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德顺乡平甫村

 木香草堂 2021-06-27

平甫侗寨依山势迤逦展开,吊脚楼建在山坡地,错落有致,远看恰似一幅泼墨画。雅致的木房与周边的参天古树相互映衬,形成天人合一的梦幻境地。

村子四周古松、古杉、古枫树、南竹环抱,树木茂密,800余棵古松高高挺拔,几百亩的橘园和菜地环绕,呈“莲花状”,形成“天然氧吧”。

寨子中心,一栋7层高的鼓楼矗立其间。鼓楼又名七层莲花楼,通高17.5米,建于1984年,其造型精美,别致大方,与旁桂花树相映衬,形成绝美的画面。

鼓楼门前,挂着一块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造林绿化千佳村”牌子,虽这牌子已有一些岁月,但它说明这里村民的一个良好风俗——植树造林。

平甫村位于黎平县德顺乡东南部,距县城55.5公里、距乡政府驻地7.5公里。全村247户1072人,均为侗族,总面积8.74平方公里,林业总面积13800亩,森林覆盖率84.4%,2010年获省环保厅命名为“生态村”。

“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植树造林,人均达5亩,家家造有几十亩林。除了耕地都是林地,没有一片荒山。”村文书吴鹏告诉记者。

据吴鹏介绍,平甫人世代以农为主,以林为辅,从清代以来,已大面积种植人工林。

平甫有条谚语:“山上没有树,万物要哭诉。”平甫人对保护树木有着深刻的理解。

保护树木,侗族地区有不少的生动故事,在平甫村保护树木的故事数不胜数。

上世纪80年代,平甫村要建学校、接通自来水等公益事业 ,部分村民想变卖村子的古树。寨子的老人坚决反对:“我们世世代代保古树,现在大家要毁了,我们会遗臭万年。”

平甫老人常说:“老人管寨,古树护村”。有老人寨子才平安、有古树村庄才富足。

古树名木存活至今,饱经风雨沧桑,见证岁月变迁,或盘根虬枝、或百姿千态,尽情吟唱着生命的赞歌。

禁止砍伐古树,是平甫村的一条铁律。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寨老吴学良等人倡议下,规定:谁砍伐了古树,就要包一场电影给全村人看,并在放映电影前向全村人道歉认罚。

1995年,受松脂价格暴涨的影响,有商贩合谋村里人,准备承包村子周围的古松,削皮采松脂。

虽不是砍伐古树,寨老吴义祝带领全村人去制止工人削松树皮,赶跑了老板。

“这棵古松就是当时被工人放松脂的第一棵,幸好大家觉醒快,要不这些古松被破坏了,我们都是罪人。”吴鹏指着路边的一棵古松说。在古松上,记者看到了当时被划下的两道伤巴。

2017年农历正月初二,平甫村的村干、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50余人集聚一起,商议古树保护办法,形成决议:“在古树保护区边界,用365根水泥桩圈住,代表365天都守护着古树,保护区内古树不容任何人破坏或砍伐。”

“保护好古树就是保护好发展资源。”平甫人的世代守护,为今天的发展发挥出了无限潜力。今日的平甫村,原始森林环抱,风光秀丽,天然林成片,树种花种丰富,正是野生蜜蜂规模繁殖的理想之地,蜂蜜品质好,是村民致富的好门路。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