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学校

 爱妮释 2021-06-27

现代学校,它也不是人类一开始就有的。它是经过漫长的发展,才产生的一个现代学校,现代学校为什么产生呢?其实是为了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最初的学校教育是为了适应这个工业化生产,培养人的基本读写算能力。因为在那个时代,知识还不是像现在一样是一种泛在化的形式,它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大部分人都是文盲,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所以它需要快速制造出拥有基本读写算能力的人,就把社会的教育资源集中到一个称之为学校的地方。

那么是它怎样有效地教学呢?它需要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为了适应生产,为了适应国家机器来制定的,它不是针对每个人的需要去制定的。在那样一个时代,有它的合理性。因为它可以快速地制造人才,但是它的毛病,就是没有考虑每个人的需要。假设一个教室的孩子,同样的年龄,学同样的内容,它认为是合理的,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

你看我们建一个学校,国家要投资多少亿,但是使用率却不到50%,如果说你把寒暑假去掉的话。改成学习中心,这个资源会得到很大的利用,而且没有必要去分别建老年大学和学校。老年人跟孩子们、跟各种人群一样可以一起来学习。未来可能会出现很多,父母亲、爷爷奶奶跟孩子一起学,同样的新知识和新内容,现在我们这种现况其实有的,是各种补习班里面有。各种补习班里面,爷爷奶奶为了孙子,爸爸妈妈为了孩子,去和他一起学钢琴、一起学艺术。现在我们是为了应试的需要,或者说形成技能的需要,未来它就是真正的学习的需要。

老师给他规定好了要学什么,他却不学,你让他自己来搞,会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压根脑子里没有那个学习体系,就瞎学?

不会。我们往往低估了我们的孩子,儿童天生具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像我小孙子才6岁,他对宇宙、对火箭,对这方面的知识比我丰富得多,他完全是自主学习。他通过手机他去寻找,他用语音查询,去查什么火箭型号 ,然后他自己去获得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儿童自我探索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每个儿童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一样的。我们从最初就给孩子设计了一个充满了时间和空间的一个完整课程,是不能够满足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的。他喜欢的东西,他会乐此不疲,他不觉得是负担。所谓的负担是,他不喜欢才能成为负担;喜欢的东西,他半夜他也会起来偷偷地去看书,偷偷地去学习。

《瑟谷毕业生》。他们自己学校自己培养的学生,来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第一,没有影响他们上大学。他们没有开过系统课程,但是他们成为美国大学最喜欢招收的学生之一。他们是可以上大学的。当然美国不像我们现在对高考分数看得那么重,它更注重看你的领导能力,看你的个性,看你的其他方面的一些东西。当然基本的知识它还是需要的,但是能够考量的这些基本知识层面,对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来说,掌握是很快的。不需要像我们现在那样,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重复性的练习,这是第一。

第二,瑟谷的学校他们这个就业也非常好,在大学里表现也非常好。他们在大学里的表现,超过了很多其他高中输送的大学的学生。为什么,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受过自主训练的,自律、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强。相反,像我们很多受过严格管理的规范的这些学生,到了大学里面没人管以后,反而不能够更好地去管理自己。所以这是它第二个特点,它在大学里面的表现平均比其他学校更好。

第三,瑟谷学校的毕业生。第一,从事公益活动的很多,做奉献的、做公益事业的,他爱这个社会,他有爱心。第二,做艺术的很多,从事艺术行业的,做创造性劳动的很多。因为他一开始就是从事的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第三,企业家很多,自主创业。你想想它培养的,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因为我一直认为,人其实是一个正态分布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他可能会自己冒出来,会自己成长出来,只要社会有这样的需求,他就会成长起来。当然不是说不要教育,老师始终是重要的。

未来的人,应该在20岁左右,就应该走向社会,就应该去工作,就应该去创造,把他人生最精华、精力最充沛的那段时光,我觉得他不应该用来机械性地学习。

人类把所有的学习都留给了童年,把所有的工作都留给了中年,把所有的休息都留给了老年,这是非常糟糕的设计。

过去,整个教育是为工作做准备的。就是说,你只要接受完教育以后,工作以后你就不需要再教育了,不需要再学习了,现在不一样。第一,整个工作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职业不断地在消逝,又不断地在产生。所以教育已经没办法为一个人的职业做精致的准备。你刚刚讲你学机械的你还做机械,你学金融的你去做金融,不是这样的。

第二,未来一个人的职业一生会多次变化。现在西方像美国、澳大利亚,他们平均一个人15次左右的变化,就是说一个人一生要换工作换15次,那么你任何大学都没办法给他准备。所以更多的实际上是素养。美国的像世界五百强公司,它们招人基本上很少看你的专业背景,它就是看你的能力,看你的领导力,看你的创新力,这个是更重要的。所以教育它应该是注重于基本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具体某一个职业。具体的知识、职业性的技能,是可以通过岗位的训练就可以把握的。

郑渊洁(的孩子)就是在家学习的,他的社会性没有问题。他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俱乐部这些对合作,对和人相处的要求,比在学校里其实还要高。

同一个年龄的人,他们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基本上不在同一个层次,所以把他们放在一个班级里,学习上效率将有很多问题。

第一,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他们的人生的经历,不一样。第二,更重要的是,他们彼此之间教学相长的这个机会是很少的。我们发现,这种影响力,同学之间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教师的影响,我们的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的很多优秀的学生都可以解决。然后他对我们这些年轻学生的帮助,我们年轻学生这种学习的冲劲、热情,对他们也是很大的互补作用。所以混龄学习,它是思维方式、人生经验,就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交往的过程。所以未来它一定是一个混龄学习的一个新的现象。

