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赞母亲河!刘勇书记带你翻开十里桃川的壮丽画卷

 用知识丰富生活 2021-06-27
  桃 川 流 韵
 □ 刘 勇
百里桃江,汹涌激荡,在程龙拐了一个弯,便有了深厚古朴的千年古树群,有了十里桃川的灵秀与神奇。

图片

十里桃川,犹如一条玉带,蜿蜒盘旋于青山绿水间,两岸美景,就是镶嵌在玉带上的明珠,光芒璀璨,熠熠生辉。有人说,一路滔滔而来的桃江,留恋于此间山水美景与神奇传说,在此间河水变得迂回和缓,若是一个温婉的女子,款款向我们走来。秀美桃川,流淌千年,穿越古今,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多少动人的景物和传奇的故事。

让我们走进十里桃川,走进它的前世今生,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翻开它壮丽的画卷。

十里桃川“小三峡”

从牛迹潭逆水而上,行船于“十里桃川”,尖尖船头荡开水面碧波,犁出一幅幅天然画图,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十里桃川,人称“小三峡”。两岸青山相对,奇石突兀,水面波平,倒映青山奇崖,和风轻拂,飞鸟翩来,人处其中,空翠爽肌,心怡神清。

图片

舟到乌基口,江水更加青碧,乌基口北临峰峦叠嶂的安基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靠闻名遐迩的“千年古树群”,东面是一望无际、苍苍茫茫的“蟒舟”,奔腾不息的河水把这儿冲刷成一个天然的深谷。两岸土地肥沃,山上资源丰富,是个世外桃源。有个贪心的财主,依仗权势强占别人的土地财产,吞食他人的劳动成果,打破了这儿的宁静生活。传说有一天,一头神牛从天而降,背上坐着一位英姿飒爽的牧童,手执牛鞭,神气威严地告诫财主,如不悔改,必受严惩。诫毕,只见神牛两条前腿在河岸的石壁上一蹬,直飞苍穹,石壁上留下了两个又深又大的牛足印。从此,这里的人们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令人遗憾的是,因上世纪70代建牛迹潭水电站,河水上涨,使往日曾经富庶的乌基口,连同两个非同凡响的牛足印也变成了一片汪洋。

图片
△牛迹潭水电站

从乌基口的传说中回过神来,见江上舟摇,波心柔荡,不由沉醉于绿漪,沉醉于清风,沉醉于这山水间的宁静。江上不时有老者坐于竹排,悠悠而过。一时,仿若有远古的渔歌悠悠而来,“一叶扁舟,往来桃川。披蓑而渔,隐于烟波。捞明月以当杯,沽清风以当酒,欸乃一声,醉枕芦花……”

正沉醉间,在林洞支流处,抬头见有石山若老人,立于水边。脸上慈意,眼中柔光,在一抬眼中,就能轻易感受得到。此间人称此石叫“婆姑老人”。旧时水急滩险浪高,行舟撑船极为危险,常有舟毁人亡之事发生。但行至此间,却极为安全,传闻是此“婆姑老人”佑护着众生。更有活灵活现者,说旧时林洞人,遇洪水无法过河,祈于“婆姑老人”,婆姑老人以鞋作舟,渡五六人安全过江而去。传说当然只是传说,但是反映了此间百姓的美好愿景,就是想要有一座能安全过往的桥。好在,他们的美好愿景如今已然实现,在安基山古渡口,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

图片

舟行一滩,水平如镜,此滩称为“鲤嫲镜”。究其地名,一说此滩多鲤鱼,时可见鲤鱼跳水,本地话把鲤鱼叫做“鲤嫲”,其跳水姿势动作本地话叫“镜”,所以叫“鲤嫲镜”;另有一种说法,是说此滩如镜,鲤鱼在此跳水,是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容颜,是为“鲤嫲镜”。爱美之心,推之及鱼,可见此间百姓,甚为有趣可爱。传说此潭为鲤鱼家族的天堂,某天突然来了一只大蟒蛇,偷袭了深潭,大口一张就吞噬了几十条鲤鱼,深潭顿时一片萧瑟,惨不忍睹、令人心寒。此时恰好有一位神仙途经深潭,立马腾身一跃飞到峭壁上,把一棵树连根拔起往深潭一丢,峭壁上便露出一块形似“尚方宝剑”的石条,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耀眼,如同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嵌入深潭,把河底照得一览无余,蟒蛇惊恐而逃,再也不敢来偷袭深潭,从此恢复了天高任鸟飞、水深鲤鱼跳的热闹场面。

