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一座幸运的古墓,盗贼挖15米后放弃,距墓中10吨宝物仅5厘米

 Boss爆史 2021-06-27

众所周知,中国古人事死如事生,为了死后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厚葬之风盛行。尤其是一些王侯将相,墓中陪葬了许多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而这些也招来了一些盗墓贼的惦记。尽管历朝历代都对盗墓贼进行严厉打击,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还是有一些人冒着风险盗墓。

摸金校尉

村民发现盗洞

到了三国时期,军阀曹操为了筹集足够的军饷,更是组建了专门的盗墓部队,为首的是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因此,汉墓十室九空。但在江西却有一座幸运的汉墓,盗墓贼挖到了地下15米,距墓中宝物仅差5厘米时放弃。这座幸运的汉墓就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的海昏侯墓。

盗洞

2011年3月份的一天,老裘村村民裘德雨正在睡觉,突然被一阵犬吠之声惊醒。裘德雨心里明白,如果没有大事发生,自家的狗不会吠得如此厉害,于是他便带着狗前去巡山。没想到他竟然在山上发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这个大洞直径宽约1米,洞壁圆滑,一看就是专业的盗墓贼所为。裘德雨不敢耽搁,急忙打电话报了警。

警察到现场查明情况后,又急忙通知了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文物部门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这个盗洞深15米,打穿了7层封土,5层木板,甚至锯开了顶椁板,仅差5厘米就能进入墓室。而除了这个盗洞之外,该墓的西北角还有一个五代时期的盗洞,从盗洞中遗留下的文物来看,五代时期的盗墓贼也没能成功。

盗墓贼为何无法入内?

为何这座古墓能够阻止数波盗墓贼入内呢?据考古所的专家研究,应该与东晋时期江西发生的一场大地震有关。公元318年,豫章郡发生大地震,此次地震使原来的枭阳县、海昏县等豫章古县淹没到鄱阳湖中。同时,该古墓的墓室被地震震塌,地下水上涨,淹没了墓室。古人还不具备水下盗墓的技术,这才让古墓幸免于难。

海昏侯墓

到了现代,技术手段发达,一些盗墓贼又盯上了这座古墓。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座古墓的封土层太厚,打了很久都没有打开墓室。因为害怕被人发现,盗墓贼就选择了放弃。如果他们当时再坚持一下,就会见到古墓中的10吨宝物。而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宝物保存下来,是因为墓穴内充满水,这种绝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存,墓穴腐蚀程度不高,文物也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

海昏侯刘贺的背景

那这座古墓又是何人的葬身之地呢?根据出土文物表示,这里乃是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地。很多人可能没听过刘贺这个名字,但有一部电视剧大家应该看过,那就是《乌龙闯情关》。里面的那个荒唐皇帝,就是刘贺。刘贺是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父亲去世后,他就继承了昌邑王的爵位。

刘贺剧照

汉昭帝驾崩后,因为无子继承皇位,所以大臣们推选刘贺入朝称帝。刘贺当了十几天皇帝,就做了很多荒唐事,引起霍光等权臣的不满。于是在刘贺称帝的第27天,霍光等人发动政变,废除了刘贺的皇位,拥立汉武帝的重孙刘询继位,即汉宣帝。元康三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并让他前往豫章郡海昏县就国。

铜钱

海昏侯墓的意义

刘贺虽然只当了27天的皇帝,但却积攒下泼天的财富,而这些财富都被他带进了墓中。自2011年以来,考古人员已经从墓中清理出各类文物1万余件。光铜钱就发现了10余吨,还有378件金器。

金器

海昏侯墓也成了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还在2015年入选了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试想,如果当初盗墓贼打穿墓室,将会给我国造成多大的损失?也多亏了村民当时及时报警,才能让我国保存下如此规模的汉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