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逆之交丨听课笔记

 金秋文学 2021-06-27

听课笔记

作者:莫逆之交

我班的 《周志》一直由兰兰班长撰写,周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受学校领导、同学们的好评和欢迎。

周志包括本周的听课笔记、发生在校内外的活动情况、学校通知等等。凡属正能量的、有益于班上的好人好事或要注意的事项在这里都会表述出来。“让上了课的同学重复看一遍,温故而知新;没有来上课的同学,看笔记后也如同来上了课,知晓一周班级、学校内外的情况。”

班长用笔记形式编辑的电子版周志,成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的辅助方法和写作班的一周要闻。

2015年4月2日,班长发来微信:“同学好!今天去扫墓,特此请假。祝你们开开心心上课,平平安安回家!”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我班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和谐集体,为保证周志的连续性,班长有事,听课笔记自然有人提供。当日,我将自己的听课笔记转发给了她,她特意在周志里表示了感谢:“注:今日请假扫墓,不能前去上课。杨振球、彭先进、黄斌辉等同学主动将做好的课堂笔记发给我,让我顺利地完成本周笔记,也让没有来上课的同学,如同来上课了。”在此,特别感谢!有你们真好!”还给我发了私信:“谢谢您了![合十][合十][合十]笔记真详细。[强][强][强]”

我说:“没有班长做的漂亮!”

我很尊重班长,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拥有许多荣誉,如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长沙市老干文联副秘书长、湖南省读书会文学微刊副秘书长、连续七年任长沙市老干部大学写作班班长。担任《金秋红叶》、《古城长沙几多情》散文集执行主编,《枫叶见证》杂志执行主编及美术编辑。文章在长沙晚报、长沙快乐老人报、广州老人报、城市记忆、文学微刊等各网站、报刊杂志发表,更因为她是我的引路人,没有她的帮助,我不可能加入市作协,出版自己的新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我将每次的习作发给她请她斧正,当然也包括从此以后每周的听课笔记。

没想到我的听课笔记展示后,受到了许多同学的好评:市老年文学社杨社长:“谢谢班长、杨校长。虽没到校听课,但看了笔记,似于上了课。”

省作协会员彭老:“黄班长和杨振球的课堂笔记整理得很不错,全面,到位,未来上课的同学看了以后,一目了然,没有遗漏,特此点赞,佩服,佩服。”

覌杨振球同学课堂笔记有感:

课堂笔记问谁牛,我道新来杨振球。不愧当年称校长,老师写技可全收。”

洞庭波涌:“莫逆之交:圣笔速记[玫瑰][强][强]”“本周课堂笔记整理得很好,使我又复印了一遍课堂老师的讲授。不愧是高级教师出身的莫逆之交。向您辛勤劳动表示致谢!”

勇往直前:是佩服超过了录音机,受益匪浅!

白木柏:“莫逆之交:非常佩服你听课的执着,能把堂堂课老师的讲授原句原字,准确无误记录成篇;形同同步录音录像,发到群里,让同学们课后重温,事半功倍。谢谢![强][强][握手][握手]”……

我更没想到,从第四期开始,班长每次都要我的听课笔记,作茧自缚,我成了每周《周志》中听课笔记的专栏撰稿人。

我没学过速记,也没有录过音,上课全凭认真听老师讲授。是曹老师的课讲得好。

以第十课老师讲授的《梁生宝买稻种》为例,正如班长点评:“一个憨厚,勤勉、节俭、不怕吃苦爱集体;思想进步跟党走,身体硕壮朴实的50年代初的农民、生产队长形象跃然读者眼前!

柳青不亏为写农村农民的小说大家,作家对主人翁细腻描写和思想及内心世界的捕捉刻画深刻曹老师以此范文来讲解运思写作真是独具匠心。”

记得曹老师曾问过同学们是否能跟上他的讲课速度,白木柏答:“上您的课不能打野ya!”(长沙方言意为开小差。)

是的,每次上课,我都聚精会神,我深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老师的板书,我都要记下。我不可能记录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只能尽力而为,遇到看不清楚或未听明白的文字,我都要拍下来以后再问。

对老师的授课,每人有不同的理解,如“乘机前往”:有人理解为趁机会;有人认为是坐飞机。我按自己的方式融会贯通,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

本学期,听课笔记已经十周了,无形中自己多了一份责任,开始有点想不通。转而一想,班长坚持了这么多年,从未有半句怨言,我才干两个月,有什么抱怨的!权当练笔罢。

很多时候,我们走着走着,才蓦然发现:是否得到当初想要的东西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个人跌跌撞撞走了那么久并且脚步越来越坚定。

(杨振球2021年6月于长沙)

文/莫逆之交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莫逆之交,本名杨振球,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教师、校长,有专业著作和获奖论文发表。退休后,任某高职院系主任,喜爱写作。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沙老干部大学写作班学员。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