马蒂尼乘坐“圣伯纳快车”穿过景色怡人的乡村便可到达大圣伯纳德。

瑞士、意大利边境的圣伯纳德修道院

大圣伯纳山口在瑞士、意大利边境,从马蒂尼乘坐“圣伯纳快车”穿过景色怡人的乡村便可到达大圣伯纳德。圣伯纳德修道院是11世纪建造的著名的修道院,它位于圣伯纳德大山口1英里远的地方。
修道院在这里建有旅舍并培养搜救犬,建立旅舍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克服翻越山口的困难。他们培养的搜救犬便是大名鼎鼎的圣伯纳德犬。

圣伯纳德修道院的神父与他们培养的圣伯纳德搜救犬

圣伯纳德犬在修道士的精心喂养下,拥有硕大的体形和灵敏的嗅觉,它们待人友好,几百年来挽救了数以百计试图徒步穿越山口的冒险者的生命。它们用自己的身体暖热遇难者,然后通知修道院的修士神父,把遇难者带回旅舍救治。

曾经有一头名叫巴里的圣伯纳犬,在它14年的寿命中一共救出41人。最后一次救人时,一个冻僵的遇难者在巴里的温暖下苏醒过来,却把巴里当成伤害自己的恶犬,迫不及待的拔出匕首朝巴里腹部猛刺几刀,巴里伤痕累累回到修道院报信后就死了,当修士们把遇难者救回来,遇难者明白了真情后懊悔的留下眼泪。

大圣伯纳德山口,阿尔卑斯山的重要山口,在瑞士、意大利边境。

瑞士人对巴里的情感之深,就像我国人民对大熊猫的热爱一样。他们把巴里的肖像永远保存在当地自然历史博物馆里。

二,茶马古道上的“避雪所”,圣伯纳德修道院和中国的故事是从1933年开始的。

圣伯纳德神父们自认为是天主的使者,代表上天给世上受苦受难的人民带来福祉,1933年,瑞士的圣伯纳德修会陆续派出传教士,来到云南三江流域的德钦和维西地区进行传教。

20年间,修士们修建山中简舍客栈、开办学校,在人迹罕至的他乡雪山,努力通过实践传播其信仰。

行走在云南雪山脚下的瑞士传教士

“避雪所”就是在这一时期,由这里的传教士李自馨和国尊贤两位神父利用茶马古道的通往优势主持修建。
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今天的香格里拉县)、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

好不容易凑在一起的神父们

茶马古道维西段是迪庆州内保存完整、文化内涵丰富的一段茶马古道之一,但在当时只是一条羊肠小道,繁忙险要,气候多变,一位神父在日记中写道:“这是许多过客的常经之地,路途漫长危险。”特别是在下雪的时候,常有人魂断古道。

传教士从瑞士来到三江地区,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为了茶马古道上往来的安全,在1935 年6,他们开始建造“避雪所”,除了为神父们自己方便,也为那些长途跋涉的人们提供栖身之处。

民国时期历史图片,正在建设中的“避雪所”,1935年

现在人们在茶马古道维西段岩瓦段古道沿线发现了两座历史遗迹:“避雪所”。这两座“避雪所”具体位置位于维西县白济汛乡施底行政村岩瓦社与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腊咱乡交界的交通要塞上。

建筑中间由廊道隔离,廊道成“十字架”造型,整个建筑遗址结构紧凑、工程做法严谨、造型独特、庄重大方,风格素净古朴。

茶马古道,为祖国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瑞士的圣伯尔纳多修会传教士,来到傈僳族、摩梭人、藏族、怒族、汉族不同民族的混居云南三江流域,当时这里还是非常封闭的地区,神父写道:“这里峡谷纵横交错,峭壁深渊,大河穿插交汇,跌宕起伏,奔腾流向远方。”

他们与当地居民友好共处,与少数民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在此拍摄了大量照片,记录了他们进行传教的这段历史,进一步丰富了这条古道沿线的历史文化遗存,也留下了很多美丽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