船过“鲤嫲镜”,有石若打坐的僧人,名为“和尚石”。耳目五官清晰可辨,而肚大似弥勒佛,人说佛法无边,容事上难容之事。“和尚石”所对,是旧五梅山寺。杨梅村卢、林、廖、钟、李五姓村子,形状就像五朵盛开的梅瓣,故建在桃江之畔的寺庙叫五梅山寺,该寺后来被废。而五梅山寺后山,圆鼓如木鱼,被称为木鱼山。后来家具学院在此设立,木鱼山也被推平。原先寸草不生的和尚头顶,渐渐生出草木来,当地人打趣,“寺庙没了,木鱼也没得敲了,这不,和尚还俗了。”“和尚还俗”的笑话,客观反映了当地人浪漫诙谐的天趣,同时也显示着龙南生态保护得好,正阔步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图片

“和尚石”

图片

“宝盖石”


 沿着“和尚石”继续逆流而上,有一段5华里长的古驿道,有一块石头形似古代官员佩戴的桂冠,人们称其为“宝盖石”。古时候的官吏、商人、百姓每每经过这里,都要先下马驻足,抬头面对“宝盖石”行礼膜拜。传说“宝盖石”下面的石岩上题有一首传世千秋的诗词佳作,龙飞凤舞,寓意深远,令人敬畏。旁边还有能工巧匠雕刻的一只奔驰的骏马、一顶石轿和一座气派的宫门,蔚为壮观。“宝盖石”底下叫“石厅厦”,为花岗岩石壁,是优质石材选材基地。石柱、石门、石雕、条石等都是从这里取材,然后用船源源不断地装运到目的地。至今河底下还遗留很多形式各样的石材,河水下降时还能见到黄龙缠柱饰的石柱,在碧水中盈盈而动。

距离“宝盖石”不远,有一片山洼,两边山青青,前面一座怪山横立,石中有洞,洞中有石,溪水从石洞里流出,飞流直下,形成一道壮观的“穿石瀑布”。在灿烂的阳光下,瀑布多姿多彩,像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挂在山腰间。黄果树瀑布有孙悟空玩耍的水帘洞,“穿石瀑布”与黄果树瀑布如出一辙、毫不逊色,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观赏维度。

抬头见有巨石壁立,桃江水在此呈近九十度的弯折,江水直冲石壁,形成一个巨大的“回流角”,凶险异常。舟或木排行到此处,随旋涡急速旋转,徘徊不能出,稍有不慎即排翻人亡,是旧时行舟放排人永远的噩梦之处。

图片

“酒盎石”


在“十里桃川”上游富坑,有两座高约50米,宽20多米的巨石,直刺云霄,称作“酒盎石”。传说古时候天帝指派一位神仙把两只装有金银财宝的石盎送到人间,这地方必须山清水秀,老百姓勤劳善良。神仙接受任务后,肩挑石盎,腾云驾雾,当他来到富坑,见这里三面临水,如玉带环腰,人们在地里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神仙不禁感叹这是个好地方。于是神仙把两块石盎安放在河畔旁,转身飞回天宫向天帝复命。后来两个石盎就变成了两座巨石,因为巨石形似储存酒的酒盎,所以叫作“酒盎石”。现在“酒盎石”上长有奇花异草、名贵药材,如金石斛、灵芝、石仙桃等。如果遇到有雾的天气,巨石若隐若现,草木青翠欲滴,奇花争奇斗艳,不时一道彩虹闪现,奇石、花草树木交织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空中楼阁,景色更加迷人。
河中有石突出,尖锐至及,孤立江中。旧时放木排行至于此,必阻挂于石上,不得行进。放排人只得请附近的村民帮忙将木排拖离巨石。久而久之,成了村民额外的一种营生,增加了收入,解决了家中油盐问题,故取名“油盐石”。村民取名,实惠而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图片