甚至于我在书里也讲了,很多父母亲,很多爷爷奶奶,他也会跟孩子一起去学习,一起去探索。那么因为未来我认为,未来学校的变化和职业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就是未来,因为职业变动率很高,所以很多父母亲会选择留下一段时间和空间,陪孩子一起学习。因为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现在我们一个人从幼儿园一直学到博士生,好像所有东西都学了,其实没有必要。很多东西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跟谁一起来学习。

很多父母亲、很多老师,根本不知道给孩子看什么书。我一直认为阅读的高度决定了精神的高度。费尔巴哈说,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那也就是说你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所以把有限的时间,用来读最好的书,毫无疑问是最值得的,所以我们用很大的精力来选。读什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跟课程资源也是一样,国家资源平台是经过选择的。都是请中国最好的老师,取他的教育资源在上面,未来会冒出比他更好的,那我再替换。所以它永远是最精,最好的课程。

一个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习进程中,会需要这些东西。因为没有这些东西,你根本没法进行学习。你别看它是个性化的学习,实际上个性化的学习他需要像我小孙子学火箭的过程中那样,慢慢认识将近2000个字,可以基本自主阅读了,为什么?因为他不认识字 他没法学火箭。他要学他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要有知识的连带性,再拖出一系列的东西。这个就是PBL(项目制学习)。

牛顿当年为什么开始研究几何学,他是想学占星术。他找了一本占星术的书,一读 发现读不懂,后来有人说要读懂占星术,你得学欧几里得几何。他就学欧几里得几何,一读就太简单。然后又学了笛卡尔的东西,然后搞出了自己的微积分,它是这么个过程。

世界上有很著名的教育机构,叫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对世界上的教育家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也给我发了一张问卷。那电子邮件传过来,问我,你认为现在学校里学的东西,要保留多少?我当时50%。但是他们的调查结果17%,全世界平均17%。那也就是说,现在真正需要学的东西,不是那么多。

High Tech High美国高科技高中30%的时间学生在学老师的东西、上课,70%的时间学生自学,做项目学习。他们的学生大学,98%大学,还有2%是自己不愿意上大学,自主创业。我们都低估了孩子、儿童的自我成长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索世界的能力。所以这样一种教育,肯定是要变革的。现在国外,这个已经证明:知识性的学习,人工智能教师,已经超过教室里的教师。

老师出一道题目,面向70个人同时做,但计算机它能针对70个人,出70个题目,可以做到针对不同水平不同认知的学生。有一个说法是说,传统的教室里边是学生在读取老师的数据,未来的教室里边,是计算机在读取学生的数据,它一边教一边帮你分析,你读懂没读懂它都知道。

未来的教师,我觉得有几种类型。第一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精英分子,艺术家、运动健将。他有特殊的才华,有特殊的技能,能够帮助人更好地成长。那么这些人就像孔子年代,基本上都是社会最优秀的人通过设坛讲学,在带学生,所以未来肯定是最优秀的人,他才有可能进入教师这个行业。第二种就是真正的心理学家。他通过对学生心理,对人的认知发展的规律,对人的情感的内在需要,形成一个学习的重要陪伴者和咨询者,他和你一起前行,在你碰到各种学习挫折的时候。各个领域的专门家给你提建议与方法方案。

所以未来的课程,不仅仅是学习中心提供的。未来会产生很多新型的课程公司。现在为什么各个区域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因为它取决于老师的水平。未来,如果允许学习中心去购买课程的话,它每个学习中心会购买最好的课程。你购买不了好课程,就没人来了。所以它促使你提升教育水准。所以未来的教师,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科学已经证明,07岁是人脑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儿童的确是很神奇。他的认知风格、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其实都在这么一个最关键时期形成了。我们现在很多父母亲往往生孩子以后的这段时间,也是他工作最繁忙、最紧张、压力最大的时候,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很多父母就把这个责任交给长辈,隔代教养。隔代教养由于情感的原因,会产生宠溺的问题。

我们前几年专门研究这个隔代教养的利和弊的问题。未来,家庭教育父母一方,会选择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未来的父母亲会更多地要接受自身教育,所以我们办了新父母学校。那我们新教育学校里面,都有新父母学校,我们希望在你成为父母之前,你就应该进行学习掌握对于孩子的基本认知,了解儿童成长的关键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当孩子进入学习中心以后,就要懂得怎么去选择最好的学习中心。

现在我们父母懂得择校,那未来是懂得选择最适合的学习中心。因为每个孩子,他有不同的学习需要,未来的学习中心,很可能是专业化和专门化的。比如会有专门的京剧学习中心,我可能有一段时间,到这里专门学京剧;有一段时间想学木刻年画,就专门来学木刻年画。每一个社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都会有它相应的学习中心或者是研究中心。

其实现在我们的研学旅行,在很大程度上就有这样的作用。未来对父母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父母要更多地去懂得和研究孩子。因为要懂得孩子的个性,懂得孩子的发展潜能。还要懂得和这个学习中心和学校的合作。

现在我们发现,中国的很多创新学校,都是父母办的。我认识好多父母亲,因为他对学校教育体系不满意,就自己办个学校,所以未来说不定还会有这样的小规模学校。

我们已经站在一个变革的门槛上,你推开窗、推开门,就是一个新的世界。这个门谁来推,这是个大问题。当然即使不推,这个门迟早也会开,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会有很多人会进行这样自发的民间探索。但你让他自发地去做,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主动地去做,那我就抓住了变革的契机。

200年前的交通,和今天的交通大不一样;200年前的通信,和今天的通信大不一样;200年前的娱乐方式,和今天的娱乐方式更不一样;但是唯一的:200年前的教室,和今天的教室,几乎一模一样。这是一个特别不协调的事,可能核心就是我们人类,对于惯性的依赖实在是太过严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