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国勇/斜蚂格斗子(散文)

 读在现场 2021-06-26

  

  

在故乡豫东的土语中,称蛤蟆为“斜蚂”,称蝌蚪为“格斗”,所以才有了斜蚂格斗子这道食材的横空出世。在我童年的印象中,斜蚂格斗子有着漂亮的外形,更有清爽的口感,是夏季最受欢迎的食物,可以称得上色香味俱佳了。从外形上看,斜蚂格斗子和蛤蟆蝌蚪确实相似:圆圆的大脑袋,后面拖着长长的尾巴。做斜蚂格斗子大多是用高粱或是玉米、红薯等磨制的杂面。把搅拌得稀稠适宜的杂面糊糊放进漏勺里,稍稍用力,杂面糊糊就从漏勺的孔眼里流了出来,拖着长长的尾巴落到了水花沸腾的锅中,很快凝固成形,变成了如小蝌蚪般的面疙瘩在水中翻滚……

做斜蚂格斗子是个非常麻烦的活,需要父母两个人通力协作。当父亲搅拌杂面糊糊的时候,母亲已经在土灶下燃起了劈柴火;当父亲用漏勺制作斜蚂格斗子的时候,母亲打来冰凉的井水,倒进大瓦盆中待用;待一只只小精灵在滚水中定形,父亲就用笊篱把它们捞出来,放进大瓦盆的冰凉水中降温。这是个让人等待的过程,也是欣赏斜蚂格斗子的过程,至今让人难以忘怀。斜蚂格斗子因原料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高粱面做的斜蚂格斗子呈现红色,玉米面做的斜蚂格斗子呈现乳黄色,红薯面做的斜蚂格斗子呈现褐色。随着父亲不停地用笊篱把斜蚂格斗子放进大瓦盆中,可以看到先是如散开的蝌蚪群在水中浮游。很快,随着瓦盆中的斜蚂格斗子越来越多,让人想到湖岸边拥挤的蝌蚪群,似乎有种莫名其妙的力量鼓舞着蝌蚪们聚集在一起,激昂地摇动着尾巴,在水面上荡起一个个的涟漪……

  

一段时间以来,曾经认为斜蚂格斗子是故乡独有的特产。翻看宋代孟元老写的《东京梦华录》时,才发现其中有形象的描述。清代李光庭写的宝坻乡土民情的笔记体故事《乡言解颐》中,曾有“蝌蚪子”条目如此介绍:“麦、菽二屑各半,和面,用木床擦入沸汤中,熟而捞出,拌卤食之……蝌蚪子者,象形也。此山西后人食法,又曰格豆子,则音之伪也。”以此来看,斜蚂格斗子并非是故乡独有的特产,是从宋代传下来现已遍布全国各地的美食。在山西省晋中、晋北等地区,有一种传统风味面食叫猫耳朵,样子也和猫耳朵差不多,做法和《乡言解颐》中记载的相似。我在山西的盂县吃过圪瘩子,是用擦圪斗床挤压面团制成的,味道大致和斜蚂格斗子差不多,形状也似猫耳朵;在北京我吃过的面鱼已经和斜蚂格斗子非常像了,犹如截短了的面条。西安有一种蝌蚂蛄蚪的面食,形状上和斜蚂格斗子无异,也是圆圆的大脑袋,长长的尾巴。不过,蝌蚂蛄蚪是用豌豆淀粉做的,从漏斗中漏到水里时,呈现透明状,如玉石雕琢的一般。

无论是斜蚂格斗子,还是猫耳朵、圪瘩子、面鱼、蝌蚂蛄蚪,调味的方法大致相同:用笊篱从凉水中捞出来后,放上切得细细的葱丝,再浇上一勺蒜汁、半勺香醋,滴上几滴香油。吃的时候不用筷子,只管张大了嘴吸入口腔咀嚼。第一感觉是顺溜,第二感受是凉爽,第三感觉才是筋道耐嚼、酸香可口。最宜是麦收时节,男人大汗淋漓地回到家中,吃上一碗凉爽可口的斜蚂格斗子,既可以饱腹又可以降暑,一股凉意涌上来,给人非常舒服的感受。

斜蚂格斗子是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食材。和白白的小麦面比起来,高粱、玉米、红薯磨成的杂面不仅粗糙难看,还有一种苦涩的味道。因为有了斜蚂格斗子,这些杂面变得风味独特,不仅大人爱吃,也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如今,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大幅的改善,斜蚂格斗子也退出了农村的餐桌,成为了城市里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当然,内容丰富了很多,价格也变得不菲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