继续往上,有河湾陡然而弯,转弯急水处的河滩边,有巨石如鼓。远望又如一个巨人的头像,五观皆清。石下有洞,洞下是滩,每有洪水冲击,即有澎湃之音。旧时上游放木排,行至一定距离,声响传入洞中,发出阵阵轰鸣,有如钟鼓铙钹齐响,故此石又名“钟鼓石”。舟行于此,不由不让人想起苏子的《石钟山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上应,如作乐焉。”

泛舟江上,闻天籁之声,此亦魏庄子之歌钟也,实乃逍遥之福哉。

钟灵毓秀杨梅村


丰沛的桃江水,把程龙两岸的土地冲积得厚实而肥沃。在桃江弯折处的山岗之上,生长着一大片的杨梅树,地以树而得名,叫杨梅。杨梅古村,至今有近600年历史。

图片

据《赣南卢氏族谱》记载,明正统七年(1442年),杨梅卢氏开基祖卢正龙,千里迢迢从福建来到渡江象塘定居谋生,后来人丁兴旺,需要开辟新居。其长子卢俊昭奉命外出寻找风水宝地。

山高水长,他一路溯江而上,进入了程龙。正是五月,杨梅熟时。山冈上一树树的杨梅,如一个个小灯笼般,在阳光下闪着耀眼诱人的光芒。一路艰辛跋涉正是饥渴难耐的卢俊昭,不禁在杨梅树下站定。一颗酸酸甜甜的杨梅从口入喉,一种特别的清爽瞬时布满全身,浑身通透的卢俊昭此时放眼四望,立马被此间的水光山色所吸引。这里地势平阔,前有天马拱顾,后靠巍峨雄伟、古树葱茏的卧龙山,左有通衢要道,右有天水长流,此钟灵毓秀之地,不正是自己踏破铁鞋难觅之居所么?

图片


不久,桃江边上的杨梅山冈上就矗立起了三栋卢氏宗祠,叫“范阳堂”。宗祠为青砖碧瓦结构,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和客家文化元素建筑风格于一体,天人合一,气势恢宏。宗祠前面,是青石铺就的宽阔操坪,两旁耸立着两只威风凛凛的麒麟雕像,不远处是一条南来北往的小道,路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道前是一口细水长流的清澈池塘,玉带缠腰般环绕着宗祠。

图片


从福建迁过来靠水谋食的卢氏族人,对妈祖有着特别的信奉。况且靠山靠水吃饭的他们,常在水浪中翻滚,本着崇先报本的客家精神,依据福建那边的信仰,在桃江边上立下了龙南仅有的一座妈祖庙,在此开始了渔樵耕读的生活。

古村前靠近桃川边上,有百亩水面的池塘,名叫万鱼塘。这里土肥水美,水草丰茂,是水族栖息、繁衍的天然场所,是桃江水族们的天堂,也是卢氏族人捕鱼的绝佳之地。渔舟唱晚,响穷桃川之滨;鸿雁翩来,声传千年古树。

清康熙56年(1717年),于耕读传家的杨梅卢氏而言,这是个值得铭记的一年。卢氏学子卢盛朝,这一年,考了国学监元。国学监元,即国子监课业第一名。当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来时,桃江流水翻波浪,青山松涛凑欢歌,宁静的山村沸腾了起来。门楣光耀,卢氏生辉。激动的卢氏族人,特意在宗祠前立了两块功名柱,一块刻“国学监元卢盛朝”,一块刻“丁酉岁冬月吉旦立”。功名柱,既是记录荣光,也是激励后人,风声涛声读书声,在这个小小的村落萦回环绕。

图片

五百多年的时光恍然而过,一代又一代的卢姓族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优雅生活。

可惜1966年夏初的一场特大洪水,历经五百多年的卢氏古祠遭到毁灭性的冲击,整座古村被洪水夷为平地。祠堂遗址上,大门的残墙断壁、一对东倒西歪的石麒麟和两块功名柱,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沧桑过往。原先的妈祖庙,也被后人迁到了杨梅村的上围。青山悠悠,流水泱泱,往日的繁华与荣光,尽付烟霞。

