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养殖青蟹综合应用技术

 金A令 2021-06-27

浙江三门是“中国青蟹之乡”,青蟹养殖以往基本使用冰鲜或冰冻小鱼虾投喂,近两年随着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深入推进,根据《浙江省实施水产养殖推广渔用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或冷冻小鱼虾行动方案》,三门县从2016年起大力推进海水池塘养殖中青蟹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应用 ,

2016年推广508亩,2017年推广12603亩,计划在2020年推广到全县养殖塘。推广过程中养殖户最大的疑虑有两个:一是青蟹会不会吃配合饲料、品质会不会受影响,二是投喂配合饲料后会不会出现肥水困难而影响围塘中混养的缢蛏、泥蚶等贝类。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通过2016、2017年在三门县金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使用青蟹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综合应用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取得了增产增收。三门县养殖户自发到该社参观学习,2017年8月份,[吉山花瑶钟建荣]浙江省海水蟹配合饲料现场推进会还组织在该社进行了现场观摩。现将2017年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殖设施条件

1.养殖池塘 池塘面积12亩,沟滩比1∶1,沟深1.2~1.5米,滩面上可蓄水深度50厘米,池塘进排水便利,周边无工业污染,水源来自浦坝港,水质符合养殖水质要求。

2.清淤整池 清除过厚淤泥,反复冲洗,并排干池水,封闸晒池,整修堤坝、闸门等。滩面上经过翻土、耙耕细耥、整平、划块、开沟等工序整埕养殖泥蚶、缢蛏,并预留部分滩面给青蟹投饵料用。

3.清塘除害 在清除池塘有害生物、争食性生物和致病生物之前,安装好进水拦网(网目40~60目)。一般在放苗前15天选用生石灰和茶籽饼清塘,生石灰用量为0.5~1.0千克/米

3 ,用铁锹均

匀撒入池中,可杀死所有生物;茶籽饼主要杀死鱼类,还有肥水作用,使用时将茶籽饼烘干粉碎,用淡水浸泡20小时左右,待发酵后泼洒入水中,用量为15~20克/米3 。

4.培育基础饵料

采用EM菌+芽孢杆菌+红糖进行培水,EM菌与红糖的比例约为5∶1,每亩用量大致为EM菌(液体)0.5 千克、芽孢杆菌(粉剂)0.15 千克、红糖0.1千克。

二、养殖情况

1.放养 苗种放养情况见表1。

表1 苗种放养情况

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养殖青蟹综合应用技术

注:以上缢蛏和泥蚶的放养密度按净养殖面积算,即放养密度=总放养量/净养殖面积。

2.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养殖期间基本使用青蟹配合饲料,养殖中后期适当投喂优质的冰鲜鱼饵料和鲜活低值贝类。从养殖动物吃食开始就投喂青蟹配合饲料,投喂量随着养殖阶段逐渐增加,从养殖初期的2.5~4千克/天(晚上喂一次)慢慢增加到养殖中期的17.5~22.5千克/天(早∶晚≈1∶2)。投喂时饲料撒投在池塘四周的滩面上,避免投入潜伏区。

(2)日常管理:池塘养殖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闸门、堤坝、防逃等设施和水色、水位、青蟹活动、摄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病死蟹。在雷雨前或闷热天的傍晚及日出前或下大雨后盐度突变时,应加强巡池和观察。养成期间定期测量水温、盐度、pH 等理化指标和青蟹的壳宽、体重等生长指标,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

(3)病害防治: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原则,通过全程采用微生物制剂调水改底、添加V C 、大蒜素、免疫增强剂等拌饵投喂,养殖期间水质改善明显,未出现发病、缺氧、翻塘等现象。

3.水质综合调控

(1)水质管理:使用复合益生菌调水、改底,不使用化肥等。采用泼洒、拌料方法使用时要进行增氧,阴雨天气不用。一般一周用一次,具体要根据水质及天气等情况进行调整,水质肥时不用、高温天气少用。

具体用法、用量为:养殖前、后期水温在15℃以上时采用 EM 菌+芽孢杆菌+红糖进行培水,每亩用量大致为EM菌(液体)0.5千克、芽孢杆菌(粉剂)0.15千克、红糖0.1千克,温度上升或下降时适当增加或减少用量,水体出现老化时适当加入腐植酸钠进行调节;高温期间使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用法用量大约为1千克/亩,但应根据当时气候和水质状况合理调整,当水体发红或出现泥皮时使用芽孢杆菌效果较佳。

(2)换水:水位以保持在1米为宜,高温期和低温期升至 1.2~1.5 米。小潮以添水为主,3~4天换水一次为宜,大潮时尽量换水,日换水量20%~30%,高温季节增至50%~70%。海区水质不佳,可适当延长换水间隔时间,换水前后应避免池水盐度变化幅度过大,应控制在3以内。提倡换水后及时泼洒水体解毒剂,做好解毒抗应激等稳水措施。

三、收获

一般养殖3个月,个体重≥200克可上市,塘内青蟹起捕方法为大潮汛时在闸门附近捞网捕、笼捕,夜间用饲料诱捕、灯光照捕,排干池水后可用耙捕、手捉、钩捕等方法,收获情况见表2。

表2 池塘收获情况

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养殖青蟹综合应用技术

注:亩产按池塘总面积算,即亩产=总起捕量/总养殖面积,泥蚶两年产,将 2018 年的总起捕量按一半计入2017年产量。

四、效益分析

测产结果为亩均产值 15462.3 元,亩均效益5129.3元,见表3、4、5、6。

表3 苗种投入情况

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养殖青蟹综合应用技术

表4 饲料投入情况

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养殖青蟹综合应用技术

表5 收入情况

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养殖青蟹综合应用技术

表6 养殖效益情况 元

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养殖青蟹综合应用技术

五、小结

1.水产养殖关键是要管理好水质和底质,配合饲料阶段性替代冰鲜饵料,同时结合复合益生菌的使用,让水和底更清爽,发病率大幅减少,脊尾白虾生长明显加快,养殖期间缢蛏壳色鲜亮、干净,泥蚶生长迅速,4000 粒/千克的泥蚶12月末已至400粒/千克,青蟹品质也未出现下降现象,产量稳中有升。

2.配合饲料使用时要注意控制好投喂量,投得太多不但会造成浪费,而且会使底泥发黑、发油。

3.配合饲料投喂时要撒投在四周滩面上,不能太集中,也不能投到贝涂上。

4.配合饲料、冰鲜料、低值贝类相比较,青蟹最喜欢吃的是低值贝类,其次是冰鲜料,最后是配合饲料,所以不建议一餐配合饲料一餐冰鲜料或一天配合饲料一天冰鲜料的做法,否则会造成青蟹不吃配合饲料的现象。到养殖后期鲜活饵料和低值贝类充裕时,用鲜活饵料和低值贝类进行强化投喂。

因此,配合饲料阶段性替代冰鲜饵料是可行的,但要注意投喂方法,并控制好投喂量,同时要使用复合益生菌做好调水、改底工作,并且在养殖后期要用鲜活饵料或低值贝类强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