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团风疹,就是一团湿热!张仲景的方子,治湿热荨麻疹,思路清晰

 人老颠东 2021-06-26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这几天,有朋友在后台跟我讲,文老师,我有顽固荨麻疹,不想用西药了,就想用中药。你给我出出主意吧。

文老师的水平,太浅薄了。出主意,谈不上。我只能通过文字的形式,把我脑海中关于荨麻疹的治疗经验,写出来,供你参考。

这样子,尽管无法直接帮助你,但至少可以陪你聊聊这个事儿,帮你多一点对它的了解。

我在这里提醒你一件事儿。这就是,看你的舌苔是否发腻。中医曾经有一种说法,就是荨麻疹患者,如果苔腻,就考虑风湿郁表,久而化热。用解表和清热利湿的办法应对,很好。

也就是说,你身上这个疹子,就是一团又一团的湿热,粘在上头了,下不来,稍有不对劲儿就犯病。

图片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这依然是我国经方大师刘渡舟先生的验案。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20岁。他就是全身起疹子,颜色发红,全身连成一片,痒得不得了。

身上痒,他就想去挠。这一挠,就会挠出痕迹来,高出皮肤表面。

当时,曾有人说,这个现象就是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药,用了一大堆,效果始终差强人意。

怎么办呢?后来,他求治刘渡舟老师。

刻诊,见患者身有疹痒,有一点怕风畏寒,舌苔白腻,小便短黄。脉象偏浮。

这时候,刘师给写了一张方子。幸运的是,方子的原貌得以保存,我来转述一下,咱们一起研究:

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所有这些,水煎服。

当时,方子开出来,患者自己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之前各类药物吃了那么多,都是效果一般。但这一次,用药结果和之前完全不同。患者仅仅服用2剂,开始微微出汗。接着,风疹全消。从那以后,病就好了。

这张案例,是刘渡舟早年治疗疹痒的一张典型案例,在业界是很有名气的。

我给你讲讲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把皮肤上的疹子,放在一边,不去考虑它。

图片

我们就看这个人的整体状态。

第一,他就诊的时候,有一点畏寒怕风。这说明什么?是不是有风邪在伤他的体表啊?风邪打开肌肤腠理,营卫失和,所以畏寒怕风。

第二,你再看他的舌苔,是不是有点腻啊?腻苔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有湿邪啊?

第三,小便短黄不利。尿黄说明啥?有火,有热呗!

上头这三件事儿,是怎么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呢?什么诱因,将它们串联在一起?

答案很简单,就是这个人,外感风湿。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夹杂湿邪,郁滞患者肌表,接着就化热了。风湿、湿热联手,弄得患者浑身难受。他体表的皮疹,就是湿热郁滞的体现。

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既然如此,要想改善,就得外散风邪,清利湿热。我们看看当时刘师开的配伍:

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

这里头,生姜、麻黄、杏仁,负责解表。其中,生姜、麻黄善于散肌表的风寒。杏仁善于利肺气,肺气通利则表邪得解。连翘、桑白皮和赤小豆,负责清热利湿。连翘也有解表的作用,可以协同生姜和麻黄驱散风邪。大枣和甘草,可以健脾益气,增进气血之生化。这就是基本意图。

这个配伍,其实是《伤寒论》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化裁。只不过,将其中的梓白皮,换成了桑白皮。这个经方,解表散邪,清热利湿,历来都是中医临床治疗荨麻疹,证属风湿客表,郁久生热的重要方剂。有人曾总结,荨麻疹久治不愈,脉浮、苔腻的人,就适合用这个配伍。

图片

其实,中医治荨麻疹,可用的方法有很多。我上头说这个,在夏季可能更有实用价值。夏天,天热,湿气重,人们又贪凉。风湿之邪很容易伤到我们,引发荨麻疹。这个时候,刘师在医案中展示出来的用药思路,就比较有借鉴意义。

当然,非专业读者,最好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证属阴虚血燥的荨麻疹,或者证属风寒的荨麻疹,都尽量不要用。我们要严格结合脉浮、苔腻等特点来进行辨证。

专业的读者朋友们,请你认真揣摩,争取给日后临证,多增加一点思路。

当然,夏天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在出了一身大汗的时候,逮个空调风扇就使劲儿吹。这么吹,吹出荨麻疹的例子,太多了。疾病,有时候就在我们身边潜伏者。我们稍微一放纵自己的生活习惯,它们就可能粘上你。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