图片

古村虽毁,但卢氏后人,和陆续迁于此地的林、廖、钟、李四姓族人,同甘共苦,共兴共荣,共建杨梅新村。这里先后出过1名翰林、3名进士。现代有博士3人、硕士5人。

沧桑千年古树群

受桃江水源源不断润泽的杨梅村,草木葳蕤。在卢氏祠堂旧址背后有山叫卧龙山,横贯东西几公里,山上众多国家一级保护古树苦槠树,历经沧桑一千多年,被人们称为“千年古树群”。

图片

远远的,千年古树群团团如伞盖的树冠,就映入了眼帘,一种葱茏和繁盛,让人一下感受到生命的强大和博大。

踩着松软的枯叶,在鸟鸣声声中,走进千年古树群,走进古意深深的林木深处。据考证,“千年古树群”面积近4公顷,古树数量达66棵之多,其中树龄600年的有29棵,800年的有19棵,千年的有18棵。

这些古树中最多的是苦槠树,有56棵。有一棵苦槠树,粗壮的侧面如狮,正面如狼,侧看是狮子顶天,正看是狼啸九天。苦槠树寿命非常长,叶子四季常绿,树干直径有2米以上,浮根足有脸盆粗,铺陈裸露在大地之上,岁月的沧桑可见一斑。苦槠树的花期一般在初夏,花是淡黄色的,果实为褐色,上有细细的绒毛,颗粒大,果仁如花生米,可做槌糕,清热解毒,是天然的绿色食品。除了苦槠树,古树群里还有红枫、黄檀、红球、凿角、桂花等名贵树种。

图片


千年古树群里最大的古树,要6、7个人才能合抱而围,小的也有2米多。青苍苍的古树既原始又风情万种,枝叶密不透风,斑驳陆离的树枝纵横交错,勾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组成各色活灵活现的图形。有一棵古树中间突兀地长出一棵小树,偎依着大树,扶摇直上,大树垂下弯曲的枝条,好似一双慈爱的手,柔情地抚摸着小树的头,如一对母子相依为命,人们叫她“母子情深”。古树中还有的像“猴子蹿天”,有的如“观音坐莲”,有的似“五子同升”,还有的恰似“神龙探海”……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最能体现古生物种风貌的是古树的根,它悬浮于地面,有的高达1米多,牢牢地扎进大地,盘根错节地任意向四周肆虐。树根长满青苔,姿态万千。饱经风霜、苍劲古拙的树根呈现出“卧虎憩睡”、“鳄鱼朝天”“大象出山”、“蛟龙出海”、“猴子嬉戏”……等等形态,自然天成,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就像是雕塑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衬托出原始森林的无比神秘。

图片

图片


金秋时节,一团团苦槠果挂满枝头,硕大无朋。当地的百姓把苦槠果去壳、浸泡、磨成粉浆,做成苦槠豆腐,清热解毒,散发着一股特有的自然清香,加上姜葱辣椒,就是一道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让你垂涎三尺。

历经多少岁月轮回,千年古树仍旧蓊郁繁茂。当地人说,数百年间,曾多次发生饥荒,是苦槠树的果实救了饥民的性命,出于对古树的感恩,树林中建起了一座“五谷庙”,对神的敬畏自然成了对树的敬畏,尊崇古树的环保意识,在杨梅,在杨梅的每一个人骨子里,传承了五百多年。
站在这富含氧离子的山深之处,仿佛悠悠千年时光,只是一瞬。世间所有的沧海桑田,在这里的每一片新叶里,绽放出多彩的霞光。

看,树叶的缝隙间,有光透漏而下,随着树叶的微动跳跃不止。我知道,在这神奇的古树林里,阳光来过。

天然药浴龙秀泉


龙秀村,距离桃川约3公里处。这里民风淳朴,山清水秀。和龙秀村这个神气又秀气的名字相匹配的,是这里的温泉。在龙秀村和八一九村交界处,有一古老的温泉,叫“龙秀温泉”或“豆头温泉”。温泉处在稻田之间,汩汩的泉水从地底冒出,热气氤氲。在冬天和初春时节,远望水雾蒸腾,宛如仙境。环绕于温泉周边而生的草木,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青翠碧嫩,带着春天的气息。

