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氧治疗可以逆转颈动脉斑块吗?

 张秀勇图书馆 2021-06-26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经高达3.3亿,每年有400万人左右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其中近乎一半的死亡,源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700万人因脑卒中而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


半数老年人有颈动脉斑块
Image      上海瑞金医院在100名54~94岁无“三高”人群的颈动脉彩超中发现,65岁以上人群,半数可发现颈动脉斑块,并表明斑块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实,除了颈动脉以外,腹主动脉、上下肢动脉,都是多普勒超声容易观察到的部位,可同时检查,因为各部位的动脉硬化程度未必一致,多部位检测可以避免遗漏。
简单地说,动脉斑块分两种,一为稳定斑块(又称硬斑),二为不稳定斑块(又称软斑)。前者斑块内所含脂质少、纤维帽相对偏厚,犹如皮厚馅少的包子,有学者还把它比喻为“死火山”。后者斑块较大,所含脂质多、纤维帽薄,犹如皮薄馅多的饺子,还可把它比作“活火山”。
不稳定斑块正因为“皮薄馅多”,故其在一定因素触发下易于破裂,随之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栓是不稳定的,且容易脱落。所以说,破裂的是软斑,脱落的是血栓。正是因为血栓的脱落,进入脑部血管,可导致中风等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将不稳定斑块比作“隐形炸弹”,确有一定道理。
而“皮厚馅少”的稳定斑块不易破裂,也就不易有血栓的形成。稳定斑块位于内膜与中膜之间,是有“包膜”和一定“根基”的,故其本身并不易脱落。
但不管是稳定斑块,还是不稳定斑块,如果它不断增大,向管腔内发展,则可使动脉血管腔变狭窄。当狭窄大于50%,则可产生临床症状。严重者血管腔狭窄可大于70%,甚至管腔完全闭塞,可严重影响该动脉所辖部位的血供。

只要有斑块就要去干预治疗,三氧医学疗法精准干预!

Image

今日热点

Image
发表于4天前deguokate
查看:13500回复:135
 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低回声斑块和混合性斑块。同时炎性反应又贯穿了斑块的发生、发展全过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在动脉损伤和斑块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增高可促发斑块不稳定,进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三氧治疗可以逆转颈动脉斑块吗?

Image

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卒中发病关联已被证实,机制:(1)严重管腔狭窄引起脑血流量减少,诱发低灌注从而导致血栓形成。(2)斑块成分脱落致脑栓塞,即动脉-动脉栓塞。其中动脉-动脉栓塞占相当比重,因此不稳定性斑块的治疗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和逆转斑块已是共识,但部分患者不耐受其不良反应和昂贵的价格,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医用三氧治疗的患者其斑块竟神奇地缩小了,因此我们推测其对颈动脉斑块可能有治疗作用,遂进行了此项临床研究

医用三氧治疗颈动脉斑块及对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目的 探讨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对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 1年12月住院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提示颈动脉软斑或(和)混合斑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氧组阿托伐他汀组饮食组,每组30例.饮食组给予低脂饮食控制;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天1次口服;三氧组给予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每周2次,1个疗程为8次,共2个疗程,中间间隔3个月.检测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个数、面积、性质、纤维帽特性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三氧组斑块Crouse积分、hs-CRP分别为(2.34±0.97)分、(4.9±4.0) mg/L和(2.35±0.63)分、(4.8±3.7) mg/L,治疗后分别为(1.80±0.59)分、(3.3±2.2) mg/L和(1.92±0.47)分、(3.4±2.0) mg/L,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饮食组治疗前后的斑块Crouse积分、hs-CR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三氧组与饮食组比较,斑块Crouse积分、hs-CR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托伐他汀组与三氧组之间斑块Crouse积分、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可调低hs-CRP水平,达到抗炎抗动脉硬化,从而逆转颈动脉斑块的作用,疗效与阿托伐他汀相当,明显优于饮食控制,可作为颈动脉斑块治疗的新途径.


俄罗斯科曾有科学家对39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了三氧治疗。所有的病例都有缺血性疼痛发作,9例患者有心脏病发作,1例已经经过手术治疗,2例有卒中发作。接近2/3的病人有脑供血不足,1/4的患者脑部供血由侧支循环供应。治疗采用三氧自血回输疗法,共治疗20余次。第一个疗程结束时,患者绞痛发作的次数由原来的每天6.1次降到每天2.5次,硝酸甘油的用量明显减小。病人的运动耐量增加了82.4%,患者的胆固醇水平降低51.1%,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48%。他们由此得出结论:三氧是一种有效的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治疗方法

NINVS曾对6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治疗组主要是应用O3/O2自体血回输等三氧治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扩血管治疗。经过10天的治疗后,分期较早的30例患者,治疗组有70%的患者病情改善,20%的症状消失;对照组有40%患者的症状改普,但是有53%的患者病情恶化。15例病情较重的患者接受三氧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0%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对照组只有26%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治疗组有40%的患者病情恶化,对照组有73%的患者病情恶化。

 来看一个个案病例
Image
Image
一位来自孝感的患者,1月份在当地人民医院体检结果显示:右侧颈部动脉有斑块。在经过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一个疗程治疗之后,再次体检结果显示:斑块消失了,自身不适症状也有缓解,睡眠质量、精神状态都有良好转变!
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有逆转颈动脉斑块的作用,疗效与阿托伐他汀相当,而且没有药物副作用,可作为颈动脉斑块治疗的新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