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人物谈|王羲之之四:以道教文化为基础的人生态度归宿

 雅雨书屋 2021-06-27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四、以道教文化为基础的人生态度归宿
与佛教在中国自上而下的传播路径相反,中国道教在中国走的是自下而上的发展传播路线。汉代自民间发起的道教被魏晋门阀士族所吸收纳用,将其改造成为体现士族文人人生态度的贵族宗教信仰,其代表教派就是天师道,其思想纲领就是葛洪总结归纳的“地仙”思想。而王羲之则是努力践行“地仙”思想的天师道代表人物。


道教的宗教信仰目标是追求“成仙”,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一直处于调整变化中。葛洪将成仙之路分为“天仙”“地仙”“尸解仙”三种。其中“天仙”和“尸解仙”都把成仙的归宿放在彼岸世界,而“地仙”则强调自我成仙,即把成仙的可能从不可知的彼岸拉回到现实中来。为了证明这个理论的成立,葛洪还编过一部《神仙传》。这部书中所收的神仙,不仅包括传说中的神仙,如王子乔、赤松子之类,最新奇的是像刘安、左慈、孔安国、郭璞等真实历史人物也都赫然在列,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相信,我们每个人人人都可以成仙。
人人可以成仙的“地仙”思想,集中代表了崛起后的魏晋门阀士族在人生态度方面的“及时行乐”思想,故而能够在广大门阀士族群体中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王羲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琅琊王氏家族与道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据《晋书》本传,王羲之家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又精通书道。”《道经》一书中还记载了王羲之的始祖王子晋向往神仙之灵虚,迈行放达于天台北门金庭桐柏山(即今嵊州金庭)第二十七洞天(道界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故事。王寔《潜夫论》:“因氏王氏,其后子孙,世喜养性、神仙之术。”陈寅恪先生经过考证,认为王羲之家族父子均以“之”为字,是他们均信奉天师道的符号(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本传还记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可见从王羲之的家族到他本人,都是道教的忠实信徒。传说王羲之的书法活动也与道教活动有关。现存王羲之书法作品中就有与道教相关的《道德经》和《黄庭经》。而且其《道德经》系为与某道士换鹅所书。


但王羲之信奉道教的最大作用是用来指导规则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态度。这就是用自己的生活行动,去实践葛洪所谓人人可以成仙的“地仙”思想: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陈寅恪先生关于天师道世家的考证中,还提到除了琅琊王氏家族,其他如孙绰、许询、顾恺之等当时士族名家,也同信奉天师道。其中对及时行乐“地仙”思想的践行,王羲之最为得力: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经过几十年的沧桑阅历,王羲之终于认识到,无论是出世入世的角色位置转换,还是人际关系的是是非非,乃至自己最为擅长的书法艺术,都只不过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以采药服食和游历山水的快乐所在。进入了这样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达到了快乐神仙的“地仙”世界。

(全文完)




(本文节选自宁稼雨《王羲之的文化价值仅仅在于“书圣”吗?》,《文史知识》2021年第六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