图片

温泉水温43-70℃,水质类型为含硫化氢、氟、硅质微咸微硬重碳酸钠型水、重碳酸钠钙型水,具有医疗价值。

古老的温泉有一个朴实的传说。相传在宋朝时,钟万邦等一群人从现在的渡江镇象塘村向西南方向迁移,一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当行至一大山深处,看见两面夹沟的平地上源源不断地冒出热气,于是好奇地走过去拨开茂密的草丛一看,原来是从地底下汨汨不断地淌出的热水形成的蒸汽,伸手一试,滚烫灼人,他们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于是便决定在此附近定居下来,开荒拓土,建筑茅庐。随着人丁兴旺,当地人便以热水为圆心,在周边挖出了一个直径约为六米的圆湖,清出淤泥,湖底铺上沙子和细石,并用麻条石砌起保堪和台阶,再围起1米多高的围墙,供大家洗澡沐浴。因水是热的,便把热水叫做汤,起名叫汤湖,现代则称为温泉。当地人在劳累了一天后,不用烧水,不用花钱,傍晚成群结队到汤湖洗澡,在湖里泡上几十分钟,既舒服又干净,把一天的劳累洗得精光,沐浴后神清气爽,非常惬意,赛如神仙一般的享受。而沐过此汤后的肌肤,不仅不生疮疖等皮肤病,还特别光滑细嫩,富有弹性。

图片


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严重,数百年来规定女人不能到汤湖洗澡。据说如果女子去了洗澡,雷公会把汤湖打坏。这一规定使得当地女子无权享受这一天恩。随着改革开放后思想的解放,女性地位逐渐提高,女子要求到汤湖洗澡的愿望才得以实现。但因为是露天浴池,于是又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男性傍晚前洗,女性晚上洗。

图片


当暮色降临,明月高悬,空旷的原野处,“温泉水滑洗凝脂”,一群女子在仙气弥漫的温泉边,泼水嬉戏,娇俏的声音随风隐隐传来,又消逝在稻香深处。这样的汤湖丽人图,野性而灵动,不由不让人想起《诗经》里的名句“思无邪”。或许在不远处的山岗上,会突然响起一声高亢悠远的“嗬嗨”声,把原野的喧闹声压低压平,紧接着,一曲山歌溜了出来……

图片

现在,龙秀温泉正在开发,古老的温泉焕出新貌,叫“绿天泉”。

森林公园安基山

水因山而多情,山因水而妩媚。郁郁葱葱的安基山,桃川自其脚下蜿蜒流过。万叠苍莽的青山和千顷蓊郁的林海,让桃川更加流欢。

图片

位于龙南西南端的安基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岭属九连山系,河流属赣江水系,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造就了安基山原始森林风貌。在安基山林场下洞,耸立着一株高大挺拔的七百多年的桂花树。传说南宋后期,钟姓开基祖钟老太公一家为逃避战祸,举家迁徙深山老林安基山,种下一棵桂花树,不料一株发五枝,枝繁叶茂。古语有曰“三槐五桂”,意为槐树分为三枝、桂花树分为五枝为最吉。钟姓人氏从此不再迁徙,在此定居。“五桂”也引来了各姓人氏慕名前来安基山躲避战乱,渐渐人丁兴旺。如今“五桂”树冠状如巨伞,苍翠欲滴,成为安基山的“风水树”,千金不换。七百多年的风雨飘摇,安基山的五桂,依然以挺拔青翠的身姿,傲然于白云清风之中。

图片

莽莽苍苍的安基山,在清朝康熙以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整个山林都是由一些象形性、传说性的小地名组成。比如骑马垇、老虎崖、打足坑、姑娘溜、鬼老窝、石伦坑等……到了康熙年间,人们才给这座连绵起伏的百里山川取了一个综合性地名叫“葛溪山”,命名原因是山里溪流纵横交错,葛藤长得十分丰茂。

