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场】2021南太湖论坛-竞争格局论坛隆重举行

 砂石骨料网 2021-06-27

6月26日上午,由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承办,以“砂石领域群雄逐鹿 谁将问鼎领导核心?”为主题的“南太湖论坛-竞争格局论坛”隆重举行,旨在通过行业对话,思想交流,共建砂石行业新格局。

武穴市民本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文龙、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郝宇明、浙江升华德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国、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事业部副总经理张丰亭、水泥地理总裁刘作毅作为嘉宾参与了本次对话。

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州市矿业协会秘书长姚绍武主持竞争格局论坛

姚绍武提问:1、近年来,砂石行业超大规模产线频繁问世,继去年年末华新湖北“亿吨线”启动之后,前不久中建材南方水泥安徽池州东至县政府完成签约,拟投资150亿元打造年产6000万吨骨料及配套基地。截止目前,长江沿线5000万吨以上基地已经达到四个。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超大规模的骨料投资?这可能会成为长江沿线的骨料市场产能过剩的导火线吗?

2、我们砂石骨料网数据中心关注到,今年1-5月份出让的亿吨级别以上的大型砂石矿山,其中70%由国资企业获取,例如南方枞阳矿、华润武宣矿、淮北通鸣高楼山矿、水电八局浠水矿、海螺弋阳矿等。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是否意味着在前端砂石资源的竞争中,民营企业将越来越趋于弱势?

武穴市民本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文龙

吕文龙:我认为办矿的核心在于区位和资源,只要区位好并且有资源,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可以获得发展空间。从根本上来分析,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在于团队建设、人员队伍提高、人才引进等方面,无论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是智能化发展进程的推进,都离不开人才。而当国企不断布局砂石骨料行业,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流入,为行业开拓更大发展空间,对民营企业而言同样是好事。

实际上矿山并不一定就要追求规模有多大,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民本矿业在发展种实现产业链延伸,根据原材料的不同生产不一样的产品,从而提高资源附加值和企业经济效益。民营企业要有信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实现和国有企业的共同发展

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郝宇明

郝宇明:我主要从大市场、企业与客户、行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回答两个提问。

近两三年来鄂、赣、皖三省交界长江两岸区域,年产五千万吨以上甚至华新阳新亿吨线等大投资、大矿企、大项目不断涌现,之所以这样正是因为大家瞄着经济发展最具前景的长三角区域环太湖大市场。

但市场容量终究有上限,沿长江砂石骨料大基地接连出现,是否会导致不远将来长江流域砂石产能过剩、市场过度竞争,昨天发言的几家大企业都表达了一定程度的忧虑。砂石行业应当向水泥行业学习,提早进行市场统筹规划和经营自律,坚持“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于行业利益之中”这一理念,既有竞争更要竞合

对于产业链上游的砂石大企业而言,如何将下游搅拌站、管桩企业、制品构件企业等产业集中度并不高的用户群体,以及长江流域发达水路运输催生出的物流中转商和运销商企业,纳入到整体产业链条,建设好畅达的大物流、建立强大的供应链金融,同时进一步提高骨料特别是机制砂的品质,与水泥企业协作联动,开展定制化服务,以更好满足客户的高品质需求,都是越来越紧迫的现实问题。

中国建材集团提出的“水泥+”发展模式,实现水泥、商混、骨料、制品构件大建材产业链全要素的融合优化和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发展将会成为今后的主流方向

在这迎接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在这两山理论诞生之地,砂石行业特别是大企业,无论国企、民企,无论水泥大集团还是水利或交通背景的企业,我们都要联系实际、从自身做起,像尊重自然生态一样,建设和维护好砂石行业生态,这是行业同仁们特别是大企业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浙江升华德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国

张建国:长江这个区域主要的市场,实际上是上海和江苏市场大的市场和目前比较好的价格,所以吸引大资本的投入。大的投入,会有低的成本,在将来竞争中会有成本的优势。要关注需端市场,在区域性市场上做一些工作,与大资本进行合作。未来的骨料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不是一个垄断市场。既然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肯定会有输赢。德沣投资和愿意和大家共同投资,共同发展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事业部副总经理张丰亭

张丰亭:装备企业的角度来说,矿山的开采和修复,都需要使用我们的设备,因此我们与砂石行业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站在经济发展的规律角度分析,骨料和装备行业都与国家投资基建相关,作为以基建行业来拉动的产业,总体发展符合国家趋势。因此长江水道出现超大规模骨料投资是由需求所决定,对基建相关企业而言是发展的好机会。

我个人觉得,根据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行业内的投入越来越大、资本越来越多是必然趋势。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资本投入加剧规模扩大,同时,规模扩大又有助于产业、人才、资本的聚集,对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也具备好处。当然任何市场都有容量,或许政府部门也需要对长江沿线进行整体布局。砂石企业则需要明确自身战略定位,认识到规模大不代表产品好,如何制造好产品、提高竞争力才是根本所在。

国企进入对当前的砂石行业而言总体利大于弊,其资金实力、融资能力、人才吸引力更高,而且与生俱来的责任担当也要求它们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更好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而且虽然国企人才、管理、经验等方面更具优势,民营企业的机制却也更为灵活,二者可以共同努力建设行业生态

水泥地理总裁刘作毅

刘作毅:近20年来,水泥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当前中国水泥行业占到世界水泥份额55%左右,体量非常大国家重视程度也高,其做大做强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对于水泥产业来说,市场、资源、物流发展三要素,因此我们看到水泥行业都是区域布局,除中国建材之外的大企业,基本都是从原地产生的。

砂石骨料行业与水泥行业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正如昨天南方水泥张总所说,水泥、骨料、商混一体化发展也要独立发展。骨料过去是水泥的附属板块,如今要把骨料做大,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要实现其独立。各位也不需要过于担心产能过剩隐患,因为市场永远存在产能过剩,关键在于谁出局,谁又能站到最后。我们要相信行业的进步,相信在互相的交流学习之下,业内主流不会是恶性竞争,而是向前发展

骨料投资是近几年的热点,超大规模更是目前骨料行业的发展趋势,接下来行业将如何发展企业又将如何布局民营企业的未来在何方,困扰着很多从业者们。竞争格局论坛邀请业内大咖对大众关心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为参会嘉宾们答疑解惑,其顺利结束,也标志着2021南太湖论坛-首届中国矿业(砂石)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来源:砂石骨料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