后来,山里人为了纪念一位勤劳善良的忠贞少妇,又把“葛溪山”唤作“哀溪山”。相传,上中坪坑口的溪水旁住着一户人家,以放香菇、做竹器为生,夫妻恩爱,形影不离。一年春天,丈夫被强盗抓走了,妻子日思夜想,盼望丈夫平安回家。然而双眼望穿,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她禁不住悲从心起,日夜啼哭不停。客家女人哭泣是带着词吐露心声的,声低音长,极为悲哀,石狮子听了也会跟着流泪。只两个月,这位多情的少妇就在悲哀中死去。此后,少妇家门前的溪水日夜呜咽,如泣如诉,哀泣声长年回荡在上中坪的峡谷之间。这个悲惨的爱情故事一直在大山里流传着。

图片
△老虎

1957年12月4日,为开发山区,建设山区,县里在此建立垦殖场,将哀溪山更名为安居山,意即在此安居乐业。1959年又把安居山更名为安基山至今。

这是一处休闲度假天堂。安基山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境内群峰连绵,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森林覆盖率达到98.28%。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自然的森林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消暑或度假。这里有状如虎口、峭拔奇特的老虎崖,有环境清幽、藤蔓密布的干藤鸳鸯岛,有高达百米、壮观雄伟的仙女湖瀑布,有绵延起伏、逶迤苍茫的青茶湖,群山似一朵莲花环绕,两溪合抱、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古木苍郁,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梦幻景色,又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世外桃源般诗画景致。

图片

这是一块人文荟萃宝地。安基山人文厚重、风情独特。这里有创办于民国8年(1919)的林洞小学;1958年创办的安居山劳动技术学校,1959年升格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安基山分校;1960年在这里还增设了一所农村初中。这里还有太平天国官兵当年留下的九窑十八窖的古宝传说,至今引无数人前来探秘寻宝。中共信南县委在安基山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光辉历史可歌可泣、彪炳千秋。这里还走出了龙南第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刘财昆,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接见。美丽青茶湖难忘知青往事,千藤鸳鸯岛偶见靓丽背影,林洞古村落常遇耄耋老者。林下长乐,洞里桃源,山清水秀,仁者长寿,让人神往。

图片

图片


这是一个动植物的乐园。安基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珍贵树植达数十种,有红楠、罗汉松、红豆杉、红松、白果树、樟木……野生中药材也不下千种,各有其形,千姿百态,有七叶一枝花、七叶参、木通、勾藤、栀子、砂仁、山楂、罗汉果…….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地,现已知陆生脊椎动物317种,其中哺乳动物45种;鸟类207种;爬行类35种;鱼类30种。拥有国家Ⅱ级野生动物5种,分别为穿山甲、小灵猫、赤腹鹰、红隼、小鸦鹃。如果你来到这大山中,一定会有幸感受到这神奇的动物世界:棕灰色的山牛偶然与你在林中相遇,转身便逃,使你又惊又喜;展翅盘旋的老鹰在蓝天下、山峰上悠然自得,清脆的叫声消失在茫茫林海;画眉从清晨到黄昏总是唱着亮丽的歌,唤醒百鸟齐鸣;当你掬一口清甜的山泉,会意外发现有只八卦龟踽踽独行;果子狸、穿山甲、山雌鸡、白鹤等动物经常出没在林丛中……

图片
图片
如果你意犹未尽,还想进一步了解安基山的动植物种类,那就去参观“安基山陈列馆”。这是一个以艰苦创业和生态文明为主题内涵,集教、学、研、展为一体的素质教育文明实践基地。这里陈列了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700多种,形象逼真的植物标本120多种,其中许多标本均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在这里,你一定能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无穷的奥秘。

图片

斛谷

如今的安基山,已成为全省农垦企业首批绿色生态家园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2013年安基山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石斛谷被命名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其下辖的林中村在2019年被江西省认定为“森林乡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基山森林公园将借助独特的资源优势,逐步建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科普教学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的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胜地!

图片


走进十里桃川,宛如走进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恍若投入了温情脉脉的母亲怀抱!尽赏山水风光,深吸天然清氧,感受长寿之道,体验温泉之美,享受养生之魅,细品两岸风情。十里桃川,流淌千年,串起了沿线如珠玑般的美景,流动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而今,充满智慧的龙南人民将在这条历史长河里续写新时代的诗意与传奇。

(作者系龙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

来源:龙南市融媒体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